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分析万寿菊花瓣中叶黄素的含量,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了万寿菊花瓣的光谱,并与叶黄素的标准光谱相比较.结果显示,两者在1500—1000cm^-1范围内的红外光谱相关度较好.通过研究,确定万寿菊花瓣光谱中1152cm^-1,1095cm^-1,1050cm^-1,1023cm^-1处的吸收峰来源于叶黄素的特征吸收.因此可以通过这四个吸收峰的相对强度来反映万寿菊花瓣中叶黄素的含量,进而评定万寿菊花瓣的品质.研究表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快速、准确的提供万寿菊花瓣中叶黄素等物质的信息,可以作为研究万寿菊花瓣的一种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2.
丙酮处理酵母菌吸附铅前后红外光谱分析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丙酮处理酵母菌吸附铅前后的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比较。生物材料的红外光谱图主要由蛋白质的吸收带、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带组成。1652cm^-1、1534cm^-1、1239cm^-1处的吸收峰是蛋白质的三个特征吸收峰。1455cm^-1处的吸收峰为CH3和CH2的弯曲振动峰;1397cm^-1处中等强度的吸收归属于羧基的对称伸缩振动。1200-940cm^-1之间出现的强且复杂的谱带归属于醚和碳水化合物中的C-O伸缩振动。915cm^-1、890cm^-1处两个弱的吸收峰属于细胞壁中多糖的糖环键的振动。吸附pb^2 后,3375cm^-1处的吸收峰紫移至3388cm^-1,1398cm^-1处的峰红移到1384cm^-1,说明羟基和羧基在结合pb^2 起重要作用丙酮处理酵母菌的主要成份和结构吸附前后保持完整。  相似文献   

3.
大豆过氧化物酶催化合成水溶性聚苯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胶束微环境中,用大豆过氧化物酶(soybean peroxidase,SBP)催化合成了水溶性聚苯胺.在pH(4-5),0.1%-1.0%SDS胶束微环境中,SBP能催化苯胺聚合,产物在720nm处有一明显的吸收峰.由于苯醌和苯环的变形振动,其红外光谱在1594cm^-1和1497cm^-1处有明显的吸收峰.由于C-H面外振动,在824cm^-1处有一单吸收峰.测量结果表明产物为头尾相连结构.  相似文献   

4.
明胶与丙烯酸甲酯在60Co辐照下的接枝聚合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辐射源^60Co辐照引发明胶与丙烯酸甲酯接枝聚合反应,接枝聚合物IR谱显示,1560cm^-1处有明胶酰胺基的特征吸收,1760cm^-1处强吸收峰则为丙烯酸甲酯单元的羰基特征红外吸收,从而证明了明胶与丙烯酸甲酯接枝的存在.进一步研究了不同辐照剂量、明胶与丙烯酸甲酯不同配比对接枝聚合物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啤酒酵母(Saccnaromyces Cerevisiaesiae)中提取甘露聚糖Sp1,将Sp1进行选择性(2.5hr,5hr)乙酰解反应,经冷冻干燥得乙酰解产物Sp1 2.5和Sp15。通过Sephadex G-50柱层析、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红外光谱法、比旋光度测定等方法分析其理化性质。Spl2.5和Sp1 5在3400cm^-l、2900cm^-1、2300cm^-1、1600cm^-1、1000cm^-1左右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6.
总结和归属了α-呋喃丙烯酸酯红外光谱的主要特征,1.呋喃环3个特征吸收谱带如下:①环C-H和骨架伸缩振动频率分别为3130和1560、1480、1391cm^-1; ②不中C-O-C键对称和不对称伸缩振动频分别为1075和1210cm^-1; ③环C-H面外弯曲振动和环弯曲振动频率分别为885和750cm^-1.2,C=C键伸缩捱动频率为1641cm^-1;在973cm^-1显示反式=C-H面外变角振动的特征频率。3.羟基伸缩振动频率为1713 ^-1,1305,1262矣1165cm^-1为α,β-不饱和酯中C-O-C键对称与不对称伸缩振动的3个强吸收峰。  相似文献   

