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土壤酶是存在于土壤中各酶类的总称,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1]。土壤酶活性作为土壤质量的评价指标是目前土壤酶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和领域。土壤酶对环境等外界因素引起的变化较敏感,因此土壤酶活性可以作为衡量生态系统土壤质量变化的预警和敏感指标[2]。对呼伦贝尔草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下内蒙古典型草原蛴螬群落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蛴螬群落组成以黑皱鳃金龟为优势种,弓斑常丽金龟为次优势种.在不同放牧强度下,蛴螬群落动态主要表现为常见种和稀有种的增减,优势种基本不变.随着放牧强度的提高,蛴螬群落的密度、群落多样性、均匀性、物种丰富度,以及成虫和幼虫密度比值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呼伦贝尔沙质草原风蚀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呼伦贝尔沙质草原及风蚀坑调查、测量和分析结果发现:呼伦贝尔3大沙带均由风蚀坑洼地及其坑后沙丘、残余背景沙质草原组成;风蚀坑和坑后沙丘可根据形态特征、发展阶段、诱发原因分类;风蚀坑多发生于迎风的阳坡上部,分布和形态受诱发因子影响显著,诱因主要是气候干旱化和人类大范围强度活动的耦合;保护植被和土层珍稀资源以防止风蚀坑发生,是防治沙质草原风蚀沙漠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闫玉春  唐海萍 《自然科学进展》2008,18(5):2008546-2008551
通过实地样方调查及实验室分析对围封(ER)与持续放牧(GD)下内蒙古典型草原区退化草原群落的植被、土壤特征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围封后植被、土壤特征的恢复状况,揭示了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固碳潜力及其生物化学过程.结果表明: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原退化变型——冷蒿(Artemisia frigida)草原经过18a围封,其植被和土壤特征得到明显恢复,地上组分总生物量是持续放牧草地的2.69倍,0—40cm土层中根系总生物量是持续放牧草地的1.55倍,表层(0—10cm)土壤粘、粉粒含量比持续放牧草地分别增加617.1%和394.7%,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分别增加为持续放牧草地的2.84,2.44和2.27倍,土壤容重比持续放牧草地降低了10.60%.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长期过牧下的冷蒿草原恢复为以羊草为优势种的原生群落类型将具有较大的固碳潜力,在恢复过程中其地上植物组分、根系和土壤(0—40cm)的固碳潜力可分别达到65.58,241.77和2176.19g·m^-2,其植物——土壤系统总固碳潜力可达到2483.55g·m^-2.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典型草原蛴螬群落对放牧强度变化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的放牧演替过程中,大针茅草原和羊草草原蛴螬群落的优势种组成无明显变化。即东方绢金龟和弓斑常丽金龟为优势种,明显的变化表现为优势种群优势度的波动,以及常见种的递减,不同的放牧强度下,蛴螬群落之间的相似性指数均较低。比较而言,中轻度放牧强度下蛴螬群落之间的相似性是最高的,放牧强度提高时,群落多样性各指数呈下降趋势。总体上,中轻度放牧压力下蛴螬群落各指数的组合显得较为合理。因此,在内蒙古典型草原的管理和利用中,中轻度放牧强度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1994、1995两年的近地面光谱反射特征数据,分析了草甸草原与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之间反射特征的差异,主分量分析(PCA)结果指出,可以利用比值植被指数和四个波段反射率之和将荒漠草原与典型草原明确区分,但典型摹和草甸草原波谱特征分类结果有25%左右的重叠。对草甸草原三个不同群落波谱特征的方差分析(Ducan多重检验)指出,贝加尔针茅群落与线叶菊群落和羊草群落之间有着极显的波谱特征差异,可用P  相似文献   

7.
