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掺杂的聚吡咯的电化学和现场拉曼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十二烷基苯磺酸根(DBS ̄-)掺杂的聚吡咯(PPY)膜(PPY(DBS ̄-))的循环伏安行为和现场拉曼光谱发现,作为对阴离子的DBS ̄-可分为两类,一类DBS ̄-类似于小阴离子,即随PPY的氧化还原在膜中自由地嵌脱;另一类DBS ̄-则始终滞留于PPY(DBS ̄-)膜内,因此当PPY还原时,膜内多余的负电荷则由溶液中的Na ̄+和H ̄+嵌入膜中来补偿。另外,嵌入膜中的H ̄+使PPY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质子化。  相似文献   

2.
聚苯胺掺杂电位区(0.2-0.7V)循环状安图能反映在聚苯胺膜内阴离子特性,Cl^-、ClO^-4、SO^-24和NO^-3等简单阴离子在膜内可通过电位循环交换。Fe(CN)^3-6/4^-氧化还原型阴离子可掺入膜内,而呈明显的氧化还原峰(电位0.5,0.4V),聚苯胺膜可富集和分离Fe(CN)^3-4/4^-离子。对氨基苯酸磺基团阴离子,在正电位下,可与带正电荷骨架膜静电吸引,还可能有某种不可…  相似文献   

3.
当脉冲辐照a-Si∶H膜的XeCl激光能量密度在240mJ/cm ̄2以上时,可引起被辐照膜发生明显的固相晶化;通过拉曼(Raman)散射谱、扫描电子显微照象(SEM)和紫外(UV)分光光度吸收谱的实验,研究了不同辐照条件、不同膜厚及各种膜结构试样的晶化效果;还研究了使用CO_2激光退火对被辐照膜的影响。结果表明,晶化膜的晶粒大小在0.1~1.0μm时,Raman位移为510cm ̄(-1)~517cm ̄(-1)、半峰高宽度为10cm ̄(-1)~15cm ̄(-1);a-Si∶H膜经XeCl激光辐照或CO_2激光退火后,都会增强晶化膜的吸收效率。  相似文献   

4.
含长取代基的咔唑与花生酸混合Langmuir膜及LB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5-三氰基乙烯基-N-十六烷基咔唑(THC)与花生酸(AA)混合Langmuir膜及LB膜的结构特性.由π-A曲线知,混合Langmuir膜在压缩过程中有相变发生,LB膜的紫外吸收光谱表明咔唑分子间有相互作用,X射线衍射证明混合LB膜具有层状有序结构。  相似文献   

5.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聚四氟乙烯(PTFE)辐射接枝气相丙烯酸(AA)共聚物膜的表面和断面结构,并分析了膜厚与接枝率的关系,以确证PTFE辐照接枝气相AA的反应为扩散控制反应。还进一步测试了PTFE-g-AA膜的亲水性和粘接性能,探寻改性PTFE膜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硬膜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CVD)技术制备了TiN、TiC、Ti(CN)和(TiSi)N膜及其组合的多层膜。PCVD具有很好的覆盖性,PCVD-TiN具有很好的耐磨、蚀性,膜与基体结合良好,因而用PCVD法在高速钢刀具、模具及轴承上沉积TiN可大大提高其使用寿命。PCVD-TiN和Ti(CN)膜无明显柱状晶,其显微硬度高于TiN亦可用于高速钢刀具、模具上提高其使用寿命。PCVD-(TiSi)N,晶  相似文献   

7.
分别以苯并12-冠-4(B12-C-4)苯并15-冠-5(B15-C-5)苯并18-冠-6(B18-C-6)和二苯并18-冠-6(DB8-C-6)为载体,磷酸三丁酯(TBP)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增塑剂,聚氯乙烯(PVC)为基质,制备了冠醚-TBP(DBP)-PVC固态膜(CTP膜)实验考察了各种膜对碱金属盐混合溶液中M^+电渗析膜输送的特性,实验表明,随冠醚环腔半径增加和溶液中M^+浓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聚醚型低聚物POA为流动载体,采用整体型液膜装置,在HAuCl4(aq.)1,2-二氯乙烷/硫脲(aq.)体系中研究了金(Ⅲ)的迁移特性。结果表明:金(Ⅲ)的迁移速率和迁移率与原料液中金(Ⅲ)的浓度,膜相中流动载体的浓度,接收相中硫脲浓度以及介质酸度等因素有关。POA载体可分别从Au(Ⅲ)-Pt(Ⅳ)和Au(Ⅲ)-Cu(Ⅱ)-K(Ⅰ)混合液中选择性地迁多金(Ⅲ),而迁移其它离子。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两亲配合物二「N一十六烷基-8-羟基-2-喹啉甲酰胺」合镉「Cd(HQ)2」的LB膜材料,采用π-A等温线,紫外可见吸收光禚昨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LB膜的结构,结果表明:LB膜分子排列是二维有序的超晶结构,Cd(HQ)2分子的两个长链烷基生趣于亚相平面,两个亲水头基(8-羟喹啉)相对于法线以一定的角度倾斜:Cd(HQ)2的单分子占有面积为0.73nm^3,单层高度2.52nm,其LB膜的高荧  相似文献   

10.
在硅橡胶中加入交联剂,制备成有机硅膜.该膜对醇-水混合物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实验表明:交联剂的用量,交联方式均对膜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膜内支撑材料和料液浓度对膜的渗透性能也有影响,HV法和RTV法制得的透醇膜对酒精的选择因子分别约为7和5,其通量分别约为15×10-3kg/(m2·h)和40×10-3kg/(m2·h).  相似文献   

