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阴极电弧离子镀膜工艺制备 Ti-Ni合金薄膜贮氢材料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这种材料的电化学贮氢性能 ,采用 XRD方法研究贮氢薄膜在充放氢前后的结构变化 ,分析不同成分、基体对于薄膜试样贮氢性能的影响及其原因 .分析表明 ,贮氢薄膜为纳米晶结构 ,Ti6 1 Ni39晶粒线性尺寸小于 5 nm,电化学容量可达 2 0 0 m A .h/g以上 ,试样在电化学循环后发现贮氢过程形成了稳定的氢化物  相似文献   

2.
在简要介绍有关贮氢合金及镍-氢化物电池概念的基础上,重点结合贮氢材料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情况和相关贮氢材料和研究,讨论了镍-金属氢化物二次电池作为静态电源和船舶动力电源、船用柴油机掺氢燃烧减少排放污染、潜艇氢化物薄膜吸氢剂与氢传感器、燃料电池动力电源等。提出了加强氢能技术的研究,促进贮氢材料在交通运输、尤其是航运与船舶动力装置中应用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贮氢合金的开发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郑元庆  余守志 《河南科学》1998,16(4):422-428
贮氢合金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类新型高性能材料。本文介绍了贮氢合金的开发和研究的最新进展,论述了它在氢的提纯、热泵、空调、压缩机和镍—氢化物电池等高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含有混合稀土元素Mm的贮氢合金MmNi_(4.5) Mn_(0.5)属CaCu_5型晶体结构.其晶胞参数a_0=4.75?;C_O=3.87?;v=75.63?:氢在此合金上的表观交换电流密度为7.0×10~5A/cm~2;常温常压下,测得其阴极贮氢量为210 mA h/g.提出了运用"阶梯式充电法"对贮氢电极材料进行活化的方法,对保护电极不受损害有一定的效果;给出了MmNi_(4.5)Mn_(0.5)贮氢合金电极在NaOH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图,并据此初步探讨了碱性溶液中该电极上吸收氢的氧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
过渡元素氢化物化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近年来由于过渡元素氢化物与氢能源的应用密切相关,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正日益增长。氢是理想而清洁的能源,但是,氢的贮藏和运输存在着很大问题,解决此问题最有希望的是化学方法,也就是近年来提出的固化贮氢,即利用氢能与某种过渡金属或其合金形成可逆的氢化物,将氢贮存于金属中以达到贮藏和安全运输的目的。LaNi_5是目前最好的贮氢材料之一,它的贮氢  相似文献   

6.
影响氢化物电极放电过程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设计和筛选高性能贮氢合金,对影响氢化物电极放电过程的因素进行理论研究,根据氢化物电极的结构及放电过程,推导出多孔氢化物电极的极化方程。实验结果表明,在制备氢化物电极时,应注意选择贮氢合金颗粒尺寸和填充密度来增大单位体积反应层中的反应表面积和缩短氢扩散距离,以降低氢浓差极化程度;注意添加催化剂,降低电化学极化程度,并添加导电剂,以降低电极的电阻极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为设计和筛选高性能贮氢合金,对影响氢化物电极放电过程的因素进行理论研究,根据氢化物电极的结构及放电过程,推导出多孔氢化物电极的极化方程.实验结果表明,在制备氢化物电极时,应注意选择贮氢合金颗粒尺寸和填充密度来增大单位体积反应层中的反应表面积和缩短氢扩散距离,以降低氢浓差极化程度;注意添加催化剂,降低电化学极化程度;并添加导电剂,以降低电极的电阻极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XRD、Sievert等容法储放氢性能测试、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球磨工艺对TiZrH1.7~1.9氢化物掺杂NaAlH4材料的形态、物相及可逆储放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iZrH1.7~1.9氢化物掺杂NaA1H4可以实现可逆吸放氢,其中球磨10 h的复合储氢材料在160℃、0.1 MPa放氢条件下,总放氢量(质量分数)达4.5%,40 min可逆放氢量超过3.0%,显示了良好的储放氢动力学性能;TiZrH1.7~1.9氢化物在复合储氢材料吸放氢前后保持物相和结构不变,对NaAlH4配位氢化物的可逆储放氢反应起到了催化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模式识别的偏最小二乘法对过渡金属二元合金氢化物的形成和贮氢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化学健参数-模式识别方法可以建立过渡金属二元合金贮氢材料形成的数学模型,是贮氢材料设计的一种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Nb对TiV0.9Cr1.3合金贮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V0.9-xCr1.3Nbx合金为单相bcc结构,铸态呈树枝晶状组织,当x>0.3时,出现少量的Laves(Cr2Nb)结构相,并且树枝晶的二次枝晶消失了.随着x从0增加到0.4,合金的晶格常数变大,放氢平台压力、吸放氢量降低,但是放氢平台变得平坦.放氢平台斜率从1.59降到0.71,且氢化物生成焓、熵绝对值增大.TiV0.6Cr1.3Nb0.3合金最大贮氢量质量分数w为3.254%,有效贮氢量为2.367%,平台压为0.09 MPa,放氢平台斜率为1.0.  相似文献   

11.
杨红 《创新科技》2002,(7):43-43
<正> 国内外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通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由此也极大地推动了新型绿色电池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化进程。作为通信使用的电池,以下新型绿色电池技术和相关产业发展尤为迅速。 1.贮氢材料及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 2.锂离子嵌入材料及液态电解质锂篱子蓄电池 3.聚合物电解质锂蓄电池或锂离子蓄电池 4.锌空气电池和PEM燃料电池  相似文献   