采用冬季野外直接观测法,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降雪、拦截雪、积雪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典型草原积雪深度和积雪量都呈现下降的趋势;冬季典型草原立枯物的高度和盖度与积雪深度和积雪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随植被(枯落物)盖度的增加,雪的风蚀量逐渐降低;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条件下,积雪深度和积雪量对典型草原的返青时期土壤含水量和植被盖度具有正向的影响,而对土壤容重具有负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郑州市公园绿地中的80个样地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地中不同群落类型、群落层次等的碳密度和碳储量,同时对郑州市公园绿地植被碳储量进行了总体估算,定量评价了郑州市公园绿地在抵消二氧化碳排放,减缓温室效应方面所起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公园绿地不同群落类型及群落层次碳密度存在较大差异,常绿针叶林平均碳密度最大,为85.28 t·hm-2,而落叶阔叶林最小,为50.69 t·hm-2.经估算,2018年郑州市公园绿地总碳储量为294 684 t,可见郑州市公园绿地在增汇减排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蚂蚁是内蒙古典型草原节肢动物群落的重要成员,其筑巢活动对草地土壤肥力和植被结构有重要影响.2012年设置全季节放牧(T1)、春牧秋割(T2)、秋季刈割(T3)三种处理,并以不利用为对照(CK),连续放牧和刈割7年后,于2019年研究了蚂蚁筑巢对放牧和刈割的响应.结果表明:草地在排除放牧和刈割扰动的情况下,蚁丘密度为1....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森林碳储量与碳密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兵  魏文俊 《江西科学》2007,25(6):681-687
为探索和估算我国森林碳汇功能提供准确和可靠的基础数据,利用江西省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运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对江西省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了研究。森林植被乔木层碳密度的特征为,全省不同森林类型碳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硬阔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国外松林、杉木林、软阔林、灌木林、马尾松林和经济林;乔木层碳密度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森林碳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杉木林、马尾松林、硬阔林、灌木林、经济林、毛竹林、针阔混交林、国外松林和软阔林,全省南部和中西部要高于中东部和北部。江西省森林总碳储量为1.5G t C,占全国森林总碳储量的5.33%。  相似文献   

11.
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碳库,主要包括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两部分.地带性森林植被与土壤碳贮量核算及其分配格局成为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研究热点.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河南省宝天曼不同海拔高度的3种典型栎类林植被与土壤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型地上和地下植被碳贮量都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但是地上/地下植被碳贮量比率却随海拔升高而增加.010 cm、1010 cm、1020 cm和2020 cm和2030 cm土壤有机碳(SOC)贮量都随海拔升高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该波动主要由底层土引起.森林总碳贮量并没有随海拔变化而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由此推断植被和土壤碳贮量间存在着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12.
对典型草原群落生物量的组成与种子数量的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结果如下;在割草干扰下,割一年休一年和一年割一次的群落生物量分别较对照下降了15.58%和25.31%;具有生命力的种子数量分别较对照下降11.35%和27.33%。种群相对生物量与相对种子数量没有一致的关系,表现为5种形式,即生物量较高而种子数量较低;生物量较低而种子数量较高;生物量与种子数量相近;在生物量而无种子数量和无生物量而有种子数量。不同科植物生物量与种子数量有一定的差异。禾本植物生物量较高,而种子数量较低;菊科植物生物量较低,而种子数量较高,豆科植物生物量一般高于种子数量;其余科植物均有各自的特点。不同生活型植物生物量与种子数量也有差异。多年生草本植物生物量最高,而种子数量较低;一年生、二年生草本植物生物量较低,而种子数量占总量的一半以上;灌木和小半灌生物量和种子数量均较低。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广东省1988—2007年5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资料,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 对广东省近20年来森林植被的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年来,广 东森林植被在碳循环中一直发挥着碳汇作用,森林植被碳储量从15 297.51×104 t增加到21 555.19 ×104 t,年均增加329.35×104 t,增长率为1.79 %;阔叶林为最主要贡献者,其碳储量增量占森 林总碳储量增量的68.95 %;森林碳密度呈增加趋势,平均年净增率为0.80 %,桉树和硬阔为增速最 快的两类树种;目前广东省中幼龄林森林面积和碳储量分别占森林总面积和总碳储量的80 %以上, 表明广东森林储碳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4.
