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近现代科学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论述近15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文章以科学技术的建制化为主要线索,首先介绍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以下依次论述了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和科研体制的建立、新中国计划科研体制的形成及其利弊、近20年来科研体制的改革探索、近年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历史必然性和发展趋势,最后作者展望了21世纪中国科学的发展前景。作者认为,15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巨大的,但在全人类共同创建的20世纪的科学大厦中,中国贡献的份额还很少。从20世纪初年的“科学救国”、“实业救国”,到50年代的“赶超英美”,历经60年代中叶和70年代中叶的“十年动乱”,迎来了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国科学的“第二个春天”,再到20世纪末叶的“科教兴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国的科学发展走过了一段非同寻常的曲折路程。100多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了中国社会变革的深刻影响。在21世纪,创造一个有利于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社会机制和提高创新能力仍然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一、简 介  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 (Helmholtz GemeinschaftDeutscherForschungszentren) ,原名大科学中心联合会 ,是德国最大的科研实体 ,同时也是全欧洲最大的两家科研机构之一 (另一家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亥姆霍兹联合会于 2 0 0 2年开始启动项目优先的经费体制及项目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 ,整合了联合会内部的人力及设备资源 ,并依据项目本身对国家发展、科技创新以及对社会、经济的贡献 ,本着节省经费、加大产出的要求 ,加强了在科研领域、科研方向以及科研课题之间的横向竞争。同时 ,也因此大大提高了与德国其他…  相似文献   

3.
技术与社会的整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与科学相比较,技术的历史更为久远,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更为直接、深刻,而且对技术的历史学和哲学考察都已形成自己的传统,但它的社会学研究远不如科学社会学。默顿的《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和贝尔纳的《十九世纪科学与工业》都涉及某些技术领域的兴起和繁荣,他们指出,技术的进步得益于人们对科学兴趣的增长和社会对新科学学科形成的推动,因而社会因素既影响科学的发展,也影响技术的发展。本世纪30年代起,在关于科学技术和社会交互作用的论述中,开始强调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科学的社会功能》、《历史上的科学》开创这种倾向的先风,许许多多著述顺着这样的方向涌现出来;当代一些学者更把它椎向极端,他们的观点明确地表达了现代科学技术决定论和技治主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业虽命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展,19世纪下半叶诞生了一门对人类社会发展作用巨大的新型产业──以科学为基础的产业,其中合成染料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对这一实例的探讨,有助于深入理解科学研究是如何与工业发展结合在一起的以及所发挥的作用。本文通过历史的探讨,说明这一源于英国的现代工业,之所以在德国成熟、壮大,原因不只是德国有机化学的科研力量雄厚,更重要的是政府的工业化政策促动了有关科学和生产结合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尤其是工业界开发和利用科学的制度。  相似文献   

5.
国家之间重要科研院所的合作关系,往往能够为合作方带来科研管理理念和体制层面上的影响和创新。相比起科研成果,这种管理理念和体制上的创新对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有着更为根本的影响力。中国科学院和德国马普学会持续了40年的合作,引进了"马普式"的科研管理理念和机制,不仅使合作双方因优秀学科带头人及其团队的成长而受益,并且给我国探索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带来了宝贵经验和更深层次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6.
“技性科学”这个新词的出现,是科学技术学研究的新特色。它是科学观的一次转向,形成了技性科学观。技性科学观告诉人们,进入现代以来,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和发现都依赖于技术的发展,科学与技术越来越不可分离;而现代技术又都是“社会性技术”,所有技术都与社会紧密相连,技术以社会技术系统的面貌呈现出来。技性科学观给科学技术政策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关注科学技术创新的时候,要特别关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科学技术体系命运的社会因素,充分认识人文社会科学在技术形塑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代科学技术在发展中所出现的正、负效应以及由此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现状,《自然辩证法通讯》编辑部率先提出并积极倡导讨论“科学与技术:天使抑或魔鬼”的论题,这无论是对于深化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特征,还是对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建构和谐社会,自然都具有很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要探讨这个论题,首先要把科学和技术区别开来,分别探讨科学是天使抑或魔鬼?技术是天使抑或魔鬼?科学与技术都是天使还是都是魔鬼?科学与技术都只是天使或者都只是魔鬼?科学与技术都既是天使又是魔鬼等问题。其次要针…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中叶以前,德国还是一个由数十个小邦国封建割据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当时世界科学的中心在巴黎。其后,在短短几十年里,德国在政治上完成了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转变,工业上先后赶过法国和英国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科学也后来居上成为新的中心。在落后的德国迅速改变面貌的这段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9.
五百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主旨是回顾500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并展望它的未来。16至17世纪是科学革命的时代。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思想环境下,通过复活古希腊科学传统,理论思维与工匠实践相结合新的宇宙观和方法论被创立。这不仅为自然理论和技术原理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同时为革准备了思想武器。18世纪是技术机械化和人类理性化的世纪。由于牛顿科学思想和洛克哲学思想的传播,英国的工业革命、法国的政治革命和德国的哲学革命相继发生。这些  相似文献   