7.
次氯酸钠轻度氧化淀粉的性质及交联机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木薯和马铃薯淀粉经有效氯含量小于1%(质量分数,下同)的次氯酸钠氧化后的理化性质及反应机理.发现氧化淀粉的羰基和羧基含量随次氯酸钠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马铃薯氧化淀粉的羰基和羧基含量均比木薯氧化淀粉高.Brabender粘度仪分析表明,当有效氯含量小于或等于0.3%时,氧化淀粉的峰值粘度和最终粘度都较原淀粉高.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有效氯含量为0.9%时,木薯和马铃薯淀粉在1733cm^-1和1714cm^-1处产生了吸收峰;而当有效氯含量为0.1%时淀粉在此处的吸收峰有所减弱或消失,在1150cm^-1附近处的吸收峰有所加强.由此推测淀粉轻度氧化过程中发生了交联反应,此反应为淀粉氧化后的醛基与邻近淀粉分子中的羟基发生交联.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用FTIR法测定聚丙烯中抗氧剂含量的方法。采用外标法,分析确定了波数为1682 cm^-1作为抗氧剂A的特征峰,该处基本上不受聚丙烯和其它添加剂的出峰干扰,抗氧剂的含量与其红外吸收峰的强度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97。用标准曲线测定了未知样中抗氧剂A含量,抗氧剂A的相对误差小于4.5%。此方法为确定聚丙烯生产装置中抗氧剂的加入量及监控产品质量提供了新的分析测试手段,制样、测试简单方便、准确,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ZnO薄膜的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及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镀膜工艺,在石英玻璃衬底上成功制备了ZnO薄膜.采用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荧光分光光度计及椭偏等检测手段对其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薄膜具有良好的C轴取向结晶度;最佳激发波长为265.00nnl,光致发光峰分别位于362.00、421.06和486.06nm;437cm^-1是ZnO晶体的特征拉曼峰,该峰的出现与最强的X射线衍射(002)峰相对应;薄膜折射率为2.01.  相似文献   

10.
高铁酸钾之电解法制备及性质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快速电合成技术可有效获得ω((K2FeO4)为93%~98.1%的晶体,通过现代仪器分析(AAS,XRD,SEM,IR,TGA和DTA)表征了样品。发现样品具有以下性质:XRD八条强线d(pm)值为298x,2593,4323,3083,5213,4273,2942,2262;晶体较粗(50~100μm),呈长而薄的正交晶形;在4000~400cm^-之间IR特征峰为三重强峰(815,791,774cm^-)和单重弱峰(1571cm^-);热稳定性高于536K。  相似文献   

11.
伴随Fe^2 浓度增加和还原反应的进行,绿脱石红外光谱中位于3570,1030和821cm^-1吸收峰向低波数位移,其相应的振动方式分别为0-H伸缩振动、Si-Ob(基部氧)面内振动和FeO-H变形的振动,还原反应对Si-Oa(顶部氧)相互作用在1110cm^-1处产生的扇峰没有影响。结构铁的还原导致848cm^-1的吸收峰向较高能量方向转移,但在结构羟基完全重氢化后,Fe-OH振动在840cm^-1产生的吸收峰仍然保持不变,由于四面体和八面体薄层中间的压力减弱,Si-Ob振动能量随还原反应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Se(Ⅳ)与藻蓝蛋白相互作用的谱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吸收、荧光、红外等谱学方法研究了藻蓝蛋白(PC)与Se(Ⅳ)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SeO3^2-加入后,藻蓝蛋白在620nm处的特征光吸收减弱,并随Se(Ⅳ)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而278和347nm处的光吸收增强;荧光发射和荧光激发也逐渐减弱,而599和629nm处的2个激发峰的相对强度与对照相反.PC在475和662nm处分别出现共振散射峰.Se(Ⅳ)与PC的作用后,在595nm处出现强的共振散射峰,被指认为液相纳米硒粒子与PC生成的缀合物的共振散射峰.红外光谱图中,PC的酰胺Ⅰ带为1653.2cm^-1,为α螺旋,而PC—Se(0)生物缀合物的酰胺Ⅰ带为1647.0cm^-1,属无规则卷曲。  相似文献   

