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HPLC-ESI-MS)联用技术分析决明子(Cassia obtusifolia)提取物中化学成分,根据其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m/z)及文献报道进行结构鉴定. 从决明子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出20多种成分,确认了9种成分的结构,通过研究已知的9种成分的保留时间、质谱特征,初步建立了一个决明子化合物的数据库,利用这些数据可快速鉴定决明子提取物中已知的化合物,并能够对未知化合物做一定程度的结构分析. 液-质联用的研究方法快速、灵敏,对天然产物特别是微量成分结构分析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HPLC-ESI-MS)联用技术分析决明子(Cassia obtusifolia)提取物中化学成分,根据其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m/z)及文献报道进行结构鉴定.从决明子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出20多种成分,确认了9种成分的结构,通过研究已知的9种成分的保留时间、质谱特征,初步建立了一个决明子化合物的数据库,利用这些数据可快速鉴定决明子提取物中已知的化合物,并能够对未知化合物做一定程度的结构分析.液-质联用的研究方法快速、灵敏,对天然产物特别是微量成分结构分析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分离并检测了防风中一种新色原酮类化合物。在电喷雾质谱正离子模式下,获得了化合物的[M+H]+分子离子峰,由此确定该化合物的分子量;利用多级串联质谱技术对这种色原酮成分的化合物结构进行了推断和确认。实验结果表明液质联用技术可以快速分析、鉴定中药提取物中的未知成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液质联用技术在对复杂体系中环烯醚萜的化学表征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在环烯醚萜结构鉴定方面,质谱被认为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因此,对环烯醚萜的质谱裂解规律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从结构类型方面对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近年来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为该类化合物利用其质谱裂解规律进行化学结构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左氧氟羧酸是合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的主要原料,在其合成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微量未知杂质.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串联质谱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发现,该杂质的分子量及分子式与左氧氟羧酸的相同,其碰撞诱导解离二级和三级质谱产生的碎片离子及其丰度也与左氧氟羧酸的相似.通过对该杂质的多级质谱裂解机理进行分析总结,结合高分辨质谱数据,推测该杂质为9,10-二氟-11-羟基-2-甲基-2,3-二氢-1,6-苯并[e][1,4]噁唑啉-5,7-二酮,与左氧氟羧酸分子结构的差异体现为异丙基环合位置不同.其结构得到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的进一步确证.  相似文献   

6.
使用液相色谱及液质联用技术建立了硅烷偶联剂Si-69中单质硫和化合态硫各自含量的分析方法.以C8柱为液相分离柱,采用简单的甲醇-水流动相体系进行梯度淋洗,Si-69各组分得到了很好的分离.Si-69样品中鉴定出单质硫,并根据外标法测得其质量分数为16.8mg/g.同时,对样品中含硫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定,计算出化合态硫质量分数为28.26%,平均硫链长为3.55.本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可用于Si-69的硫质量控制分析.  相似文献   

7.
使用液相色谱及液质联用技术建立了硅烷偶联剂 Si‐69中单质硫和化合态硫各自含量的分析方法.以C8柱为液相分离柱,采用简单的甲醇‐水流动相体系进行梯度淋洗,Si‐69各组分得到了很好的分离.Si‐69样品中鉴定出单质硫,并根据外标法测得其质量分数为16.8 mg/g .同时,对样品中含硫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定,计算出化合态硫质量分数为28.26%,平均硫链长为3.55.本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可用于Si‐69的硫质量控制分析.  相似文献   

