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不要预设,而是改进预设。把新课程的理念预设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去,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精心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者、引导者作用的重要保证,它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使教学能有序展开,促进课堂有效生成。下面以《圆的认识》为例谈谈如何预设与些许感悟。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音乐教学的目标设计和过程设计两大问题。指出,音乐教学目标设计应着眼于建构学生的新生活,应处理好“生成性目标”和“预设性目标”的关系。音乐教学的过程设计应明确设计的着力点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动态生成式教学要求教师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建构互动的、具有生成性的教学过程。动态生成式教学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从教师课前预设、教师课堂提问、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堂上问题的正确解答和错误解答这四个方面探讨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实际可行的实施动态生成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王国湖 《科技咨询导报》2011,(13):163-163,165
课堂教学活动是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中生成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自主生成的.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课堂教学要着力引导学生经历问题的任务化过程,从而生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拘泥于课前对教学过程的预设,应更加重视动态学习过程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陈雪芬 《科技资讯》2008,(15):185-186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讨论中的一个"沸点",有人主张"少预设多生成"、"轻预设重生成",同时也有人觉得必要的预设才能有良好的生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认为有效的数学教学要建立教师和学生理解之间的桥梁,这仅靠学生的活动经验是得不到的,更需要教师的预设来作引导。我们赞成在数学课堂中有效的利用生成资源,但数学课堂的有效生成更需要精心的预设来作保证。兵法中有"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学同样如此。教师的预设越周密,考虑越详尽,才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为即时"生成"提供更宽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的生成是复杂的、多变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教师纷纷开始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探究。备课时,教师必须以生成的眼光来预设,在预设中接纳生成,当然,教师必须有灵活地教学机智来面对预设之外的问题,这要求对学生原始的生成及时引导点化,激发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包括知识、能力、方法甚至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内的良性资源。  相似文献   

7.
韩晓 《科技信息》2011,(8):294-294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出现在学生的课表中,具有鲜明的特点: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创造性和明显的时代发展性。而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无非是理论讲解和上机操作,而上机操作的实践课又基本上是教师示范演练,学生模拟操作。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与传统学科填鸭式教学没有本质的区别。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应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它应该走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阴影,突破"预设"的樊笼,变"预设"为"生成与建构",积极引导学生在参与和体悟"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生成性教学与预设性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要机智地运用学生知识缺乏处、学生易错处、学生易混淆处以及在教学实践和师生、生生合作学习中的生成性教育资源,开展生成性教学,提高地理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的统一体。”“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主要的教学理念。现代教学论也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师生的信息交流实现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追求动态生成,让语文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相似文献   

10.
徐宗谦 《科技信息》2011,(13):622-623
课堂教学不是机械地执行预设教案的线性过程,而是不断调整,动态生成的发展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生成、预设生成、引导生成、拓展生成,构建生命活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11.
张建华 《科技信息》2011,(5):I0241-I0241,I0412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预设是指在英语课前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预先设计。生成是指在具体教学中,因学情的变化,对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适当调整以及在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机智和合理调控,产生有价值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学生出色的、出人意料的回答,教师精当的点拨或讲解,这些资源的出现和适时运用,使课堂闪光,使学生顿悟,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或方法上实现自我建构。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艺术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可是,怎样组织、引导并参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呢?经验证明:有效的提问是激活课堂、促进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应当适时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调整、重组、灵活机动地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13.
刘风琴 《科技信息》2009,(3):321-321,372
新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下的生物教师的教学应发生重大的转变,教师应对学生学习和探究活动过程起到引导、启发、倡导、诊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知识要靠自己的实践探究而生成,教师应给学生学习的条件,这正是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要求之一。因为少年儿童具有本能生成知识的可能性,它的发展具有丰富性和不确定性,生成是不可限量的,也是不可估算的,因此,“教师不能预设成僵化的形式作用于学生,用预先设定的目标强硬地规定于学生,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学生的自由发展,”教师只能引导学生自由、主动地去探究,让学生生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在课堂上应尊重学生对各种活动的体验、感受、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捕捉,针对其有价值的“意外”,合理打乱教学节奏,演绎不曾预约的课堂精彩。生成的课堂需要耐心和智慧,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在生成的课堂上需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感悟,善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运用教师的智慧去耐心引导学生,这样的课堂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以师生为主体对课程内容开发、生成、转化的创造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多角度进行交往与互动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通整合、反思体验、领悟建构的过程。物理学科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学习掌握科学方法、形成创新实践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保军 《奇闻怪事》2009,(11):16-18
教育家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是相辅相成的。数学教学需要预设,而精心的预设又必须通过课堂的生成才能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18.
案例回放 在一节“比例尺的应用”的复习课中。师生合作。一起对“比例尺的知识”进行了梳理,形成了系统的知识网络。本来已经可以结束这节课了,为了能增强学生对知识发生和形成过程的体验和感受,促进自主建构.我预设了让学生讨论交流、汇报自己想法的教学环节。精彩的对话就这样动态地生成了。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老师们正在努力构建一种“民主和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互相启迪、共同发展”的动态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既要教师努力实现“预设生成”,又要善于捕捉教学时机,锁定教学中新的有价值的生成——“非预设生成”,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富有生气和活力。  相似文献   

20.
教学投入是教师应有的教学态度,而教学适度则是教师在某阶段的教学总体要求与某个特定“班情”具体结合的教学效果。本文着重谈教师在课堂上想取得预期效果,达到教学适度在注意的几个方面: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助学,不是替学;教学原则应是要站在学生水平上思考问题;教学战术灵活多样,但必须留有余地,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