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最近以来,美国总统肯尼迪、国务卿腊斯克之流和美国舆论界,正在大肆鼓吹美国对外政策的所谓“总战略”。3月31日,美国“星期六晚邮报”刊载了斯图尔特·艾尔索普报道的同肯尼迪的谈话;4月16日,美国“国务院公报”发表了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委员会主席罗斯托的演说:“美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战略”(该文摘要见本期“外论介绍”栏——编者)。这两篇讲话对美国当前对外政策的战略轮廓作了全面描绘,值得人们注意。  相似文献   

2.
美总统杜鲁门致文国会要求批准拨支四亿元援助希土,并准予派遣非军事人员至该图之举,在全世界展开了激辩。美国官方及报章曾赞同此举为美国外交政策的新方向。这新方向是什么呢?杜鲁门总统文告中所捉方案的直接目标,是在确保美国在地中海与中东的特定战略地位。最重要的,这文告一般的意图,是它在国际係中直率地宣布强权政治。  相似文献   

3.
大事记     
11日联合国秘书长就“国际青年年”发表文告,号召占世界人口20%的青年为全人类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由日本、美国和加拿大、欧洲共同体有关部长参加的第九次三方通商会议在东京闭幕。就各方新的多边贸易谈判问题达成协议。澳大利亚总理霍克结束对美国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访问。 12日巴解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访问约旦,双方就公正和平地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联合努力的原则取得了一致意见。为期两天的东盟六国外长特别会议闭幕。会议就柬埔寨问题等发表了联合声明。阿尔及利亚总统沙德利接见法国外长罗朗·迪马,双方讨论了马  相似文献   

4.
如果算上现任美国总统里根,1963年以来的5届美国总统中就有4个是南部“牛仔”,他们是约翰逊、尼克松、卡特和里根,只有福特总统一人例外,是“北方佬”。这一事实,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美国南部“阳光地带”在全国地位的上升。  相似文献   

5.
1月14日,美国参议院就弹劾总统一案进行辩论,从而拉开了参院弹劾总统的序幕。另据美国最近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有67%的人认为克林顿是一位称职的总统,有63%的人不希望参议院赶克林顿下台。美国到底怎么了,参院要弹劾总统,普通百姓不希望总统下台。贵刊第1期《就几个国际问题与专家对话》一文中,江凌飞老师就此问题谈到了-美国的“民意”与“法律”,读后深受启发,本人也想从弹劾案谈谈美国的“民意”与“法律”。  相似文献   

6.
张洁 《世界知识》2021,(7):24-25
2021年3月12日,美日印澳“四边对话”以线上形式举行首次峰会,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菅义伟、印度总理莫迪、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出席。这是“四边对话”机制创立以来举办的最高级別会晤,也是拜登就任总统后美国着力推动的结果。从会议公报看,“四边对话”作为美“印太战略”的支柱性机制,未来会以集体方式更多参与地区事务,从而加剧中美在地区层面的博弈。  相似文献   

7.
美国一向以犯罪多、诉讼多、法律多,从而也以律师多著称于世。早在150年前,阿·德·托克维尔就曾指出,法律界已成为美国的“新兴贵族”,“美国贵族坐在审判席和律师席上”。律师是美国权势集团的重要成员,且在美国政坛影响不凡。美国总统大多出自律师。自美国立国以来,39位总统中有21位出身律师,杰弗逊、林肯、威尔逊、富·罗斯福等著名总统,都曾是开业律师。国务卿、国防部长、总统顾问中也不乏律师。看看战后几十年来出入华府的一些赫赫权贵,从杜勒斯、  相似文献   

8.
史建斌 《世界知识》2023,(11):26-27
2023年4月26日,美国总统拜登与到访的韩国总统尹锡悦共同发布《华盛顿宣言》,宣布了一系列旨在通过增加延伸威慑可视性以增强延伸威慑可信性的措施,其中包括成立“核磋商小组”、规划韩国的常规支援任务并开展联合演练、增强美国战略资产在朝鲜半岛的“可视化”,等等。这些措施将推进美韩走向北约模式的“核共享安排”,推动美国“亚太北约化”的打造,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相似文献   

9.
脆弱而有韧性——中美关系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撞机事件”、美国售台武器和美国导弹防御计划一度使中美关系异常紧张,但随后就开始出现了一丝和缓的迹象。先是江泽民主席利用在香港参加《财富》全球论坛之便,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愉快交流”了一小时,并在与美国传媒巨头、美国在线时代集团老板李文的交谈中指出,“我们高度重视发展中美关系,主张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美关系,妥善处理分歧”。无独有偶,在太平洋彼岸,美国总统布什也一改他一贯评论中国的敌对口气,对美国电子工业协会指出,“中国是  相似文献   

10.
9月27日至29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同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了两天会谈。这是自克林顿1993年1月入主白宫以来俄美首脑举行的第5次会晤。会谈结束后,双方签署了“经济进步伙伴关系”和“战略稳定与核安全”两个联合声明。此前,叶利  相似文献   

