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自主招生试点是与统一高考协调并行的招生模式,是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人才,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同时,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在实施中也遇到不少疑难问题,使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与发展无法达到预期成效.在此,就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现状及面临的相关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高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1994年国家教委提出《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试点意见》及在全国40多所高校进行招生“并轨”试点,1995年随着招生“并轨”院校数量的扩大以及按新体制招收的学生毕业期限的临近,“并轨”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招生、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中国台湾地区和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和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类型:基准甄选型和考试竞争型。台湾的考试历史出现重大的转折:联考落幕、新方案出台。本文论述了台湾的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与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异同点。它们的相同点是:大学入学考试由专业化的考试机构负责、学术能力测验、考生需参加指定科目的考试、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不同之处是:考试的科目不同、考试内容的不同、自主招生的权限不同、录取参照的标准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国家教委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所提出的“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招生收费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实行学生缴费上学,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1997年大多数学校按新制度动作,2000年基本实现新旧体制转轨的精神,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从招生开始通过建立收费制度,改变学生上大学由国家包下来,毕业时由国家包就业的做法;”这一改革举措,九三年开始研究,九四年在一些高校进行试点,九五年正式推行.这项改革从原来的两包(学生上学由国家包下来,毕业后国家包安排工作),变为“两自”(上大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这种新的招生制度是由国家集中计划和政  相似文献   

5.
台湾和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类型基准甄选型和考试竞争型.台湾的考试历史出现重大的转折联考落幕、新方案出台.本文论述了台湾的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与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异同点.它们的相同点是大学入学考试由专业化的考试机构负责、学术能力测验、考生需参加指定科目的考试、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不同之处是考试的科目不同、考试内容的不同、自主招生的权限不同、录取参照的标准也不同.  相似文献   

6.
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现行的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虽经改革,但仍存在着诸多弊端。要解决这些问题,作认为可推行初试加复试的“两段制”办法,即初试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复试由各招生单位自主进行,并加大各招生单位的录取自主权。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高等学校招生也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形成了高校招生市场.近年来,国外高校、香港高校进入我国及内地招生对高校生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高校招生对市场的竞争性变化上,文章通过市场竞争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高校招生市场的前景预测.  相似文献   

8.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招生是严格按照国家统一计划招生,学生上学不缴费。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是招生改革实行并轨以后,所有学生上大学都要缴纳部分培养费,大部分毕业生实行自主择业。在这种新形势下,家长和学生认为缴费读书,选择学校和专业是他们的权利。因此就出现了名牌大学、热门专业报考的学生门庭若市,而其他院校及有关专业报者廖廖无几,而且不服从学校和专业调剂的考生越来越多。针对这种状况,高等学校如何做好招生工作,保证生源质量就显得愈来愈重要,各高校在生源竞争中,不断调整专业方向,增设国民经济过渡急需…  相似文献   

9.
对当前地方高校电子信息大类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别从基本实践教学平台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平台构建等两个方面,对提高电子信息大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进行探讨,为电子信息大类招生模式下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高校加入到高等教育社会助学活动之中,在高校内出现了自考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它的出现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冲击和挑战,高校自考生的德育工作处于“边缘化”境地,自考生的招生方式、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间的经济性动机、应试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影响自考生德育工作的主要因素,高校自考生德育工作状况迫切需要调整和改善。  相似文献   

11.
对高校招生宣传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超 《漳州师院学报》2005,19(2):115-117
招生宣传已成为各高校争取生源的主要途径之一,宣传工作非常重要;要坚持实事求是,树立以考生为本的思想,增大高校招生工作的透明度,以提高高校招生宣传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高校毕业生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大多数毕业生通过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要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高校毕  相似文献   

13.
文章据高校资料室近几年来读者群体的变化及读者服务内容出现的新需求,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表明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和学科结构调整与发展,资料室现有的读者服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校发展和现代读者的需求,提出资料室读者服务模式必须创新,并给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工科高校的一项生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高低与否是决定工科高校招生就业工作成败的关键;目前一些工科高校存在的"招生难"、"就业难"应从专业建设、教学体系建设、办学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三方面尝试创新,以推动工科人才培养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5.
本文调查统计了湖南省1980-1984年录入高校体育专业学生2256人的体质数据,显示了体育新生的体质发展状况与特点,对体育专业招生取材提出了建议,并制定了《高校体育专业招生的体质参考范围》,为体育专业招生改革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高校生源竞争与招生宣传的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必将引起激烈的生源竞争。生源质量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声誉。高校招生宣传和媒体的合理运用对提高学校知名度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根据各种媒体的特点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招生宣传政策,才能提高生源质量,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如何适应社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谈几点看法。一、必须深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与社会相适应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层次、规格、数量与质量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目前高校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一方面要注意调整高等学校的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加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做到“以销定产”,“以产促销”,“适销对路”。另一方面要开展广泛多样的教学服务,即通过教学活动、面向社会传播、推广文化科学知识和新技术,不拘一格地培养各种应用型人才;采用定向招生、联合培养的方式,广开急需人才的部门与高校间的培养和输送人才的…  相似文献   

18.
20 0 4 .1张岂之 我国西部高校人文教育的创新问题谢仁业 从产学研合作到科教经互动——教育、科技、经济互动理论初探邢志杰 我国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供需分析汪 怿 不可忘却的领域 :推进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刘自团 高校试行自主选拔录取的公平与效率问题高 军 浅析美国高校的层次和类型对其招生的影响作用问书芳 从英国 HEFCE的科技评估方法看目前我国高校学术科技评估中的量化分析韩晓燕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的四个重要作用张 峰 谈教育中介机构的法律地位鄢明明 论我国现行大规模考试的全方位的育人作用邵新建 对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新媒体技术的加速发展,由微信、微博、抖音组成的“双微一抖”平台被广泛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在促进高校教师与大学生沟通,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双微一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双微一抖”为大学生正向价值观的养成直接提供开放性正向信息源;另一方面,“双微一抖”也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安全稳定产生冲击,给高校师生的思政教育带来不确定性,其开放性为西方社会思潮的思政观念渗透提供了可能。为此,必须加强高校各级党委对平台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监管机制,创新高校思政教育阵地,建立高素质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增强高校师生的主流思政教育认同感,拓宽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GRE模式建立中国研究生考试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建立学位制度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以改革的眼光看,我国研究生的招生基本上维持20年前改革开放初期的模式,考试科目、报考程序、考试方法、录取方式仍保持“二十年不动摇”。因此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改革是大势所趋。本文提出借鉴美国GRE模式,对改革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提出一点设想。 一、“2+3”考试制度的弊端 1.成绩不具备明显的可比性。我国现行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形式为“2+3”,其中“2”是全国统考科目,一般指基础课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