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7 毫秒
1.
Cu—Zn—Al合金表达非线性振荡花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透射电镜进行原位晶体结构分析,证实该类合金中密排六方结构相有两类晶胞,它们会发生长大、缩小的变化,应用薛罗根模型及其非线性学方程分析了这种固态相变中的自组织现象,从理论上证明了该现象是固态合金中的一种耗散结构,这种结构的产生与系统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基于PC总线的一种EPROM固态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容量为1MB的EPROM固态盘,这种固态盘作为IBMPC微机总线上的一个扩展卡.该卡由两片27040固化磁盘数据和相应的引导机制构成.这种固态盘在系统中模拟成一个软盘,使用方法与一般软盘相同.最后,介绍了它在汉字系统等环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研究了非晶Fe70-xNixTi30合金薄膜的穆斯堡尔谱.四极分裂的分布及其平均值在X=30附近的行为异常,这种合金的近程结构在富Fe和富Ni成份之间可能有一个转变,存在结构畸变较大的一个中间态.  相似文献   

4.
金属玻璃,又称非晶合金,它是将高温下熔化的液体金属以极快的速度冷却,使金属原子来不及结晶,得到的固态合金是长程无序结构,没有晶态合金的晶粒、晶界存在。由于特殊的微观结构,使其具有高强度、高断裂韧性、高弹性极限和优异的耐腐蚀和软磁性能。但这种特殊的结构也导致了金属玻璃室温下拉伸塑性差、难以进行机械加工等问题,制约着其工业化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推广。本文整理了我们研究金属玻璃微观结构异质性的相关工作,探讨金属玻璃变形的演化过程和机理。分析微观结构异质性对金属玻璃变形过程中的剪切带形核、扩展和相互作用的影响,明确剪切带形成过程的结构信息,从而有效地控制剪切带软化程度,加深对金属玻璃变形过程中的原子团簇演变以及影响变形主要因素的认识,提高金属玻璃室温塑性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5.
原子间相互作用对势计算合金奥氏体结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和半经验原子间相互作用对势,并参考“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中的合金奥氏体的晶胞模型,计算出Fe-C-Mex奥氏体晶胞的结合能信息.由计算分析可知:(1)各种合金元素原子与C原子之间的结合能高于或低于Fe-C之间的结合能.由于这种差别,不同合金元素原子在固态相变中的特征行为也不同.(2)合金奥氏体中所有合金元素原子与C原子的结合能几乎都高于奥氏体中的Fe-Fe、C-C、Mex(Mey)-Mex(Mey)、Mex(Mey)-Mey(Mex)、Fe-Mex(Mey)原子之间的结合能.(3)相对γ-Fe基体而言,含有碳原子和合金元素原子的晶胞均具有较大的结合能,起固溶强化作用,而且结合能越大,对相变的阻力也越大.这种阻力和相变驱动力交互作用能改变相变产物的结构、形态和性能.  相似文献   

6.
高合金工具钢焊接的国内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合金工具钢的焊接性能较差,但高合金工具钢的焊接在工业上有较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高合金工具钢熔化焊、钎焊和固态焊国内焊接研究与应用现状,介绍了超塑焊接在高合金工具钢精密焊接中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固态硬盘是一种新型的电子计算机外部存储器,它和传统的硬盘有着本质的区别.固态硬盘是半导体存储器,而传统硬盘是磁介质存储器.基于不同的半导体存储单元,可以制成不同类型的固态硬盘.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基于闪存(FLASH芯片)的固态硬盘,即SSD(Solid State Disk).由于它没有普通硬盘的旋转介质等其他机械结构,因此SSD拥有零噪音、低功耗、防震抗摔、高读写速度等优点.目前,SSD被认为是传统硬盘最好的替代者.  相似文献   

8.
Cu-Zn-Al合金纳米管与固体类流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温常压下研究Cu-Zn-Al合金表面的“类流态”现象时,发现经混合酸和浸蚀处理后的Cu-Zn-Al合金基体上生成了结构和形貌新颖的合金纳米管,其表面光滑,没有吸附物,长径比在40以上.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等观察分析证实“类流态”胞区的存在是合金纳米管生成的必要条件.合金中存在的大量微孪晶、堆垛层错、小角晶界等缺陷以及“类流态”胞区内原子结构的重排是合金纳米管形核的关键,“类流态”胞区固定了合金原子的悬浮键,为纳米管的生长提供了结构因素和能量.  相似文献   