10.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是科技领军人才的杰出代表。他们具有共同的特征:从科学影响上,均做出开创性的科学贡献;从出生地域上,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从出生家庭上,大多出身良好家学渊源;从科研时间上,时间跨度大,终身超常的勤奋;从求学经历上,求学名校师从名师,大多有海外留学经历;从个人品质上,具有把国家需求作为科研动力的爱国主义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无私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前半叶,欧洲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的英国在世界工业中一马当先;同时资本的高速聚集和运作,也让英国成为当时欧洲金融的中心。这些因素触发了英国要在世界舞台上演绎自己是主角的欲望。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少卓越的科技专家。他们所创造的辉煌成果,不论在科学或技术方面。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杰出的贡献,使中华民族毫无愧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从15世纪起,由于中国的封建社会进入晚期,日趋腐朽没落,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停滞、落后了。  相似文献   

13.
英国科学促进会最初由一些对当时的英国科学体制不满的科学人发起,随后由约克哲学协会接过筹备工作,得到外省的其他哲学和文学协会的大力支持。1831年9月27日约克会议成功召开,英国科学促进会宣告成立。约克会议的巨大成功促使以前伦敦皇家学会、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体制内的科学人从观望、抵制态度转为积极参预,并谋求对该协会的领导权。英国科学的衰落论者、外省的业余科学爱好者和旧体制内的科学人对英国科学促进会的设想并不一致,并且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他们之间的社会协商和权力斗争确立了英国科学促进会初期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4.
正汉字激光照排之父。献身科学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那样生活,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的不少乐趣,但也会得到常人所享受不到的很多乐趣。2002年,王选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年8月,他提笔写下《阅读文献的习惯使我终生受益》一文,结合自己取得科研成功的经历,对阅读科研文献的重要性和方法进行了总  相似文献   

15.
2005年7月24~30日,在北京最炎热的日子里,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顺利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承办,主要支持单位包括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天文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学术交流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英国李约瑟研究所、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等.来自70多个国家的约1200名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7月24日,在友谊宾馆友谊宫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等领导,英国驻华公使,国际科学史学会(DHS)主席团成员,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知名学者吴文俊、李学勤等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祝贺会议顺利召开,表达对科学史发展前景的美好祝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基础科学》2010,12(4):7-7
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于2010年6月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我国要重点推动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科学技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科学技术、信息网络科学技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健康科学技术、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以及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科学技术等8项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争取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7.
<正>第三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22年9月24—25日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造纸史与纸质文物专业委员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化遗产科学认知与保护研究基地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传统工艺研究会、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协办,会议采取线上方式举行。来自中国、日本、意大利、德国、苏里南、美国、法国7个国家、50多家科研单位的18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开幕式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晓岑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8.
1我国当代STS研究的追溯当代中国STS研究自形成始,就在自然辩证法的母体内孕育发展。一方面作为一门学科领域来说,要考察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等专业问题,使其表现出理论基础性;另一方面作为一项中国特殊化的社会事业,自然辩证法要为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科技规划的形成肩负历史重任,从而使得研究表现出应用现实性。正是由于这种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必要性,使得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呈现出百花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等部分国家为研究对象,总结科研项目经费的资助模式、统筹监管模式和经费预算模式,深入分析不同国家科研经费项目资金管理体系、运作模式以及内外部监督审计机制。在对国外科研经费管理经验总结基础上,从统筹资金合理使用、配套建立科研信誉体系、科研经费预算柔性化、改进科研人员补偿机制、完善科研经费资助方式、丰富政府内部监督与社会公众监管职能等方面对我国科研经费管理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创新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初,中国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自主创新确立为新的国家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确立了到2020年使中国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宏伟目标。这一规划不仅确立了未来中国科技创新蓝图,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营造激励创新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