11.
(AlxGa1—x)yIn1—yP表面氧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双层吸收膜模型,采用消光式椭圆偏振仪,对用MOCVD方法生长的(AlxGa1-x)yIn1-yP(本征)、(AlxGa1-x)yIn1-yP(掺Mg)和(AlxGa1-x)yIn1-yP(掺Si)3个样品及它们的表面氧化膜的光学参数进行了测量和计算,并对其结果加以讨论。另外还在室温下对(AlxHa1-x)yIn1-yP(本征)表面氧化膜的生长速率及其厚度进行研究,并得对膜厚与时间的线性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2.
采用常规PECVD工艺,以高H2 稀释的SiH4 作为反应气体源,以PH3 作为P原子的掺杂剂,在P型(100) 单晶硅(c- Si) 衬底上,成功地生长了掺P的纳米硅膜(nc- Si(P):H) 膜。通过对膜层结构的Raman 谱分析和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HREM) 观测指出:与本征nc- Si:H 膜相比,nc- Si(P):H 膜中的Si 微晶粒尺寸更小(~3 nm) ,其排布更有秩序,呈现出类自组织生长的一些特点。膜层电学特性的研究证实,nc- Si(P):H 膜具有比本征nc- Si:H 膜约高两个数量级的电导率,其σ值可高达10- 1 ~101 Ω-1cm -1 。这种高电导率来源于nc- Si(P): H 膜中有效电子浓度ne 的增加、Si 微晶粒尺寸d 的减小和电导激活能ΔE的降低。  相似文献   

13.
利用双层吸收膜模型,采用消光式椭圆偏振仪,对用MOCVD方法生长的(AlxGa1-x)yIn1-yP(本征)、(AlxGa1-x)yIn1-yP(掺Mg)和(AlxGa1-x)yIn1-yP(掺Si)3个样品及它们的表面氧化膜的光学参数进行了测量和计算,并对其结果加以讨论.另外还在室温下对(AlxGa1-x)yIn1-yP(本征)表面氧化膜的生长速率及其厚度进行研究,并得到膜厚与时间的线性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金属酞菁化合物四(2,4-二甲基苯氧基)酞菁铜和四(2,4-二甲基苯氧基)酞菁镍在汽-液界面上的成膜特性,制备了相应的Langmuir-Blodgett(LB)膜。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及偏振紫外可见吸收谱,表征了LB膜中的酞菁分子主要以二聚体的形式相对于基片水平排列。以酞菁LB膜为取向层制成液晶盒,取向向列型液晶E_7。通过偏光显微镜及锥光干涉系统,确定液晶分子在LB膜上的排列情况,并进行了电光测试,讨论了导致不同取向效果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两亲配合物二[N一十六烷基-8-羟基-2-喹啉甲酰胺]合镉[Cd(HQ)2]的LB膜材料.采用π-A等温线、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LB膜的结构.结果表明:LB膜分子排列是二维有序的超晶结构,Cd(HQ)2分子的两个长链烷基垂直于亚相平面,两个亲水头基(8-羟基喹啉)相对于法线以一定的角度倾斜;Cd(HQ)2的单分子占有面积为0.73nm2,单层高度2.52nm.其LB膜的高荧光性质可作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材料,器件的驱动电压为7V,最大亮度为1200cd/m2.  相似文献   

16.
用HEHEHP液膜法提取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乳状液膜体系对铀进行提取,该体系包括表面的性剂(双丁二烯亚胺),载体(2-乙基已基膦酸单2-乙基已基酯(HEHEHP)),溶剂(民用煤油和液石蜡)以及内相(1.44mol·L-1的硫酸溶液)。研究了乳状液膜的稳定性,温度,铀浓度,硫酸根浓度,外不汀pH值及乳水比等因素对提取铀的影响。实验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铀的提取率可达100%。液膜提取铀的方法是一种高效,快速及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液膜法提取发酵液中的苯丙氨酸 Ⅰ.膜的配方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乳化液膜法,对从发酵中分离和浓缩苯丙氨酸(Phe)的液膜配方和稳定性进行研究。得出了既能保持较好的膜稳定性又能保持较高分离效率的膜组成:载体二(2-乙基己基)磷酸5%,表面活性剂(EM-301)5%,膜溶剂(工业煤油)90%。内相试剂选用1.6mol/L的HCl溶液。采用高强度(>3200r/min)制乳,能够有效地控制溶胀和破损率。对Phe的萃取结果表明:80%以上的Phe能够从外相浓缩到内  相似文献   

18.
首次发现P_(An)(CI ̄-)膜电极对CuCl ̄-(n-2)的电催化效应,并估算了反应速率常数K=0.8×l0 ̄(2)L·mol ̄(-1)·s ̄(-1)。  相似文献   

19.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p(a-Si:H)/n(c-Si)异质结和p(a-Si:H)/i(a-Si:H)/n(c-Si)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电场强度分布,指出异质结电池制造中对a-Si:H膜厚的选择,进而对嵌入本征i(a-Si:H)层的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设计进行分析并讨论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3种具有不同烷基链长的半菁稀土金属配合物:四(1-苯基-3-四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合镝(III)酸-(E)-N-n烷基(n=16,12和4)-4-(2,4’-二甲氨基苯基)乙烯基吡啶。研究了它们的成膜(Langmuir-Blodgett以下简称LB)性,膜的紫外可见光谱和谱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稀土配合物引入明显改善了材料的成膜性质,并获得了增大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