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汉语经常使用而又较为特殊的两种句型.“把”字句是通过分词“把”将谓语支配的对象即(直接宾语)置于谓语之前的一种句型.“把”十宾语构成“把”字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请比较:他们完成了任务.他们(把任务)完成了.“被” 字句是通过分词“被”引进谓语支配的对象(主语)置于谓语之前的一种句型.“被”十主语(指原句主语)构成被字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这种句型的变式是“被”字直接附于动词之前,“被”十动词构成固定的被动词组.请比较:  相似文献   

2.
一、语态的基本概念及其种类什么叫语态(Voice)?它是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关系的一种动词形式。根据主语和谓话之间的关系,语态分为:主动语态(Active Voice)和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两种。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动作或行为的发出者或实施者(主体)(本文简称为“动作者”),这类的句子叫主动语态句(简称“主动句”)。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对象或承受者(客体)(本文简称为“动作对象”),这类的句子叫被动语  相似文献   

3.
动词有一种不受主语限制的形式,叫做动词的非限定形式(Non- Finite Forms of the Verb)。这种形式不能独立作谓语.所以也叫非谓语动词.但可以和助动词或情态动词等构成谓语,还可以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表语等。其形式有三种:动名词、分词、不定式。中学英语教材从初中到高中都涉及非谓语动词的教学内容。尽管教师采取了分散难点、各个攻破的方法教学该语法项目,但学生仍然搞不清三种非谓语动词的区别,在学习、理解及运用此知识点时感到困难。  相似文献   

4.
以德语为三语的学习者在进行德语表达时,谓语、宾语、表语及状语在句中的位置都会受到来自先前习得的二语——英语句法的迁移影响。英语语法中没有对动词位置的明确规定,位于句首的通常是主语,状语一般位于句尾;而在德语语法中,动词有固定的占位,位于句首的除了主语,还可能是宾语、表语或其他句子成分,句中状语的位置也十分灵活。在以德语为三语的习得过程中,应注重语际比较,以促进来自二语(英语)的正迁移,减少负迁移。  相似文献   

5.
壮语和汉语同属汉藏语系,其语法形式有相当多的共同特征。就以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来说,这几个方面基本上是相同的。1、主语放在动词之前,宾语放在动词之后。比如: 他来了。妈妈洗衣服。壮、汉语完全相同。2、处所状语一般放在所修饰的动词的前面。比如: (1) 壮语:我在里教室看书。(注) 汉语:我在教室里看书。(2) 壮语:特弟在屋煮饭。  相似文献   

6.
被字小句进入定中结构后存在三类主语后移现象,即,主语后移A类,修饰语中的谓语动词主要以光杆形式和带结果补语的居多;主语后移B类,修饰语中的谓语动词以带状态补语、处所补语、结果补语和宾语的居多;主语后移C类,数量极少,多数动词后带宾语。"被NP2VP的"结构,以主语后移A类居多,都指向被字小句主语,且多数指称的是"人",中心语都可补出,属"的"字结构后面省略的现象。方位短语中被字小句的谓语动词以光杆形式和带结果补语的居多。实际能进入动态定中结构的复合被字小句数量很少,主要是句式Ⅱ(被所格式),"被NP2VP的"结构和方位短语都比较排斥复合被字小句。  相似文献   

7.
存在句是表示什么地方存在什么人或物的一种句式。它的典型结构方式是: 处所词语+动词+着+名词性词语例如: (1) 床上躺着一个人。 (2) 地上堆着许多白菜。 (3) 天上飞着一只鸟。 (4) 大街上跑着两辆汽车。根据句中动词是否表示动作行为和这行为是否在持续,存在句分为静态存在句和动态存在句两类。例(1)(2)中的“躺着”和“堆着”只表示人或物存在的方式,不表示动作行为在持续,故这两个句子为静态存  相似文献   

8.
阳清华 《科技信息》2007,(31):195-196,207
本文探讨了已往学者试图解释重动句的形成,分类及其句法语义特征等所存在的种种问题,然后根据动词所表现的事件类型(typology of events)尝试从语义上对重动句进行分类。并通过语言事实论证"宝玉骑马骑累了"这类重动句的动词复制(verb copying)不是因为移位(moving)或为了满足汉语句法中的"短语结构条件"(Phrase structure constraint),而是要让表完成体态的"得""到""了""过"等在句中能够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真之代句子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紧缩的真之理论。这种理论否认真谓词是真正的(即表达性质的)谓词,并主张真谓词在英语中具有构成代句子的实用功能。代句子理论认为,"that istrue"或"it is true"乃是一种普遍有用的代句子。该理论又隐含地承认代句子的语法主语实际上承担了指代功能。这一点容易造成理论困境,并迫使代句子理论承认代句子在内容上必须超出其所指代的句子,即真谓词具有实质的内容,从而导致代句子理论本身变为一种真之实质论。  相似文献   

