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提升平台动态防御系统对病毒的适应性和防御效能,对基于有限理性假设的平台动态防御演化博弈模型和状态迁移策略进行研究。首先,从病毒传播感染机理入手,阐述了平台状态迁移动态防御和有限理性假设下的演化博弈原理,分析了平台动态防御中节点状态转移关系和影响因素;其次,定义了平台动态防御的演化博弈模型和关键参数,考虑迁移平台与病毒类型之间的免疫特性,提出免疫因子和防御节点收益计算方法;最后,通过算例给出了单个状态演化稳定分析流程和方法,设计了节点状态迁移演化均衡策略生成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平台动态防御节点状态迁移演化均衡策略具有更好的防御效能,可有效解决平台动态防御系统在面对随机攻击病毒的平台迁移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网络博弈中攻防双方拥有信息的不对称性,考虑攻击者据此伪装合法用户隐蔽攻击的情况,研究提出了平台动态防御的信号博弈策略.从平台动态防御原理入手,分析了网络攻防博弈关系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基于对访问者类型的推断等要素,构建了平台动态目标防御的信号博弈模型,提出了信号博弈的攻防收益量化指标,给出了信号博弈流程及均衡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网络攻防中多路径组合攻击的防御策略问题,根据网络中多攻击路径对抗的非合作及双方收益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非零和博弈的防御策略选取方法。首先,根据网络攻防的实际资源受限定义了攻击成本、惩罚因子、防御代价等参数,并对攻防双方的收益计算方法进行了优化;其次,基于多路径组合攻击过程,构建了非零和动态博弈模型,并计算出相应的攻防效益矩阵;最后,利用纳什均衡原理得出攻击者的最佳攻击效用,以及防御者的最优策略。该策略在多条攻击路径并存的威胁下,能够选择出防御效果最优的策略进行安全加固及防护。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实际资源受限下攻击成本、惩罚因子、防御代价等参数设置对防御策略选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根据DDoS攻击和防御行为本身所具有的博弈性质,利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理论对DDoS攻防行为进行建模,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DDoS防御机制评估方法,并用该方法对DDoS防御机制进行评估研究,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刘荣  王凤兰  王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1):8671-8675
针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中攻防冲突行为的博弈现象,研究了攻防双方最优策略的选取方法。根据攻防双方冲突的实际背景,将双方的收益进行量化分析,建立了攻防双方网络冲突博弈矩阵,利用演化博弈理论的基本原理,给出网络攻防对抗的动态过程,求解复制动态微分方程,得到五组均衡解。根据演化稳定策略的性质,分类分析了均衡解的稳定性。利用MATLAB实验平台,选取了满足不同情形下的参数,进行了策略稳定性分析,进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为研究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冲突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数据集中环境下不确定性较高,当前私密信息安全攻防方法不能有效解决攻击意图和策略随机性高的问题,无法保证私密信息的安全性。为此,提出一种新的数据集中环境下云计算中私密信息安全攻防方法,将云计算平台划分成应用层、应用接口层和基础层,给出详细结构。依据博弈模型的要素,建立开放式云计算网络攻防博弈的一般模型。介绍了云计算中私密信息安全攻防收益量化的相关定义,把私密信息安全攻防对抗看作零与博弈,在某种博弈状态下,获取私密信息攻击者和私密信息防御者的期望收益函数,令攻击者期望收益最小,防御者期望收益达到最大化,以获取私密信息安全攻防双方的最佳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保证云计算中私密信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数据集中环境下不确定性较高,当前私密信息安全攻防方法不能有效解决攻击意图和策略随机性高的问题,无法保证私密信息的安全性。为此,提出一种新的数据集中环境下云计算中私密信息安全攻防方法,将云计算平台划分成应用层、应用接口层和基础层,给出详细结构。依据博弈模型的要素,建立开放式云计算网络攻防博弈的一般模型。介绍了云计算中私密信息安全攻防收益量化的相关定义,把私密信息安全攻防对抗看作零与博弈,在某种博弈状态下,获取私密信息攻击者和私密信息防御者的期望收益函数,令攻击者期望收益最小,防御者期望收益达到最大化,以获取私密信息安全攻防双方的最佳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保证云计算中私密信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择当前政府高度重视的医疗卫生改革问题,分别分析了在完全信息静态、不完全信息静态、不完全信息动态几种情况下政府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博弈情况,讨论了在实际面前它们会选择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关于博弈的分类,是博弈论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传统博弈论关于博弈的分类实际上只考虑了两个分类准则,分别记为信息的完全性和信息的动态特征。