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采用交流范式,创设交流学习任务和个人任务,探查不同交流语境下语言注意和个人情境下注意水平的差异.结果发现:①交流任务中语言认知不代表交流认知的全部,仅以语言作为交流媒介时,语言注意水平最高;②对象共享性不具有交流性,且降低了交流学习语言的选择性注意水平;③表情因素既降低了语言认知加工的负担,又提高了交流注意水平,表情具有一定的交流性.  相似文献   

2.
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它包括使用语言的一切主客观因素。美国学者霍尔将其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两种。中国和美国由于所处的语境不同,从而造成了文化的差异;但随着中西交流增多,中国文化逐渐趋于低语境文化。  相似文献   

3.
重点阐述了英语中影响表情意义的语用因素.文章涉及了语用学中的三个方面:言语行为的目的性活动、语境、称谓形式的使用.通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表情意义取决于语言使用者双方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Grice的合作原则,结合语境理论,探讨了在语言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3种不同语境下,口译中对合作原则之关联准则的违反,说明为获得快速、准确、清晰的翻译并实现双方顺畅交流,译员对合作原则之各准则的违反通常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兰洁 《科技信息》2013,(10):219-220
不同的语言就是不同文化的反映,英汉两种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如果交际双方不了解各自不同的语境因素,交际话语的语义信息是很难实现其在不同语境下的语义、语用等值的。一旦交际双方的语义语用信息不等值,语义迁移随之产生,给交际的顺利进行带来了障碍。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是对语义信息迁移进行语用充实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应该进行相应的语境补缺和语用充实,以填补交际中由于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和价值观的不同而造成的信息空缺。  相似文献   

6.
以72名大学生为被试,设计虚拟学习材料,创设参照性交流和个人学习方式,通过功能预测学习任务和维度选择任务,比较参照性交流与个人学习者学习过程、选择性注意的差异特点.结果显示:功能预测中学习阶段1至学习阶段2学习者间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习阶段3至学习阶段10参照高分组成绩显著高于低分组和个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维度选择中参照高分组、低分组被试揭开的维度平均数均显著高于个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与个人学习者比较,参照性交流学习优势仅表现于高分学习者;参照性交流学习者选择性注意水平高于个人学习者.  相似文献   

7.
互动是指在交流过程中如果出现理解困难,双方针对彼此理解程度的反馈而进行的一系列解释、复述等调整,使输入变得可理解。而互动在课堂上通常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分组合作,同时这一语言输出过程能引起学习者对语言问题的注意,从而让学生主动意识到语言问题并进行改进。本文将从互动假说和注意假说理论出发,以课堂实际应用为目的来讨论课堂交流与语言输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中语境对理解交际意义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往往导致言语的交际意义与字面意义不完全一致,语境在辨别交际意义和字面意义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在理解交际意义时,可借助于以下4个方面的语境因素:语言知识、世界知识、参与者、交际情景.语境因素帮助跨文化交际中双方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相互理解,相互沟通,从而对外语教学工作也有所启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不能忽视语用规则和语境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9.
解彦青 《科技资讯》2012,(9):232-232
运用通讯工具进行交流的时候,人们往往忽视了交流过程中应当注意的细小问题。本文结合生活实际,细致研究,深入思考,总结出在使用通讯工具进行交流时应当在情境、交流对方的心理、语言风格等方面应当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对实际语言运用有着提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朱艳丽 《科技资讯》2014,(2):143-143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学习汽车商务英语更是如此,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交际环境,提供尽可能多的对话和交流机会,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该文对汽车商务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加以研究,浅谈进行教学语境创设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将视觉人类学"工具化"、"技术化"及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和对视觉研究理论的陌生,导致视觉人类学被"边缘化"。视觉人类学的当代研究,不仅需要研究人类视觉文化遗物和通过镜像聚焦和折射的文化视像,还需要直接面对人类活态的视觉文化现象,面对不同群体的视觉表达、视觉传播和视觉行为,研究人类的群体性图像信息、视觉符号和视觉文化行为,关注视觉媒体和媒体革命对文化的影响,考察在现代视觉媒体影响下的文化涵化、文化冲突和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12.
齐春媚 《科技信息》2011,(13):532-532,553
本文以房地产平面广告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它的视觉表现形式对受众注意产生的作用,揭示不同的广告表现形式对广告传播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礼貌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规范之一,语言活动中的礼貌同样不容忽视。任何一种语言交际都受制于当时的语言环境,交际中的礼貌语运用也必须充分考虑具体的情景、社会、文化、认知等语境,才能正确表达,达到良好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语用能力是跨文化交际双方进行得体交际的关键所在。语言不会脱离各自的文化而存在,所以跨文化语用能力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色彩。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注意这些表现在语言和文化上的民族差异,就会产生语用失误。跨文化语用能力不仅可以体现在词典编纂中,也可以体现在语言教学中。只有提高跨文化语用能力,交际双方才能减少语用失误,从而进行有效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信息差"原理越来越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了解其基本概念以及它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能够促进英语教师更加合理地运用一些存在信息差的场景,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达到师生间更好的互动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期刊编辑确立语言规范化意识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语言规范化是由语料物质层面、正常交际层面、艺术交际层面上的规范化组成的层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一层、每一级都有不尽相同的规范化要求与标准。期刊编辑应把握好不同层级的语言规范化标准与原则,对稿件作出相应的规范化处理。  相似文献   

17.
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在翻译时,应确切、深刻、完整地理解每一个成语的本意和引申义,不能只从字面上来望文生义。翻译不仅是要进行语言符号的转换,而且要把一种语言中的文化转换成另一种文化形式。可以说汉语成语的翻译实际上是如何用英语去处理在汉语成语中所表现出的各种不同文化特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可视化语言与语言可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视化语言是人与计算机之间直观理解、直观通讯的一种有效机制 ,该领域的研究受到广大计算机工作者的重视 计算机科学的一些领域 ,如数据库、多媒体、人工智能等 ,均已引入了可视化语言的概念 文中对可视化语言进行了定义和评述 ,并阐述了软件语言可视化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从语素、语义、语法、语用、编译方式等方面对软件语言可视化进行了讨论 同时陈列了当前软件语言可视化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更是语言文化内涵的主要载体。文化语义常常被附着在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上,词汇的文化语义是有效进行言语表达和理解的关键。词汇的文化语义具有动态特性,必须善于利用语境建构词汇的文化语义,以利于言语交际双方成功交流思想。  相似文献   

20.
以认知和语言顺应理论为依据,讨论跨文化交际和语言"出格"现象的问题.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们为了交际,就应掌握、运用语言;要交际成功,就应选择、理解语言,求得双方认知心理平衡,让语言顺应环境,并根据环境来顺应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