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说IT是20世纪末最热门的话题,那么进入21世纪以后,GMO将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人类科学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何为GMO?大多数人也许十分陌生,但说到基因食品,很多人都耳有所闻。GMO的英文全称为“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其字面直译为“在基因上经过改造(或修饰)的生物体”,简称“基因修饰生物”。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MonteCarlo方法,研究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创建的小麦异交群体在长期选择下,不同选择方法所产生的选择效果及群体遗传结构的变化.模拟结果表明:对遗传力较低的性状进行改良时,适当运用相关选择在早代是可行的;指数选择在改良小麦异交群体时比单性状选择更有效,经验指数选择稍优于理论指数选择,在指数选择时,提高选择强度是可行的,可在保持群体一定遗传变异的基础上提高群体改良的速度.群体遗传结构在每项选择过程中要发生变化.加性方差和遗传力作衰减变化;当选性状与非当选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在单性状选择下趋于0,而在指数选择情况下,各遗传相关变化的结果不利于指数选择进展.  相似文献   

3.
森林与生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生态系统的急剧退化,生物多样性面临极大的威胁。遗传多样性的缩小和丧失,所产生有着影响极其深远。在一个长期的林木遗传改良计划中,必须首先注意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和充分利用现有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德国《Silvae Genetiea》杂志1971~1990年近20年发表论文的系统分析,从研究内容、研究树种、主要研究国家和地区、论文作者等方面对世界林木遗传改良研究动态进行全面综述。当代世界林木遗传改良研究的主要特点表现在:研究内容全面深入;研究方法和手段不断改良;各国研究水平参差不齐。作者针对我国林木遗传改良研究现状,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现代生物技术与生态风险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生物技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潜在危害,与生物相关的各种因素可能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蕴涵着生态风险.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四个方面叙述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状况.着重从遗传修饰生物体(GMO)的方面论述了现代生物技术引起的生态风险,并介绍了一些生态风险评价中的生物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基因食品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目前已经被批准商业化生产的3 类转基因食品中,植物转基因食品的重要性要比其它两类大得多,占 90%以上,因此,现阶段所说的转基因食品实际上主要是指转基因植物食品。 自1983年首次获得转基因植物以来,转基因技术发展十分迅速。1990 年第一例转基因棉花田间种植试验成功。1996 年至1999年共有12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植物。目前已形成抗虫、抗病、抗逆、品质改良、控制发育和利用植物生产药物6 大类转基因植物。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美国生产的…  相似文献   

7.
开发食疗宝库,发展中国特色的功能食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功能食品是当代食品研究和开发的世界性潮流,它被称之为21世纪的食品,这类食品不仅具有一般食品具备的营养和感官功能,还具一般食品所没有的调节人体生理的功能,该文论述了功能食品的定义,特征,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功能性食品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小麦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传统的育种方法存在周期长、改良慢等缺点,基因工程育种现已成为小麦遗传改良的研究热点.因此,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在小麦遗传改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农杆菌介导的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以其自身具有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介绍了农杆菌介导的小麦成熟胚愈伤遗传转化体系的各种影响因素,如小麦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转化效率、农杆菌菌株和转化载体等,并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胚胎工程在家畜繁育中的应川主要是利用胚胎移植、胚胎冷冻、胚胎分割和胚胎克隆等方法,使家畜加速繁殖,遗传改性和增强抗逆性。这一新的应用将引起场畜牧业生产技术的革命。1.胚胎移植。是指从供体、雌性动物体内取出由受精卵发育成的早期胚胎,再移植到假孕的受体动物体内,由受体动物妊娠产下幼仔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在利用优良种畜对家畜种群进行遗传改良及增加珍贵危畜种头数有重要意义,并可从无妊娠能力的母畜获得后代,扩大其遗传影响力,从成熟前母畜获得后代,缩短世代间隔,加快遗传改良。目前,国际上已相继在兔、绵羊、山羊…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西部的开发,藏山羊遗传资源研究和开发利用速度加快,在分析藏山羊遗传资源及其遗传特性的基础上,对藏山羊的利用及其保存作了系统全面的评论,作者认为对藏山羊应该进行选种选配,开展杂交改良,提高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