半干旱沙区土壤水分对植物的成活与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植物种类区土壤水分的调查分析表明, 不同植物种类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别.沙区地下水位深, 土壤水分主要依靠降雨补充, 固沙植物的生长明显地影响了土壤水分供给量, 乔木林地的土壤水分状况最差,灌木树种对深层土壤水分消耗少. 荒地的土壤水分状况最好.在半干旱沙地建立人工植被过程中, 应依照土壤水分状况配置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15.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为试验区,比较研究了禁牧(CK)、连续适度放牧(G1,每年放牧强度为340SSU·d·hm-2·a-1)、重度放牧+禁牧(G2,前4年放牧强度为510SSU·d·hm-2·a-1,后2年禁牧)、极重度放牧+禁牧(G3,前3年放牧强度为680SSU·d·hm-2·a-1,后3年禁牧)3种放牧制度下...  相似文献   

16.
基于普定县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土壤剖面数据,结合普定县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容重数据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数据,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普定县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进行了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普定县碳储量为1 326.75×104t,平均碳密度为12.29kg/m2。研究区碳密度分布规律是南低北高,土壤碳密度主要在0~40 kg/m2之间,在10~20 kg/m2之间时达到面积比值最大值。随高程和坡度的增加,研究区碳储量的分布情况呈现出一种类似正态分布的曲线,总体而言,普定县土壤有机碳储量相对贫乏。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典型草原金龟总科昆虫幼群落组成以东方绢金龟和弓斑常丽金龟为优势种,在两种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大针茅草原和羊草草原中无明显差异。金龟总科昆虫幼虫的季节动态在0这两类草原均表现为春季和秋季密度较高,而夏季密度较低,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式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金龟总科昆虫幼虫群落对长期持续放牧扰动的响应主要表现为密度降低,特别是东方绢金龟种群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18.
在深圳市按建成区密度(体现人类活动干扰程度)递增梯度选取3个公园为采样地点, 每个采样地点选取草坪、乔木林和荔枝林3种植被类型采集土壤样品, 同时以远郊的梧桐山人工林为对照, 研究不同深度土壤碳、氮、磷含量和细根生物量。结果表明城区各植被类型土壤容重和pH值都显著高于远郊人工林, 并高出适合植物生长的范围。城区各植被类型土壤碳、氮含量及细根生物量都低于远郊人工林。城区土壤磷含量高于远郊人工林, 呈现明显的富磷化特征, 特别是荔枝林土壤的富磷化现象最严重。土壤碳、氮浓度与细根生物量三者之间显著正相关, 表明城市植物的生长受到土壤氮含量的限制。与此同时, 城市植物的细根周转和输入能够有效维持土壤有机质含量。研究表明, 城市绿地土壤碳、氮、磷含量和细根生物量受现有植被类型和建成区密度(人为干扰)的共同影响。在城市绿地建设中, 种植草坪可以较快地积累土壤表层碳和氮, 而荔枝林更有利于土壤深层碳和氮的积累, 同时, 对于城区乔木林应该减少枯枝落叶的清理以利于土壤碳、氮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基于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资料,利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和平均生物量法,计算新疆喀纳斯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森林植被的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森林植被碳储量为3.004 7 Tg,平均碳密度为49.58 Mg/hm2。不同植被类型碳储量从大到小排序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散生木,其中乔木林地碳储量占到森林植被总碳储量的90.18%,各乔木林地的平均碳密度为68.87 Mg/hm2。区域分布上,林分碳储量、碳密度的空间分布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趋势; 而保护区内成、过熟林分的碳储量共占乔木林地碳储量的79.89%,若对现有森林采取合理的经营管理,可增加其碳汇能力。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中下游典型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杂草群落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样地的调查,初步了解了黄河中下游典型地区主要田间杂草的及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样地出现的各种杂草种类共22科,55种,主要为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十字花科(Cruciferae)、藜科(Chenopodiaceae)、石竹科(Caryophyllaceae)和莎草科(Cyperaceae)等;不同作物田块的杂草群落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相对多度的分析,开封郊区的杂草种类可主要分成两个聚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