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自选的15个矮秆蓖麻杂交组合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生育期、主茎节数、二级分枝有效果穗数间成不显著负相关,与有一级分枝有效果穗数成显极著正相关,与有效分枝数、一级分枝穗蒴果数成显著正相关,与其他性状成不显著正相关.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一级分枝穗长、一级分枝有效穗数、株高对产量具有正向效应,主茎穗位、生育期对产量具有负向效应.因此选育一级分枝有效穗数多、一级分枝穗较长、穗位低,同时兼顾株高、生育期适中的组合易获得高产杂交种.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种密度对株型紧凑的矮秆蓖麻(CSR6.181、06矮蓖1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籽粒产量减小,群体籽粒产量则是先增加后减少.不同密度处理间群体籽粒产量呈显著性差异,两品种均在39798株/hm2的密度处理下产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040.05 kg/hm2和2278.83kg/hm2,主穗和一级分枝穗对群体籽粒产量的贡献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3.
Lm型标记雌性系及其恢复系个4个,采用NCⅡ交配设计配制4×4=16个矮秆蓖麻杂交组合,通过F1的20个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方差分析,特殊配合力方差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有12个性状,对其进行了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CA)及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SCA)、总配合力(TCA)分析和各性状的遗传力的研究,结果如下:筛选了♂1082、♂1088两个优良恢复系材料和2♀AlmAB2、♀062097两个优良的Lm型雌性系.筛选出062097×1082、AlmAB1×1088、AlmAB2×1113、062098×1088四个单株粒重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狭义遗传力高的性状,如有效果穗数、主茎穗蒴果数、生育期可在低世代进行选择,狭义遗传力低的性状,如单株粒重、一级分枝有效果穗数、株高、单株有效分枝数则宜在较高的世代选择.  相似文献   

4.
采用4×7不完全双列杂交,对28个蓖麻品种组合的几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以及穗数、穗长、蒴果数、株高和茎粗5个性状组合间差异极显著,5个性状组合间的差异主要是由基因互作的非加性效应产生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表明,转3号和1987是综合性状良好的亲本;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提供了347×2129,转1645号×1896,转1号×2134等3个优良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各性状的遗传力中等偏低,易受环境因素影响,早代选择的效果较差,要连续多代选择.  相似文献   

5.
蓖麻主要农艺性状及单株产量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 2 5个蓖麻杂交种的 14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 ,一级分枝粒重、单株粒数、茎粗是蓖麻增产的重要因素 ,一级分枝粒重是育种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通蓖7号、通蓖9号两品种进行了5个种植密度的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两品种667m2产量及全株籽粒含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667m2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加大先增加后减小,且呈抛物线变化;通过各自的回归方程得出通蓖7号、通蓖9号667m2最高产量时的密度分别为1594、1588株/667m2;在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两品种籽粒含油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拟高粱单株农艺性状间相关和通径分析看出,拟高粱农艺性状辅助选择育种中,分蘖数、株高作为拟高粱主要选择指标并兼顾茎粗是较合理的单株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8.
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选取平展型长玉13、半紧凑型东单60和紧凑型郑单958等3种株型玉米为试材,分别在39 000,48 000,57 000株/hm2等3个密度下种植,分析了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籽粒产量、穗粒性状和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半紧凑型东单60产量最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行粒数、穗长、穗粗、轴粗、穗位叶面积和千粒质量呈下降趋势;株高、穗位高和雄穗分枝数呈上升趋势;各性状受株型与密度的互作影响不大.因此,在重庆提高玉米单产的关键是选取优良的丰产品种,并合理密植.  相似文献   

9.
5个矮秆小麦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 …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5个矮秆小麦品种(系)为母本,8个主要农艺性状较好的品种(系)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研究小麦株高,穗长,穗粒数、结实小穗,千粒重,单株穗数,单株粒重7个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  相似文献   

