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长知识、发育成长的时期,其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正在形成,尚未走向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和影响。在社会发展日益呈现复杂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在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共存的社会中,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的塑造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2.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评价体系具有可操作性较差、评价内容缺乏时代感、评价机制互动性差等局限性,因此,在信息化社会要遵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网络评价的基本原则,利用网络进行评价,从而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面临着新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意义重大,通过加强队伍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在高校图书馆中道德素质的现状及造成大学生道德素质缺失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道德属于特定社会群体的公民道德,大学生的道德取向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大学生道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本文就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陈灿军 《科技信息》2007,(11):169-170
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教育具有主体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及国际性和民族性等特点。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企事业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教育的原则有典型教育与情景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自身修养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就是育人,当代大学生是高层次的青年群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才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做遵守社会道德的典范。然而,近年来社会上滋长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也蔓延到某些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8.
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科技信息》2008,(4):197-197
在新形势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方向上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高校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出现了严重滑坡,这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难题: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为此,我们必须及时调整我们的工作方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师由于受商品经济和应试教育对其职业道德的冲击和制约,目前还存在着某些道德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在消除冲击和制约因素的前提下,转变传统体育观念,加强师德宣传教育力度,在学校及体育部门营造一种学师德、讲师德的氛围.  相似文献   

10.
《朱子家训》作为一篇家训名作,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通篇论述伦理道德和因果教育。在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入《朱子家训》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可以促其懂得惜福感恩,学会革除盗心,养成质朴的生活作风。  相似文献   

11.
网络道德是现实道德理论的延伸与拓展。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出现了网络道德认知迷失、网络道德情感缺失与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等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是: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网络社会特殊属性、网络立法滞后、高校人文教育缺失。化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实践路径在于:提高大学生自律、净化网络环境、加快网络立法、重视高校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在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给大学生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探索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新途径,寻求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的新方法,是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3.
道德人格是大学生人格的道德规定性,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环境的熏陶与塑造.当前社会开放的多元文化环境,为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生成提供了文化的多维向度,审视不同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生成的影响,将有助于理性地把握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特质及发展趋向,增强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在大学生道德人格发展中自觉施加影响的针对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是立人之本、成事之基,也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道德基础。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教育,需要把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合力,而引导、规范和塑造大学生的诚信品行。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在给高校德育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高校德育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网络的社会问题,引发了大学生道德失范。文章论述了大学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道德“知”“行”是德育过程的两个关键因素,长期以来,学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要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就不能不关注第三个因素———道德情感追求的研究。基于大学生道德知行现状及问题,提出以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构建学生的自我概念、建立道德的正向效应的情感追求的德育策略。  相似文献   

17.
网络给我院大学生提供方便快捷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网络伦理道德问题,并产生了不良的道德影响。面对互联网的挑战,作为体育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现代科技素质,引导体育大学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抵制各种诱惑的能力,趋利避害,更好地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为国家培养出新型的复合性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目前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指出互联网的发展对青年学生形成较强吸引力也衍生出许多消极的影响,给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浅谈高校学生德育状况及隐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量西方思潮涌入,大学生的思想问题、道德问题日益增长,学校德育教育形式多样,隐性教育是一种与正面教育同样重要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对学校景物、音乐、气氛、风气和人的行为的耳濡目染或感受,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与知识、能力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研究德与才之间的辩证统一性 ,把握二者相互转化的条件和规律 ,不但有助于增强和提高学生接受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更重要的是启迪和激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并根据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利条件 ,寻找学生实现德才相互转化和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载体 ,提高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