于是,传统博弈论得出了关于博弈的如下分类: Game/(θ1∩θ2)=(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本文在此基础上引入关于博弈分类的第三个分类准则:信息粗交流准则,记为=信息交流的粗糙度。由此,我们得到关于博弈的如下分类:Game/(θ1∩θ2∩θ3)=(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完全信息粗交流静态博弈,完全信息粗交流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粗交流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粗交流动态博弈)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区块链上的项目建设方参与节点遵循协议共享初始真实信息,基于有限理性演化博弈理论,建立政府-项目建设方双方博弈信息监管模型。在政府采取不同动静态奖惩策略下对项目建设方博弈策略进行演化稳定分析。结果表明:政府采取静态奖惩策略时,博弈系统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采取动态奖励静态惩罚、静态奖励动态惩罚、动态奖励动态惩罚策略时,系统存在演化稳定策略;动态奖励静态惩罚策略优于另外两种策略;项目建设方共享真实信息的概率与政府监管成本成负相关,与奖励上限值成负相关,与惩罚上限值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云中心的服务器端在高并发情况下各节点的负载失衡问题,在对负载均衡技术Nginx自带的负载均衡策略和主流的负载均衡策略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动态调节权重的负载均衡策略.该策略基于加权轮询策略进行改进,同时考虑服务器的本身硬件性能与工作时的负载情况,设计了静态权值和动态权值的计算方法,将两者结合得到节点最终权值.静态权值主要考虑了各服务器的硬件性能情况,动态权值的计算则是收集各后端服务器节点工作时的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网络性能情况及磁盘I/O等性能情况,由此,动态地调节各后端服务器节点权重.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加权轮询算法,该算法在高并发情况下的响应时间和实际并发数等方面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12.
针对低碳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全与合作商之间存在博弈的现象,提出生产商、批发商和销售商信息合作演化路径,为了探究供应商信息合作的因素和利益关系,构建 3 种信息合作演化博弈模 型;首先,求解出生产商与批发商合作模型和批发商与销售商合作模型以及 3 方信息合作模型下的演化博弈 均衡解,通过对模型稳定性的分析,得到在供应链成员行为决策和期望利润驱使下系统整体随时间变化的动 态趋势;然后,将不同信息合作下的决策行为进行仿真分析,并对比3种模型,探索得出均衡策略和影响因素 的作用原理;最后研究结论表明:选择合作收益大于非合作情况下的收益,并且演化博弈系统最终趋向于合 作博弈策略,使总体和个体达到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导弹拦截系统中既存在轨迹的连续变化过程,也存在策略的选择问题,单独采用微分对策和事件对策均无法有效描述该系统的混杂特性.将该过程看作一类混杂系统,提出一种导弹拦截过程(missile interception process, MIP)的混杂对策建模方法.基于混杂随机时延Petri网(hybrid stochastic timed Petri net, HSTPN)建立导弹拦截事件对策模型,结合导弹飞行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建立拦截过程的微分对策模型;以“民兵Ⅲ”导弹作为进攻弹,对MIP的混杂过程进行实例仿真.结果证明,采用混杂对策建立的导弹拦截混杂描述方案,既可以较好地描述导弹轨迹的连续变化过程,也可以描述策略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4.
根据无人地面车辆自主导航的需求,提出一种给定任务点的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路径实现方法. 首先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构建为车辆行驶提供先验信息的GIS数据库,并设计研究基于计算几何的路段匹配算法,同时结合A*算法进行全局路径规划. 然后根据无人地面车辆的运动特性和对路口识别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路口模型,同时为保证无人地面车辆行驶轨迹的平滑性和对路口识别的精确性,对路口轨迹和U-turn轨迹进行了算法设计. 最后提出了动态重规划的行驶策略. 实际跑车实验证明了该设计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消费者对信息平台可信度和产品绿色度的认知差异,构建包含零售商和制造商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探究信息平台影响下的供应链绿色产品研发策略,对比分析非联合研发策略和两种联合研发策略的优劣。研究表明:信息平台可信度和产品研发成功率的提高能推动绿色产品研发努力度和各方利润的增加;通过对比不同策略发现,存在收益共享比例的范围,使收益共享策略下的零售商和制造商利润都优于其他策略;尽管信息平台可信度的提高会使收益共享策略的研发努力度和零售商利润提升更快,但对制造商利润和供应链总利润的影响却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