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的趋势、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日益深刻的影响,使得基础设施的形式也在发展变化,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基础设施等正成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回顾技术基础设施技术构成观点的基础上,对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这两类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我国技术政策实施的现状,本文强调我国政府对技术发展方向的支持干预范围应逐渐缩小而集中在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方面,同时应加强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的构建。一、基础设施与技术基础设施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是个外来词,它由In-fra和st…  相似文献   

2.
工业技术研究院在台湾(地区)产业技术提升和产业结构的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和分析台湾工研院的定位、管理结构和运作机制,对大陆正在争相建设的共性技术研发机构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l999年7月1日,我国正式开始国家产业部门层次的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改革的初衷是为了彻底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但这种产业科研院所的转制却会带来一类特殊的技术——产业共性技术“无人”供给的现象~([1])。同时,进入新世纪,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越来越一体化,跨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技术创新凸现更加重要的地位,企业间技术竞争正走向竞争前技术的角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集科技研发、计量与标准化、技术创新为一体,在美国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NIST的内部管理架构主要分为实验室计划部、专项计划部、行政管理部、主任办公室4大板块,研发和运行经费主要由联邦政府投入。NIST由于具有国立研发机构的性质并拥有明确的定位,保证了其权威性和运作的高效益。NIST将计量标准与技术研发有机结合、以中小企业为资助和服务对象、重视与大学的联合创新,这些都增强了其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5.
政府参与共性技术研发必要性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胡小江 《今日科技》2004,(11):24-25
现代产业的国际竞争已经从市场化阶段的技术竞争走向竞争前技术的竞争,而共性技术作为竞争前技术,是一种基于能应用于未来商业或为特殊的商业原型所进行的早期非常不确定的技术,它是一种使能(enabling)技术,即提供大范围的潜在应用机会,并且形成一个未来特定产品的重要的技术基础。一旦应用,它们就能对企业和产业的技术层次  相似文献   

6.
申靖  陈文慧 《科技资讯》2007,(16):227-227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对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技术逐渐被细化为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和专有技术。由于共性技术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其创新存在不足。产业集群是一组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企业和关联机构,产业集群在技术创新方面比单个企业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首先分析共性技术的概念和性质,基于其性质的分析,讨论产业集群与单个企业相比,在共性技术创新上具有哪些优势。  相似文献   

7.
关键共性技术在优势产业中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核心竞争力,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在优势产业中研发协同机制有效保障了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满足中国优势产业发展要求,必须构建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在优势产业中的协同研发机制。通过研究,系统分析中国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研发之间的协同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在优势产业中必须开展研发协同,才能确保优势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按照韩国经济发展过程总结了韩国共性技术创新发展的四个阶段,并从政府作用、实施策略和创新主体三方面阐述了各阶段特点,借此对我国共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事业性质的研发机构和市场化运作的研发机构共生互动的Logistic演化模型,计算得出该模型的均衡点,并进一步探寻了符合现实情景的稳定性条件。研究发现,与事业性质的研发机构相比,市场化运作的研发机构产出贡献相对较小;同时,市场化运作的研发机构从事业性质的研发机构产出所获得的效益大于其自身产出规模的增长。研究对探寻事业性质的研发机构和市场化运作的研发机构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为政府制定共性技术研发政策,提升我国核心科技竞争力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颖 《华东科技》2013,(7):18-20
上世纪90年代末,为探索科技与经济"两张皮"这一老大难问题的破解,国家实施了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向"企业化"方向转制的体制改革。转制院所的技术研究完全面向市场,注重创新成果的应用,而对于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往往缺乏积极性,或者因为资金资源等限制,难以全力开展共性技术研究和服务。科研院所面临的问题我国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乏力,需要进一步完善体制目前国家建立的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太原市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早在抗日战争前就建设了包括煤矿、电力、钢铁、机械、化工、造纸、印刷、纺织、轻工、军工等55个企业,当时在国内是领先的。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前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中。有15项在山西省。而且,大部分在太原市。太原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在能源、原材料、设备、人才、资金、技术等各方面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遗留问题,比如。生产粗放、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山西省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在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方针指导下,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太原老工业基地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急需解决的创业中心发展的配套条件和政策环境要求,并论述了其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和功能。  相似文献   

13.
瑞典是世界上创新能力名列前茅的国家,在通信技术、生物技术、汽车安全技术等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是瑞典研究开发活动的主要执行者。  相似文献   

14.
基于技术群、产业群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及其建设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通过有机结合各种技术创新资源和要素 ,使得与技术创新有关的经济、科技和社会等各个部门和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密切合作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互促互惠、共同发展 ,从而形成一种推动技术创新自运行、自发展的机制和驱动力量 ,产生一种以技术创新倍乘式整体效应为特征的系统 ,是一种强烈的以技术创新为出发点、为指向和归宿的反馈互动状态的整体。具体来看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就是某一区域内 ,在政府、科研机构和大学的有效参与、共同运作下 ,由企业富有成效的技术创新所构…  相似文献   

15.
基于技术群、产业群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对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概念进行探讨和分析的基础上 ,总结、归纳出基于技术群、产业群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种种规律 ,阐述了基于技术群、产业群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种种内在机制和过程 ,从而为人们顺利地推进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一系列可供因循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产业共性技术的概念和特点出发,分析了其供给存在市场和组织的双重失灵现象,并从组织消解和机制消解两个方面,提出了建立"企业+政府"的双主体投资机制、建立高效的保障机制以及建立合理有效的知识共享机制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了江苏省纺织行业的产业集群对江苏省纺织行业共性技术发展的作用,以及现阶段产业集群不利于共性技术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我国产业“卡脖子”问题日益突出,共性技术创新已成为保障我国产业链安全的关键问题所在。选择我国主板上市光伏企业作为样本研究,发现高管股权激励程度对共性技术创新倾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发补贴则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异质性分析中,国有企业样本中相关效应均不显著,非国有企业与基准模型结果保持一致。本研究有助于战略性新兴企业自身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促进共性技术创新,同时为政府开展产业引导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共性技术在我国最早出现在1983年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其后,"九五"时期、"十五"时期的科技发展规划以及许多部委的计划中都出现了共性技术的字眼,<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也在多处提到了共性技术, "支持共性技术研究"已经成为一项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归纳总结作为发达地区的华东部分省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特点和经验 ,为其他省市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