10.
大麦品质和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相结合的统计方法,逐级追溯影响大麦单株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麦胶含量、淀粉含量的性状,进而研究了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决定大麦GYP的主要性状是海株粒和千粒重,高产的关键是打破两者的负相关;②决定PC的主要性状是氨基酸总量,而对TAA影响最大的是谷氨酸;③大麦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1.
以东北地区广泛栽培的226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在常磷与低磷处理下,测定了与产量有关的百粒重、株高、节数、分枝数4个农艺性状。并进行通径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磷高效基因型大豆在常磷条件下百粒重与株高负相关,株高与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节数与分枝数呈正相关,百粒重与节数负相关。百粒重与分枝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与分枝数呈负相关;低磷条件下百粒重与株高负相关,相关系数小于常磷条件。株高与节数为极显著正相关,节数与分枝数相关显著,百粒重与节数为负相关.通径系数表明,磷高效基因型在常磷条件下对产量直接贡献最大的是节数,株高对产量负的影响最大,粒重对产量是正影响,分枝数对产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不同红花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籽粒产量的关系,对20个红花品种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证明,9个相关性状对单株籽粒产量的影响顺序是百粒重单株有效果球数、二级分枝数分枝长度一级分枝数茎粗顶花球直径株高第一分枝高.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茎粗、一级分枝数、单株有效果球数、分枝长度、第一分枝高、百粒重为影响单株籽粒重的主要因素.通径分析发现,百粒重、一级分枝数对单株籽粒产量影响最大,因此,在适当控制茎粗、分枝长度、第一分枝高、单株有效果球数的基础上,将提高百粒重、一级分枝数作为红花品种的主要选育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以密度、氮素、磷素、钾素为参试因子,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蓖麻杂交新品种含油率综合农艺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措施对蓖麻含油率增减作用的大小依次为:氮素>钾素>磷素>密度.在相同或相似条件下蓖麻含油率大于50.63%的最佳实施方案为:种植密度以22302~24498株/hm2为适宜,氮素(纯N)122.76~147.96kg/hm2,磷素(P2O5)171.97~196.42kg/hm2,钾素(K2O)158.62~182.77kg/hm2为佳.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不同地区粳稻资源的性状差异,并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亲本材料,将来自中国云南、四川凉山州和日本的部分粳稻种质资源进行同田比较。通过对多个性状数据的测定比较,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综合评价各品种资源性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间的品种资源性状各有差异,各品种性状优缺点共存,产量性状好的关联度排名较后,而关联度排名靠前的产量又较低,其中Y5和B130可以通过栽培技术的改进来提高产量,也可作为育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以11个亲本蓖麻品种按NCⅡ交配设计获得28个杂交组合,考查亲本F1代主要性状的表现,进行性状的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以转1号、转2号、1987的单株产量为较高,而其参于的特殊配合力效应也较高。通过配合力分析,转1号/1987和转2号/2129为优良组合,可继续进行产量鉴定。一般配合力方差相对比率大的性状有:单株产量、一级分枝果穗数、主茎穗长和一级分枝数,这些性状遗传上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其他性状的杂种优势以非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通过对农艺性状遗传力的估算,狭义遗传力高的性状有一级分枝果穗数、主茎蒴果数、主茎穗长可在低世代进行选择,狭义遗传力低的性状则在较高的世代选择。  相似文献   

17.
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与穗部性状的相关及遗传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2002年在河南师范大学小麦试验田选用18个小麦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分析了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与穗部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籽粒总戊聚糖含量、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及穗部性状存在极显著的品种差异;总戊聚糖含量与穗数、结实小穗数呈显著遗传正相关,水溶性戊聚糖含量与穗粒数、穗粒重呈极显著遗传负相关,与穗数呈极显著遗传正相关.遗传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粒数与水溶性戊聚糖含量之间的直接通径系数与其遗传相关系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栽培方式对粳型巨胚稻产量性状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巨胚1号为试验材料,比较了淹水、旱种、垄畦3种不同栽培方式下的水稻产量性状,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垄畦栽培方式下,西巨胚1号产量比淹水栽培下增产24.33%,产量构成较合理,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都显著提高;旱种下产量各构成因素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导致减产显著。有效穗、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而有效穗数与每穗粒数、有效穗数与千粒重、每穗粒数与千粒重呈较弱的负相关,因此,生产上巨胚稻栽培建议采用垄畦栽培方式更有利于其产量形成,在制定巨胚稻高产栽培措施时,应加强稻田水分管理,在提高千粒重的同时,主攻并协调好有效穗数和每德粒数。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连续选育多代以后泥蚶形态性状对全重和软体部重的影响,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对330个2龄“乐清湾1号”泥蚶的壳长L、壳高H、壳宽W、全重Y1和软体部重Y2等5个性状指标进行分析,并建立形态性状对全重、软体部重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显示:1)所测5个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壳宽与全重的相关系数最大(0.952),壳长与软体部重的相关系数最大(0.928)。2)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壳宽对全重的直接影响最大(0.479),是影响全重的主要因素;壳长和壳高主要通过壳宽间接影响全重,是影响全重的次要因素;对软体部重的直接影响最大的是壳长(0.415),其次是壳宽(0.390),两者是影响软体部重的主要因素。3)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壳长、壳高、壳宽估计全重和软体部重的最优回归方程:Y1=-18.798+0.265L+0.294H+0.646W;Y2=-7.194+0.143L+0.088H+0.203W。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