13.
人参红外特征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技术对野生人参进行分析,得到了野生人参的特征吸收峰,分别为1736,1104和1050cm^-1,它们分别是人参脂类和多糖的特征吸收;同时运用二阶导数谱进一步增强红外光谱的分辨率,丰富了人参的红外信息;对不同生长方式的人参进行了分析,证明红外光谱技术可为野生人参的分析鉴别提供一套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团状雪灵芝提取过程中二十八烷醇的红外光谱跟踪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团状雪灵芝依次进行了石油醚、乙酸乙酯及乙醇提取,对雪灵芝原药材、各提取物及最终提取残渣进行红外光谱采集分析追踪二十八烷醇在提取分离过程中的去向.通过与二十八烷醇对照品的红外光谱对比分析发现,仅石油醚及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可能存在二十八烷醇,且前者含量明显更高.二十八烷醇的红外吸收特征在二阶导数红外光谱中得到放大,除石油醚提取物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外,雪灵芝原药材的二阶导数谱中也能明显看到二十八烷醇在723cm^-1处的特征吸收峰,而其他样品在此位置附近几乎无此吸收.本研究结果表明雪灵芝中二十八烷醇在提取过程中主要进入了石油醚提取物.红外光谱法是一种方便、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对于植物化学分离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甲基丙烯酰氯的合成及红外光谱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功能单体中间体——甲基丙烯酰氯的合成方法,并对其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同时与丙烯酰氯、苯甲酰氯红外光谱比较发现1756cm^-1、1736cm^-1峰是v c=0与878.27cm^-1倍频峰之间发生费米共振而产生双峰。  相似文献   

16.
采用硼酸三甲酯作为探针分子对Al2O3的路易斯碱性进行了红外光谱定量研究,Al2O3对硼酸三甲酯的吸附使硼酸三甲酯在1360cm-1的谱峰分裂成14199cm^-1和1287cm^-1两个峰,1036cm^-1的谱峰紫移到1067cm^-1,低压下吸收峰高与硼酸三甲酯压力成正比,与Al2O3含量成正比,结果表明Al2O3有一定的路易斯碱强度,与硼酸三甲酯之间的吸附是单分子层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7.
用频率为2450MHz的微波对胜利、孤岛减压渣油进行了辐照。辐照时,样品的体温底低于80℃,实验结果表明辐照过程中样品发展了化学变化。减压渣油和正庚烷沥青质的VPO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减小了。减压渣油及其正庚烷沥青质的FT-IR中波数为1380cm^-1,1460cm^-1和1600cm^-1的吸收峰的峰高和峰面积都发生了相对变化。对辐照前后的减压渣油进行了六组分分析。结果表明六组分中重组分减少,轻组分增加。最后,分析了减压渣油及沥青质在微波辐照下发生化学变化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司宝财  王华  梁中岳  郭亚军 《应用科技》2007,34(4):60-62,70
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磁性纳米粒子;利用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带有酰胺基的聚苯乙烯-丙烯酰胺磁性颗粒(NMP).并对NMP的颗粒基质晶体结构、饱和磁化强度、表面官能团、微观结构和悬浮性以及各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表征.结果显示:Fe3O4磁核晶形完整,平均粒径为10nm;NMP红外图谱在3455cm^-1和3392cm^-1处有吸收峰,证明存在胺基;经元素分析测定NMP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225%,进一步证明NMP中存在胺基;在有无磁场存在时的沉淀时间分别为18h和2160h,证明NMP有良好的磁响应性和悬浮性.  相似文献   

19.
红外光谱法测定咖啡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和建立一种简便、快速、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的咖啡因定量分析方法.准确称取定量咖啡因对照品,以铁氰化钾作为内标物,分别加入相同量的铁氰化钾和溴化钾,充分研磨并混合均匀,配制成标准系列.测定ATR-FTIR吸收光谱.选择咖啡因中不受干扰的特征吸收峰羰基峰和铁氰化钾中的特征吸收峰氰基峰,通过咖啡因特征峰吸光度与铁氰化钾特征峰的吸光度的峰高之比与其对应浓度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从而获得标准工作曲线.用相同方法对待测咖啡因样品进行测定,通过标准曲线获得待测咖啡因的浓度.结果表明: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250 mg.g-1,其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r=0.995 3;采用该方法对样品进行测定的结果与HPLC方法比较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回收实验中平均回收率为98.0%~100.5%,该方法准确,可靠,适合咖啡因和其他固体物质的快速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古代碳化稻谷进行了高分辨电子显微镜、X粉晶衍射和激光拉曼光谱研究。高分辨电子显微像表明它为芳层石墨。一级激光拉曼光谱D峰波数为1371.4—1386.4cm^-1,多大于1370cm^-1;O峰波数为1600.7—1610.4cm^-1。根据拉曼光谱D/D O面积比计算碳化稻谷的La为5.4-14.1nm,这与高分辨电子显微像观察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