8.
 天然分子机器是细胞正常功能(包括DNA复制、细胞内物质运输、离子平衡和细胞运动等)的重要执行者。受天然分子机器的启发,人工分子机器的概念被提出并逐步实践。DNA分子独特的理化性质使得其可作为自组装基元用于构建分子机器类纳米结构。DNA纳米结构具有形状可设计性、精确的可寻址性、结构动态响应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药物递送载体材料。通过可寻址的负载特定功能元件从而构建DNA纳米载体和治疗型DNA纳米机器,可以靶向性地将药物传递到病变组织和细胞,响应性地释放药物,提高药物的细胞摄取率并降低其毒副作用,有望成为优秀的药物递送系统。基于DNA纳米结构的药物载体已经被用于递送小分子药物、寡核苷酸类药物和蛋白药物。以每类药物分子中的典型药物为例,介绍了DNA纳米载体和DNA纳米机器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其所面临的挑战及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在对患者应用胸外科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疗效。方法:随机从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来该院进行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出26例,对其进行围手术期的常规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确保患者在手术后不会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其具体应用的抗菌类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硝基咪唑类以及喹诺酮类等,对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用药的合理性,在手术后体温、咳痰、血常规等基本临床症状进行记录,同时记录26例患者的用药时间和感染发生率,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26例患者抗菌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有11例患者被合理使用了抗菌类药物,合理使用率为42.31%;有7例患者使用抗菌类药物较为合理;较合理使用率为26.92%;有8例患者出现了不合理使用抗菌类药物的情况,不合理使用率为30.77%。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患者其体温恢复时间、咳痰恢复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明显小于另外两类患者,术后无切口感染患者。结论:在利用胸外科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合理运用抗菌类药物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在术后出现感染的情况,并且能够提高患者恢复的效果,减少恢复时间,提升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应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被更加重视。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亲和超滤技术的天然活性物质筛选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效物质与药物靶标的相互作用是其生物活性的基础,利用药物靶标亲和选择性“钩钓”其特异性配体,可以实现复杂提取物中天然活性物质分析的“精准制导”.亲和超滤是一种以上述原理为基础,将亲和捕获与超滤分离相结合以实现化合物高通量筛选的技术,具有快速、简单、高效等特点,常与液质联用等分析技术联合使用,克服了天然活性物质筛选研究面临的诸多问题,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天然活性物质的快速靶向筛选.本文从亲和超滤技术本身的原理、影响因素及与其他分析技术的联用情况等方面,详细综述了亲和超滤技术的特点和应用现状,以期为构建天然活性物质的快速筛选策略提供科学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信息时代区域空间结构成长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中国各区域优化其空间结构提供决策和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外文献的综合分析为主,结合国内相关资料进行综合研究。结果其动力机制为全球化与地方化、信息技术、产业升级、城市间联系、空间整合及发展政策这6个方面,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变化对区域空间结构成长的影响。结论在信息时代空间结构成长的动力机制中,信息技术的变化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它与其他5方面因素相结合共同作用于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2.
兽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的开发与创新是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测的重要研究内容。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谢组学研究及其检测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领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当前代谢组学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领域的研究成果,阐述了代谢组学的概念、原理与分类;以"瘦肉精"和类固醇两类违禁兽药残留检测为例,简述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等代谢组学常用检测技术对动物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进行残留分析检测的应用现状,分析了非靶向代谢组学与靶向代谢组学存在的精确度差与通量低等问题,以及代谢组学技术对大型仪器设备与专业数据库过度依赖的局限性;进一步提出了代谢组学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的应用中应根据样品特点及检测目的,将多技术平台(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质谱、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平台(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与多组学技术(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联合使用以提高代谢组学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领域的适用性与应用范围,为兽药残留分析检测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DNA宏条形码技术是随着2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物种鉴别技术.该技术结合了DNA条形码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优点,可以对混合样本中的多物种来源进行同步鉴定.本研究介绍DNA宏条形码技术的含义以及目前的应用需求,分析DNA宏条形码技术在食品、药品监管、打击野生动植物犯罪、刑事案件侦查等司法实践中的应用现状,总...  相似文献   

14.
 分子标记技术是基于生物体基因组的遗传分析方法,在动植物的品种鉴定、亲缘关系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和分子辅助育种等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相关序列扩增的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是开发较晚、应用较广的分子标记技术,以其简单、高效、重复性良好的优点,在药用植物的遗传学研究中表现出很大的优势。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药材系统发生树,明晰遗传背景和药材品质的关系,辅助中药材品种选育,研究药材道地性成因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SRAP和序列特征性扩增区域(Sequence Characterined Amplified Regions,SCAR)的技术基础,并总结了SRAP常用引物,比较分析了一些中药材的优化反应体系;综述SRAP在中药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道地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的应用情况;SCAR技术的应用特点和在中药材鉴定中的作用;阐述二者结合在中药材研究中的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在充分满足冲裁件结构设计本身技术的同时,必须满足冲裁件工艺要求,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经济效果,特别在大批量生产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技术就绪水平评估广泛应用于多学科交叉的制造领域,关键技术元素识别是进行技术就绪水平评估的关键步骤,是降低项目或产品研制过程中的风险,减少研制成本的重要保障。传统关键技术元素识别一般采用专家筛选法,通过讨论得出最终一致性的关键技术元素清单,其结果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较大,造成关键技术元素丢失或冗余,直接影响技术就绪水平的量化识别。为此,本文提出一种运用FAHP原理进行关键技术元素识别的方法。首先专家依据判定准则和重要程度标度建立模糊判断矩阵,其次将调整为模糊一致性矩阵,然后求解各项子技术元素的重要度,最后根据重要度量化评价结果识别出关键技术元素并通过实例对验证了其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减小了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黄曼 《科技资讯》2012,(25):94-95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是一项既可定性又可定量检测的较完美的、应用范围广、与传统分离分析方法相比具有独特优势的技术。本文在综合近年来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及其在食品、医药、饲料、化学化工等领域的应用进展,以期为在生产和科研中进一步发挥此技术的独特优势而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专利制度一方面保护技术创新,促进了科技进步,另一方面又存在垄断,具有不利知识扩散的局限性。历史上关于专利制度垄断性的争议由来已久,在分析了专利垄断的合理性的同时,分析了专利制度的局限性,并针对这些局限性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P2P技术飞速发展,应用形式不断多元化,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信息共享和直接交流的需要;但是同时也对其他网络应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对高效可靠的P2P流量识别技术的研究刻不容缓.分析常见P2P流量识别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跨层特征的P2P流量识别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以《标准样品工作导则(3)标准样品 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为依据,研制银杏内酯C的国家标准样品。样品原料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采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技术,结合制备液相精制,纯化和制备了银杏内酯C,并通过紫外、红外、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技术手段进行了结构确认。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建立了液质联用分析技术,进行了均匀性、稳定性和定值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均匀性良好,在0~4 ℃ 储存条件下2年内稳定,定值结果确定其纯度为(99.85±0.06)%。研制的银杏内酯C符合国家标准样品的要求,可用于与银杏内酯C相关产品的含量测定、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的评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