10.
英语隐含条件句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中通常用if,unless等关联词引导的分句来表示条件,这是明示的条件句;然而.英语中还有许多其他用来表达条件概念的方法。动词不定式、分词、动名词、介词构成的短语结构,某些关系分句、时间状语分句、地点状语分句或方式状语分句以及某些虚拟语气句,某些祈使句、陈述句之后使用并列连词and,or(else),otherwise等附加另一个阵述句的并列结构,或并列结构构成的某些谚语,或比较级the more...,themore...等.也能用来表示条件概念。这些表示条件的方法,我们称之为隐含的条件。英语中隐含条件通过其某种内在的语义或意念功能起着与明示的条件句相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连动句时序特征的形式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句子的逻辑语义信息是由其中的谓词决定的,谓词通常对应句子中的动词,而动词通常凸显较为明显的时间特征。汉语连动句是由多个动词短语组成的单句。探究其内部的时间结构机制后,发现连动句内部各个VP之间具有彼此参照的时序意义。考虑到集中性,把讨论的范围限于以专名充当NP的连动句,对VP结构不作深入分析,则连动句的时序特征在形式上可以用"■t1■t2…■tn[V1’(t1,a)&V2’(t2,a)&…&Vn’(tn,a)&Φ[t,t1,t2,…,tn]]"来表示。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是"字存在句与其他"是"字判断句,得出:"是"字存在句的基本结构为"NP处所+是+NP主体",语义上表示"某处存在着某物"(实质上是一种空间包含关系),语用上构成"话题+说明"(或"背景+目标")的聚焦式表达,反映的认知方式为只凸显视觉感知上的聚焦;"是"字存在句的"是"比其他判断句的"是"语法意义更虚,可以省略;这种表达是标示空间域所包含的事物C,其话语信息焦点位于C段,即新信息为C事物的有无。  相似文献   

13.
广南方言助词"歇[(■iε)~(31)]"是极具广南汉语方言特色的一个虚词,它常常附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的后面,表示动作的完成或性质状态的实现;助词"歇[(■iε)~(31)]"的应用不受时间的限制;它既可以充当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的补语,也可以与之结合充当句子的状语。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以下简称《提要》)在提到单句的结构时,把单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主谓短语构成的主谓句;另一种是由单个的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称为非主谓句。这种对句子结构特点进行的分类,比之以前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下简称《暂拟》)把单句分为单部句和双部句较为恰当。《暂拟》中的双部句包括主谓句和省略句,单部句包括无主句和独词句。我国传统的语法学家认为,典型的句子形式必定包括主语和谓语两项。一个句子必须有主谓两项,否则不成为句子。黎锦熙先生的  相似文献   

15.
通常情况下下,现代日语的时志部是通过句末助动词自的门类化得以实现的。根据工藤真由美的时间轴理论,如果将所有的句子都列入时问轴之上,非过去式表示特性,过去式表示状态。但是当动词后加接尾辞"やすい",组成复合形窖词,整个句予会出现"状态"和"特性"的改变。而当非过去式的句末加上感叹词"な""よ""ね"之后,"状态"和"特性"将会出现互相融合的现象。另外,复合形容词谓语句为过去式时,‘状态"和"特性"的判断标准也存在许多特例。由此可见,时问轴理论仍然存在着盲点,令后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6.
英语句子中的双宾语由"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构成,在逻辑上它们都与动词产生联系,它们之间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但是复合宾语则由"宾语"和"宾语补语"构成,"宾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比如在We call him Tom.句中,宾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是"(宾语) him是Tom(宾语补语)"。由于英语也和世间万物一样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不论是将它们总结为"二三十个"或准确到"295个"都是徒劳的,不现实的。把握双宾语与复合宾语的区别并以动态的语言观来观察英语才能做好英语双宾语动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be going to+动词原形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或将要存在的状态。1.概念(1)表示说话人的意图,指打算、准备做的事情,这种打算通常经过预先考虑并含有已做好某些准备的意思,所表达的行动通常被  相似文献   

18.
依据“的”出于“者”及袁毓林“谓词隐含”等理论 ,求证了“NP +的”的渊源历程和结构理据 :“NP +的”来源于“NP +者” ,“NP +的”中隐含了“作、当”一类动词 ,它是“作 /当 +NP +的”的紧缩形式 ,其中“的”提取“(作 /当 )NP”的主语 ,这种“的”跟“VP +的”中的“的”是同一个名词化标记。从汉语的发展趋势看 ,“NP +者”演变为“NP +的”后 ,最终的结果将是名词化标记“的”的脱落  相似文献   

19.
汉语历时层面上,“把”字句中否定词的位置有两种:“把”字前与“把字”后;现代汉语共时层面上,“把”字句中的否定词有前置趋势,通常都放在“把”字之前。这是由于“把”字句否定词前置式和后置式相互竞争的结果。从语义上看,否定词作为一个情态成分它是句子层面的状语,其语义是和整个句子相关的,和谓语动词的关系远没有“把”字介引的介宾结构紧密,尽管否定词和“把”字介宾结构一样在句中作状语,但由于和谓语动词的关系亲疏不同,反映在句法位置上,就不像后者那样和动词靠得如此紧密。从认知上看,当否定词进入“把”字句时,就意味着受力者没有受到力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就得从施力点开始否定,应将“把”也纳入否定词的辖域,表现在句法上就是要处于否定词之后。从语句信息传递准确与快速的交互关系来看,否定词前置的“把”字句有着后置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的语序排列比较符合人们的思维模式,便于理解。  相似文献   

20.
依据常理,导致"说谎者悖论"的"本语句为假"无论如何算得上是一个句子,因而,文兰院士的说法——"不存在任何句自己说自己为假"似乎有悖常识。然而,这种"自己说自己为假"的"语句"毕竟不是命题(亦即不是非真即假的单义句),而只不过是多义句。正因为如此,所谓"说谎者悖论"纯属源于语言误解之逻辑误用,根本不合逻辑。事实上,我们只消将文兰院士所谓的"句"解读为"命题",将其上述说法解读为"不存在任何命题自己说自己为假",该说法也就不再有悖常识,而易于为人们所接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