9.
小尺寸Au-Ag合金团簇稳定结构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正则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原子数N=80的7种Au-Ag合金团簇(按原子数比例不同),得到团簇势能随温度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降温速度对团簇结构的势能影响很大,冷却速度较慢的情况下,形成的团簇势能较低,结构相对稳定.采用相同的降温速度模拟了N=144的7种Au-Ag合金团簇的这种稳定结构,得出各种原子数比例不同的合金团簇的稳定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
爆炸焊在块体非晶态合金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晶态合金的初始状态多为粉末或薄条带 ,这样大大限制非晶合金的许多优异性能发挥以及在工业中应用 .所以研究块体非晶合金有其重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简单介绍了粉末冶金技术、固态反应、从液相中直接制取等技术 ,重点研究了爆炸焊接在非晶态条带直接复合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一种TiNiAl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合金铸态以及退火态的组织,有明显的晶粒细化现象以及细小的析出物出现.用透射显微镜观察合金锻态的微观组织,发现了典型的马氏体条状组织,以及析出的长椭圆棒状沉淀物.此外,还发现了明显的晶体分界面.  相似文献   

12.
电子显微学的优势之一在于直观地观察固体样品的局域结构,至今对许多固态材料的形成机理不甚了解,这是由于对它们在形成过程中的微结构变化所知甚少.在固态材料中常常会存在一些不为人知的、少量的、x光衍射和其他实验手段很难检测到的特殊的微小颗粒,而它们又往往是打开结构形成机理奥秘之门的钥匙.最近的研究实例显示一些材料中的未知小颗粒以及它们在结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固体电子理论(EET),对Al-Cu合金G.P区的价电子结构进行计算,在价电子结构层次上,对Al—Cu合金的时效硬化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铝铸铁中氧的存在形式及其在凝固过程中的分布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钝化理论.根据钝化理论,铝铸铁中的氧会与铝形成原子集团,使氧失去参与反应的活性,在宏观上表现为氧的活度系数降低.由于钝化作用,氧原子在凝固过程中迁移困难,最后均匀分布在固态组织中,电子探针分析证实了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5.
应用射频溅射技术制备了面心立方结构的Fe1-xNix/Cu(x=0.26-0.54)金属超晶格,MgO单晶衬底的采用以及在面心立方结构的Cu上实施外延等措施保证了在Ni质量分数低至0.26时Fe-Ni合金层仍保持了良好的面心立方的晶体结构,而且直到液氦温区这种面心立方结构仍是稳定的,磁性测量表明,当Fe-Ni合金层的Ni质量分数低至接近因瓦合金成分(x=0.35)时,其合磁矩呈下降趋势,即表现出偏  相似文献   

16.
乙醛酸与水杨醛在Cu—Hg阴极上的电解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便于操作的固态Cu-Hg合金作阴极,对草酸与水杨酸进行恒电位电解。电解电流效率均达到55.0 ̄60.0%。  相似文献   

17.
用X-ray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铸态Mg-Zn-Y合金的显微组织.实验结果表明:铸态Mg-Zn-Y合金的显微组织主要由粗大的α-Mg和少量枝晶处的共晶产物构成.实验中发现,铸态组织中的α-Mg晶粒内有一种近平行四边形的颗粒状合金相沉淀析出.通过电子衍射分析确定出该合金相具有面心正交结构,与镁基体间存在着一定的取向关系.求出了该合金相的晶格参数以及α-Mg基体与该合金相的转换矩阵,根据取向关系做出镁基体和该合金相的极射投影图.  相似文献   

18.
杨晓东 《应用科技》2009,36(5):66-68
阐述了一种基于锗材料的新型固态调制器在气体浓度检测试验中的应用.介绍了这种锗材料作为调制器代替机械调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并且进行了对比研究.对试验验证方法与试验装置原理进行了描述,并进行了数据结果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这种锗材料的新型固态调制器作为机械调制方式的替代方法是可行的,并且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与机械方式相比,它具有结构紧凑性、无移动部件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热处理工艺对铝硅合金共晶硅粒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扫描电镜为主要手段研究了Sr变质的共晶硅在不同的固溶热处理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并对共晶硅粒化中的若干现象及其机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固溶处理温度、保温时间以及由变质状态决定的硅相铸态结构对共晶硅的粒化过程和效果有重要影响,将变质处理与适当的热处理工艺相配合,有利于提高铝硅铸造合金热处理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0.
首次用溶胶法制备出了Fe0.10Co0.05-(SiO2)0.85粒状合金固体。这种粒状合金固体是一种纳米复合材料,由嵌在SiO2母体中的Fe-Co合金颗粒构成。本文报告这种材料的基本制备方法以及还原温度对其磁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