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土地生态管护分区有利于依据土地生态状况区域差异,有目标和针对性地开展土地生态建设与保护,本文运用聚类分析法,结合专家经验和实地调查,对盐池县土地生态管护进行分区研究以揭示不同区域土地生态空间分布特征及差异,对强化县域土地生态建设宏观调控与精细化管理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以生态经济学原理出发,建立山东省生态经济分的指标体系,选择了27个适合山东省生态经济系统分类的特征指标,以行政市为分类的基本单元,应用DP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模糊聚类方法,把山东省17市分成3个生态经济区。在此基础上,对各生态区的生态经济特点,发展方向和环境保护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为宏观指导山东省生态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广西柳江县土地资源利用分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星座聚类分析法和综合指标值求取相结合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广西柳江县土利用进行分区,分析各种用区特点,确定土地合理利用方向,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产出率,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保持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河北怀来县农业生态经济分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河北怀来县毗邻首都北京,其生态环境退化严重.能否改善其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与首都北京的生态安全休戚相关.基于怀来县地形地貌变化较大的特点,结合其社会经济与农业生产现状,本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怀来县分为5个农业生态经济区:分别是官厅水库渔业、生态旅游综合发展区、西部河川粮果菜主产区、中部丘陵粮果牧渔综合发展区、西北部河川丘陵牧粮菜综合发展区、南北两山牧果林综合发展区.同时,探讨了各分区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向、途径和对策,以期为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农业、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南钦丘陵盆地生态经济综合区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钦丘陵盆地生态经济综合区划,以地域分异规律和沿海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根据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结构、社会经济特征和区域综合发展方向等相对一致性、时限性、宏观区域框架与地域类型相结合和区域共扼性等原则,采取自下而上(bottom up)和自上而下(top down)两种设计思路4种方法,依托图文信息可视化系统(MFIVS)等先进技术手段,选择适当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和聚类分区。自下而上途径采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即按照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相结合和空间跨度与时间跨度相结合等原则来设计指标体系(5个层次、54个单项因子),然后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星座聚类分析和模糊综合分析三种综合评价,各种评价结果相互验证,其结果大体一致。自上而下途径采用综合定性指标(在此选择距海远近和交通位置)。综合两种途径4种方法的结果,南钦丘陵盆地生态经济综合区划为2区4亚区两个等级。 相似文献
6.
县域内城镇土地分等研究--以临潼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海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3(5):591-594
根据县域内小城镇用地的特征,提出在县域内小城镇土地分等中,应增加两个一级因子,一是距离上一等级城镇的距离,二是镇域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并对西安市临潼区范围内的城镇土地进行了分等,在分等中对这两个新增因子的量化进行了探讨,可为西部地区县域内开展土地分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足迹的县域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定量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该方法能够定量衡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文章运用生态足迹法计算和分析了都安县1997、2001和2002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以及生态足迹多样性、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和万元GDP的生态足迹.结果显示,近5年来都安县人均生态足迹大大高于人均生态承载,出现了生态赤字.整个县域呈现出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较低、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不强和万元GDP的生态足迹过高的特点,这表明当前都安县的自然资源利用率很低,县域的发展处于一种非可持续状态.提出了减少生态赤字,实现县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足迹的可持续发展度量及其预测--以广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足迹是一种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和量度维持人类的自然资源消费量的帐户工具.该文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广西2002年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广西人均占用生态足迹为1.3369hm^2,扣除12%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后人均生物生产土地面积为0.3901hm^2,人均生态赤字0.9468hm^2.将生态足迹模型与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耦合,构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模型,按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及人口增长的状态,对广西2003-2020年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状况进行模拟预测.广西生态足迹处于强势增长时期,到2020年,人均生态足迹将会达到2.139hm^2,而当年实际人均生态承载力预测值为0.4322hm^2,人均生态赤字增加至1.7068hm^2,生态经济系统承载状况处于超载状态. 相似文献
9.
构建广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广西土地生态安全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显示:2012—2016年间,(1)广西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处于上升趋势,处于良好级;(2)广西土地生态子系统中仍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威胁到土地生态系统安全,往后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喀斯特峡谷区生态经济类型划分研究——以花江示范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花江示范区为例 ,选取生态经济系统的 3类 16项指标 ,以村民组为单元 ,采用模糊聚类方法 ,将示范区划分为 4个类型区 ,并对各类型区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邵全琴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3)
农业区划研究目前在理论和方法上都亟待突破。作者认为通过对农业资源的模型分析,用专家系统进行农业区划是一种有效而且可行的方法,并对农业区划专家系统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3.
研究过去有关广西气候区划的成果和1961~2000年气候整编资料,以稳定通过10℃期间的积温6900℃和8000℃等积温线作为划分气候带的指标,以2~4月降水量300mm,200mm等雨量线和1月平均气温9℃等温线作为划分气候区的指标,制作新的广西气候区划,并评述各气候区的气候特点。广西气候划分为3个气候带,9个气候区。3个气候带自北向南分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北热带,各气候区命名为:中亚热带东北部气候区、中亚热带北部气候区、中亚热带东南部气候区、中亚热带桂中气候区、中亚热带西南部气候区、南亚热带东部气候区、南亚热带中部气候区、南亚热带西部气候区、沿海北热带气候区。 相似文献
14.
金昌浩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31(6):149-151
广西油画创作从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至今,经历了艺术个性意识的觉醒以及探究发展趋向的思考阶段。在此期间,广西油画创作一直在不断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和审美特征。一方面关注自身以外的因素的同时还不断发掘区域特征和民族特色。从自身出发研讨与思索广西油画创作的发展方向,使其回归本土文化。当下的广西油画创作现状是呈现原生态区域特征、彰显多民族文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两广土地承载力对比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凤琼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4,(6)
传统资源承载力与相对资源承载力在研究区域内存在着封闭性与开放性的差异。两广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及承载力状况的对比表明 ,广东在开放的系统内人口资源承载力相对富余 ,广西在封闭的系统内人口资源承载力相对超载。广西应重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重庆市各区县土地现状利用为主导因子,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因素,根据这些因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选取相应指标,结合采用模糊聚类的定量方法和专家讨论定性分析等方法,将重庆市土地利用划分成为五个区,分析了各区土地现状利用特点、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土地利用和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以长乐市为例进行福建省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制定了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的工作方案,对长乐的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获得的资料和图件进行整理和分析,确定了与生态功能区划有关的生态环境类型系统及其编码系统;编制长乐市生态功能区划背景图,在背景图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敏感性和主要服务功能,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确定各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主导服务功能,并编制出生态功能区划图. 相似文献
18.
陈素平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21):143-145
通过分析安泽县地下水水文地质类型区的划分报告,介绍了水文地质类型区划分的目的,说明了水文地质类型区划分及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的计算与分配,分析了分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提出了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规划。 相似文献
19.
土地整理开发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是完善、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分析了融水县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整理开发潜力,确定了融水县土地整理开发目标和土地整理开发区,提出了实施土地整理开发规划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结合广西城市旅游特点,构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并对其空间格局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西14个地市旅游竞争力差距显著,等级明显,按其旅游竞争力强弱可分为Ⅰ、Ⅱ、Ⅲ3个类型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