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对聚氨酯泡沫金属化的化学镀铜液的稳定性进行探索.试验研究化学镀液的成分及工艺条件对化学镀铜液稳定性和沉铜速度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化学镀铜液的配方及工艺规范.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了复合还原法对PCB化学镀铜的影响。通过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还原环境变化下对化学镀铜过沉铜速度和镀层质量的影响和规律,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了沉积速度快、镀层均匀,性能优异的镀层,对绿色PCB制备工艺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一能使化学镀铜过程的阴极和阳极反应分别在不同电极上进行的装置测量了阴、阳极的“短路电流”,并以此电流近似地表示化学镀铜的速度,由“短路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推导了化学镀铜过程中阴极区反应物种的表面浓度的变化规律,并以此得到了计算稳态时化学镀铜速率的表达式.同时,有关化学镀铜过程的机理也被推断.  相似文献   

4.
铜锡合金旧电镀液的光亮改造郑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孙喜莲,冯绍彬一、电镀光亮铜锡合金工艺的发展电镀含锡10%左右的铜锡合金镀层,又叫低锡青铜,是广大电镀工作者所熟悉的镀种,也曾是国内应用普及量最大,生产历史最长的合金镀种之一。传统的工艺没有光泽,需电镀1...  相似文献   

5.
乙醛酸和葡萄糖用于A3钢酸性化学镀铜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钢铁基件酸性化学镀铜工艺技术.采用乙醛酸作还原剂、EDTA·2Na~+及三乙醇胺为双络合剂,葡萄糖作促进剂,在pH=1.5,室温下实现了A3钢片上化学预镀铜,且镀层结合力好、机械性能优良、镀层光亮.该工艺配方合理、环保、成本低、便于操作,是一种可以替代钢铁基件氰化预镀铜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6.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钢铁基件酸性化学镀铜工艺技术采用乙醛酸作还原剂、EDTA·2Na+及三乙醇胺为双络合剂,葡萄糖作促进剂,在pH=15,室温下实现了A3钢片上化学预镀铜,且镀层结合力好、机械性能优良、镀层光亮该工艺配方合理、环保、成本低、便于操作,是一种可以替代钢铁基件氰化预镀铜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7.
从银、铜离子扩散着色机理出发,详细讨论了影响银、铜离子扩散着色的诸因素.结合生产实际,经筛选确定了银、铜离子扩散着色的最佳工艺条件及配方.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两种不同类型晶体结构的稀土铜酸盐中三价铜对导电性能的影响及三价铜的表征,Ca^2 取代Y^3 或Sr^2 取代La^3 ,使Y2Cu2O5和La2CuO4中铜的价态升高、样品电阻率降低,利用化学滴定法、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磁化率测量对Y2-xCaxCu2O5和La2-xSrxCuO4中三价铜的存在及其自旋状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利用超分子化学研究了大环配体液膜对金属离子选择性识别和传输。主要研究了12-十六烷基-1,4,7,10-四氯杂环二三烷-11,13-二酮大环配体的氯仿-辛醇液膜在大量(Ⅱ)存在下对铜的传输动力学及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铜铁试剂与铜的络合物在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4.1的B-R缓冲溶液介质中,铜铁试剂与铜离子络合物的半阶微分还原峰电位为-0.75 V(vs.SCE),其峰电流与铜离子的浓度在5.0×10-7~2.0×10-5mol/L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r=0.995 7;检测限为1.1×10-7mol/L.用该法测定了米粉中铜含量.  相似文献   

11.
分析实验"铜盐中铜质量分数的测定"采用的是间接碘量法,在实际测定中为减小吸附带来的测定误差需加入一些辅助试剂,这又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终点颜色的难以判断等.为解决这一矛盾提高测定的准确度,用正丁醇作萃取剂萃取碘,碘自身作指示剂,对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盐中铜质量分数实验进行了改进.终点有机相颜色由I2的棕红色变为无色,变色非常敏锐,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加标平均回收率在98.50%~99.25%,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糖精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铜废酸水是一种难降解的有机废水,直接使用生化法处理十分困难。目前,一般要先采用强碱中和并加入大倍数稀释水的方式对含铜废酸水进行预处理,然后再进行综合处理。该工艺直接导致生化系统负荷过大,出水总盐分含量升高。本文以高铜废酸水为研究对象,提出利用置换反应将铜从废水中提炼出来,探讨一条废水再利用的生态工程技术路线,并为该技术的实际运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 将金刚石粉与铜、镍等金属形成复合材料通常采用复合电镀的方法得到。即让超细粒度的金刚石粉悬浮于电镀镍、铜等溶液中,使之与金属共沉积在阴极零件表面。此法可以在铰刀、磨头、磨轮上进行镀复,已取得很大成就,但若使正常粒度的金刚石粉沉积上去是不可能的。笔者在此推荐另一种方法,即对金刚石粉首先进行化学镀铜,然后将这种已镀上一层均匀厚度铜层的金刚石粉同一般铜粉混合一起,进行粉末冶金成型,即可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用于新药阿斯匹林铜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采用YWG C1 8柱 ,在室温下 ,n(乙腈 )∶n(水 )(内含 0 .2 %三乙胺 ,用H3 PO4调pH值至 2 ) =32∶68为流动相 ,药用标准品阿斯匹林和水杨酸为对照品 ,在紫外 2 30nm处检测阿斯匹林和水杨酸的含量 ;阿斯匹林铜和水杨酸铜的最小检测限为 0 .0 52mg·L-1 ,0 .0 4mg·L-1 ;阿斯匹林铜和水杨酸铜的平均回收率为 99.7% ,99.9% .  相似文献   

15.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HAc-NaAc介质中,以邻菲罗啉为活化剂,铜对抗坏血酸还原乙基橙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由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催化动力学新方法,测定的线性范围为5 ̄30ng/mL,方法检出限为1.0ng/mL,直接用于人发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胆矾中铜含量的测定是分析化学实验课中的必做实验,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淀粉指示剂加入时间,KSCN加入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推荐该实验作为化学及近化学类专业低年级学生的开放性实验.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希夫碱与铜,钴,镍的配合物,用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磁化率和电导率测试进行了表征,测定了这些配合物的组成,磁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真空蒸发镀膜方法将纯铜淀积在聚丙烯膜上,用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铜-聚丙烯复合膜的界面结构及界面效应对拉伸屈服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铜-聚丙烯复合膜的屈服强度与聚丙烯膜结晶度、膜表面的洁净度和平滑度有关,同时对屈服强度变化的微观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根据铜对磷钼酸氧化碘化钾反应的催化效应,提出了有效测定痕量铜的动力学方法.并建立了测定条件,铜的浓度在0~0.64μg/mL范围内标准曲线是直线,检测限量为1ng/mL.该方法用于La_2O_3中铜的测定,重现率为95.6%.Rs_o为2.2%.  相似文献   

20.
采用物理方法将酞菁铜引入到氧化铝模板中,成功制备了酞菁铜纳米线.表征结果表明,酞菁铜纳米线直径约为75 nm,呈现β晶形结构.纳米线的形成经历了成核到纳米粒子,由纳米粒子高温晶化组装成纳米线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