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整个系统的角动量守恒条件代替切向动量守恒条件,且δr ≠ 0,考虑轨道偏心率的高次项,推导了星风吸积质量及轨道参量变化方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 Ba星系统在星风吸积过程中吸积的物质量和轨道参量的变化,并讨论了影响Ba星污染因子的 因素.  相似文献   

2.
考虑到δr≠0,用整个系统的角动量守恒条件代替切向动量守恒条件,将星风吸积与盘吸积两种质量机结合起来考虑,推导了吸积质量及轨道参量的变化方程。  相似文献   

3.
考虑到δr≠0,用整个系统的角动量守恒条件代替切向动量守恒条件,推导了星风吸积质量及轨道参量变化方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Ba星系统在星风吸积过程中吸积的物质量和轨道参量的变化,并讨论了逃逸物质附加切向速度对各参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考虑δr≠0和偏心率e二次以上的高次项,采用星风质量吸积的角动量守恒模型,并根据由此模型推出的星风吸积质量及轨道参量变化方程,重新计算了ζCap系统在星风吸积过程中吸积的物质质量和轨道参量的变化,从而进一步证实在分离双星系统,钡星通过星风吸积模型与其伴星发生了质量传输.  相似文献   

5.
用整个系统的角动量守恒条件代替切向动量守恒条件,考虑轨道偏心率的二次以上的高次项和潮汐作用的影响,重新推导了星风质量吸积和轨道根数变化方程,在新的轨道根数变化方程的基础上计算了Ba星的星风质量吸积及轨道根数的变化,并和没有潮汐作用的情况作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潮汐作用使轨道周期较小的Ba星系统的能量减小,所以系统轨道的半长轴和轨道偏心率减小;潮汐作用对长周期的Ba星系统的影响很小;其大小依赖于恒星半径和2星距离的比。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稳态吸积盘角动量守恒条件,详尽地考察了盘吸积的物质过程,简单而有效地导出了吸积盘的径向吸积速率。其数学结果与流体力学方程组的解完全一致,但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却显得非常直观,为盘吸积过程提供了明晰的物理图象。  相似文献   

7.
两个星风吸积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KOMIYA和LIU的2个星风吸积模型计算了富碳极贫金属星(CEMP星)和CH星表面C丰度与轨道周期P终值的关系、污染因子R同轨道周期P终值的关系,以及轨道半长轴A随伴星质量M2的变化。从而对2个星风吸积模型进行了比较。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2个星风吸积模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用整个系统的角动量守恒条件代替切向动量守恒条件,考虑双星系统的轨道偏心率e的二次以上的高次项,并且考虑潮光作用对轨道根数变化的影响,重新推导了轨道根数变化的方程。  相似文献   

9.
首先回顾了吸积盘理论产生的背景和研究概况.自从1991年Balbus和Hawley揭示了磁转动不稳定性(MRI)在较差转动流体系统中的重要性之后,磁场逐渐成为吸积盘理论研究所不可回避的成分.因此在标准薄盘模型的框架下,引入了环向磁场.假设在热扰动发生的时标内局部环向磁通量守恒,具体分析了当环向磁场参与到吸积盘垂向流体静力学平衡以及粘滞产热等过程之后,对盘的热稳定性所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磁压在总压强中所占比例高于24%时,对任意的吸积率吸积盘都将呈现出热稳定性.这一结果有别于传统薄盘在辐射压主导情况下是热不稳定的结论,可以用于解释部分高光度X射线双星系统中缺少相应光变的观测事实,以及有助于理解近年来磁化吸积盘数值模拟中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标准吸积盘辐射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不同的质量吸积率、不同的无量纲旋转参数a(中心黑洞为克尔黑洞)、最小稳定轨道半径处存在的约束(产生一个矩)和吸积盘表面磁场的存在(喷流辐射与吸积盘辐射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对吸积盘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心黑洞为正旋转的克尔黑洞比史瓦西黑洞辐射的峰值及峰值频率大,负旋转的克尔黑洞比史瓦西黑洞辐射的峰值及峰值频率小,质量吸积率越大峰值和峰值频率变大,无量纲黑洞旋转参数a越大峰值与峰值频率越大,喷流辐射能量和吸积盘辐射能量之比越大峰值和峰值频率越小,辐射效率越大峰值和峰值频率越大。  相似文献   

11.
简要回顾了吸积盘理论发展的有关情况,着重反映热吸积流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一些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根据描述吸积盘的流体动力学方程,给出无磁场情况下的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在所给定方程的基础上,利用新的反常粘滞计算了黑洞周围吸积盘内区的结构。数值结果表明盘内区的气体不是做开普勒旋转,温度随吸积率变化比较明显,在M=10M,M .=100M .E的情况下,吸积盘的最大温度可达到3.35×107K。 同时文中也给出了面密度和径向速度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非线性二次引力理论,讨论了定壳弦在运动的时的吸积问题,与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情况相比较,有一个高介吸收物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核心坍缩超新星(Core-Collapse Supernova,CCSN)是大质量恒星演化末期的爆发现象,产生了宇宙中大多数的中子星和恒星级黑洞等致密天体.爆发可能伴随着强磁场中子星或黑洞超吸积引发的剧烈长时标伽马射线暴.CCSN还被认为是宇宙重元素的主要来源之一.本综述介绍了我们近期对CCSN中心黑洞超吸积过程的系列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研究了大质量星系中心附近伽马射线暴余辉阶段,因大量暗物质粒子湮灭电子注入而引发的光变和能谱的形态变化,探讨了其作为暗物质探测手段的可能性;研究了坍缩星框架下,中微子主导吸积流外流对核合成的贡献,及对太阳临近空间、(活动)星系等化学组分和演化的影响;最后,从数值模拟角度讨论了CCSN起源的致密天体质量分布,给出了低质量间隙可能起源于CCSN爆发能量分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有限温度整体宇宙弦的引力场及其物质的吸积,以及在有限温度运动整体宇宙弦对吸积物质的影响其结果与零温整体宇宙弦的性质有区别。  相似文献   

16.
利用黑洞吸积盘演化的基本方程组 ,在纯吸积情况下 ,求得了薄、厚吸积盘及一般厚吸积盘的黑洞视界半径rH的演化方程 .证实了中心黑洞与吸积盘相互影响的基本性质 ,并得到一些新的结果 .黑洞视界半径rH演化并非完全单调 ,其演化特性与吸积盘的类型有关 :对于薄盘 ,rH单调递增 ;对于临界厚盘 ,rH先增后减 ;对于一般厚盘 ,rH先增后减再递增 .还讨论了吸积盘内边缘与黑洞视界间隔的演化 .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黑洞双星与准稳态喷流成协的低硬态模型.把盘冕模型与束缚在盘的磁补丁的开磁力线结合起来,拟合了5个黑洞双星低硬态的谱型;通过调节吸积率和盘冕的外边界和数值计算,验证了处于低硬态的黑洞双星的喷流功率和X射线光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不引入粘滞律的条件下详细讨论了弱磁化等温吸积盘对各种扰动形式所表现的不稳定性.结果表明,径向扰动能与环向扰动和垂向扰动相耦合,产生不同类型的脉动不稳定振荡模式.这些结果不仅对进一步理解脉动不稳定性与活动天体的光变现象的联系有理论意义,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对Balbus和Hawley等人提出的弱磁场与吸积盘中湍流粘滞有关联的解释是一种支持与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