12.
贮氢合金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金属氢化反应及贮氢合金设计的基本原理,对贮氢合金的基本类型、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较全面的评述。目前已开发研究的贮氢合金品种类型虽然众多,但成熟的主要还是AB5型稀土合金。钒基固溶体合金因贮氢容量大,镁基合金固重量轻、价格低等优点在贮氢合金的开发中具有很大的潜力。贮氢合金应用领域广阔,但在很多领域的应用仍然处于试验开发阶段,只是在镍—氢化物二次电池中获得了产业化,因此贮氢合金的应用及其相关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金属泡沫孔密度对石蜡融化性能的影响,设计搭建了相变蓄热实验台,制作了不同孔密度的复合相变材料。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镍复合相变材料和铜复合相变材料内部温度分布,分析了孔密度对导热和对流换热强度的影响,比较了在相同时间内镍复合相变材料和铜复合相变材料的蓄热量。实验结果表明:镍复合相变材料随着孔密度的增大,温度堆积现象加重;当孔密度为1.02mm~(-1)时,镍复合相变材料的对流和导热换热强度相等;当孔密度为1.26mm~(-1)时,铜复合相变材料的对流和导热换热强度相等;当孔密度为2.36mm~(-1)时,铜复合相变材料对应的蓄热量最多;当孔密度为0.79mm~(-1)时,镍复合相变材料对应的蓄热量最多。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镍-金属氢化物电池与镉-镍电池相比所具有的优点以及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开发情况,重点介绍了作为其阴极的贮氢材料的研制情况。  相似文献   

15.
金属氢化物吸附和脱附过程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化学吸附的机理,提出圆柱筒型金属氢化物吸氢、放氢的物理和数学模型。以金属氢化物LaNi4.7Al0.3为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了不同时间的金属氢化物的反应锋面位置、热流量和吸氢量等参数。还研究了不同边界条件下,金属氢化物吸氢、放氢的传质情况及金属氢化物导热系数对金属氢化物的吸附、脱附的影响,并对不同类型金属氢化物在相同条件下的吸附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证明:利用金属氢化物贮氢,应尽量减薄反应层的厚  相似文献   

16.
Mg-Ni-RE贮氢合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镁基稀土贮氢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添加不同稀土和采用不同的工艺条件对Mg—Ni合金的贮氢量、吸放氢速度等贮氢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当前Mg—Ni—RE(RE=La,Y,Ce,Pr,Nd)贮氢合金的研究现状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应用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电荷自洽离散变分Xa(SCC-DV-Xa)方法计算了TiMn2、TiMnM(M=V、Cr、Fe、Co)及其氢化物的电子结构,给出了TiMn2、TiMnM(M=V、Cr、Fe、Co)氢化物电荷等密度分布及TiMn2、TiMnFeH吸氢前后H1s、Mn3p、Ti3p、Fe3p轨道的分波态密度,并从中分析了电子结构对吸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加入Cr和V取代Mn之后,其与Mn的亲和力相差较大,TiMn2氢压平台曲线变陡加入Fe、Co取代Mn之后,其与Mn的亲和力较接近,其氢压平台曲线就较平,在TiMnCrH和TiMnVH中,H原子与Mn原子与的成键作用强于其与替代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替代元素3p轨道成键峰的减弱是合金滞后效应减小的主要特征;加入V使合金晶胞体积增大,这是V的加入能降低贮氢合金的平台压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光镜观察了七至十月人胎听皮层的发育。结果:1.Nissl染色材料四个月份的材料均呈现典型新皮层的六层结构,七至十月份皮层总厚度依次为0.97mm,1.04mm,1.79mm,和1.85mm;内颗粒层神经细胞的体积密度依次为13.64%、17.49%、26.03%和34.05%;面数密度为58.87个/mm~2、40.45个/mm~2、23.48个/mm~2和11.62个/mm~2;轴比为1:1.32、1:1.65、1:1.75和1:1.86;分散度为0.89、0.83、0.74和0.67。2.Golgi染色材料,可见听皮层内具有新皮层的各种类型神经元,其中最多为颗粒细胞,其次为锥体细胞、梭形细胞,最少为马蹄诺特氏细胞,所见细胞数量比依次为17:9:1:1;颗粒细胞的树突野围绕着胞体形成一环形,而锥体细胞的底树突野呈扇形,顶树突可延伸远离胞体,其长度七—十月份依次为11.71±5.34/am//am~3、13.04±4.06am/弘m~3、15.01±6、17弘心弘m~3和16.09±5、63弘m/pm~3;轴突长度依次为22.12±0.66am/11m~3、26.96±8.49tlm/弘m~3、30.69±11.44Fm/tam~3,和34.52±7.62弘m/pm~3。锥体细胞树突在七月份时无分支,八月份时可见一级分支,但无侧棘,九、十月份时可见2—3级分支,可见到大量无柄侧棘出现。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钛铁锰合金的活化性能,结果表明,钛铁锰合金经过适当活化处理即可吸氢。利用XRD,SEM,XPS电子探针对其物相、形貌及表面组成进行了表征。贮氢性能测试表明其有大的贮氢量及较宽的平台区。△H=-6.4kcal/molH_2,△S=-23.5cal/K.molH_2。动力学测试表明了其有良好的吸氢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利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氢在钒基固溶体V3TiNi0.56Cr0.1贮氢合金中的扩散系数.氢的氧化峰峰值电流IP与扫描速度的平方根υ1/2之间有较好的线形关系,说明整个反应受氢原子的扩散控制.扩散系数为DH=9.8×10-8cm2/s.结果表明:钒基固溶体V3TiNi0.56Cr0.1贮氢合金电极的大电流放电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