11.
一个国家的“厚度”怎么样,有时可以从“人均占有率”上找答案。如美国人口有3亿,现任总统加上在世的卸任总统卡特、克林顿及布什父子,美国每亿人口拥有1.7个总统。从“州长指数”来看,那就更可观了。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每个州都有州制宪权,州长除了不拥有外交、军事等权力之外,几乎就是州的“总统”。从理论上看,四年一大选,按最大值求数,每隔四年就可以产生50个新州长和50个卸任州长,年复一年,  相似文献   

12.
中美关系是一种战略关系,这已为很多国家所认同。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中美战略关系几度起伏,其重要原因在于美国的对华战略认知没有到位。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之于美国是什么,美国似乎心中无数。诸如“非敌非友”、“介于敌友之间”、“把中国当朋友中国即朋友、当敌人则势将成为敌人”这种灰色定位者有之,“合作伙伴”、“战略伙伴”、“潜在对手”、“战略竞争者”等明确定位者亦不乏其人,交叉的、多重的对华战略定位也随处可见。从1993年江泽民主席出席APEC非正式首脑会议与克林顿总统会晤,到1995年李登辉访美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总统官邸白宫里到处都安装了电话。总统不管走到哪里,都可随手拿起话机,拨一个号码,与要找的人谈话。每天从美国和世界各地打到白宫的电话近50万  相似文献   

14.
文化播报     
美国将中文列为战略语言官方拨款鼓励民众学习据悉,在全美中文学校协会的会议上,中文已被列为美国的战略语言之一。有多名美国政府高层人士、教育专家和科技界精英在会上表示,在全球出现中文热的新形势下,在美国中文教学的前途广阔而美好。其中,布什总统和教育部部长的代表指出,中文已被列为美国的战略语言之一,联邦政府通过多种途径支持美国的中文教育。在教育部今年已经拨款开展的70个语言教育计划中,大部分与中文学习有关。布什总统在今年1月就宣布了“战略语言计划”,把中文、阿拉伯文、韩文、印度文和俄文列为美国的战略语言,并要求拨…  相似文献   

15.
1983年3月23日,美国总统里根发表了题为“战略防御倡议”的广播讲话,立即在国内外掀起了轩然大波。这个“战略防御倡议”后来被人们俗称为“星球大战”计划。战争历来有进攻和防御两个方面。在今天,美苏两国都拥有上千枚战略核导弹,各自指向对方领土,这些核武器可以将世界毁灭数次。因此美苏两国都处于对方战略核武器进攻的威慑下,出现了“恐怖平衡”。但是一旦有一方不怕威胁,这种平衡就不存在了。在此背景下,美国为了求得对苏联的战略优势,企图在太  相似文献   

16.
弦外之音     
菲律宾总统加西亚在接见合众社记者时说,他同意美国在菲律宾建立导弹基地。菲律宾准备并且愿意面对共产党的愤怒。他在这篇谈话的最后,还说,“我不愿批评美国在亚洲在对共产主义斗争方面的外交活劫。但是,我要说,在这个地区使用美国的力量这方面还有须待改进的充分余地。”他特别强调,“美国应当确定它对印度尼西亚局势的政策。”看来,加西亚还算看得起共产党人的。反对美国建立导弹基地,要求废除核武器,这是全世界正义人类的心声。加西亚这话,确是肯定了共产党人是正义人类的先锋队。所以共产党人首先要对他愤怒了。可是他谈话的落脚点,却已经不是美国对亚洲共产主义斗争方面所进行的外交活劫,而是责怪美国  相似文献   

17.
事前被西方舆论称为“冷战结束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历史性”会晤的俄美首恼会晤,3月21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结束。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为期两天的会晤中主要讨论了欧洲安全、军备控制和经贸合作等问题,并就上述问题签署了五个文件。会晤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称,此次会晤不是俄美间的一场竞赛,没有输赢之分。但国际问题专家和世界舆论普遍认为,在俄美这场“重量级”较量中,俄罗斯输多赢少,失多得少。  相似文献   

18.
1964年美国总统竞选的开场锣鼓,由今年3月举行的第一次总统“预选”敲响以后,美国报刊就纷纷报道:这次选举同1960年的一样,争夺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无一不是家财亿万的富豪。1960年的全部总统“竞选”费用约为一亿六千五百万美元,预计今年将还不止这个数目。随着提名斗争的渐趋白热化,美国报刊又纷纷推断,今年的“竞选”费用将超过两亿美元。出面竞选的是亿万富豪,在  相似文献   

19.
“汇聚成一股颇为壮观的洪流”布什当初就任美国总统时,是“弱势总统”。在9.11恐怖袭击后,布什以“战争总统”“、反恐总统”赢得国内支持,变成“强势总统”。但好景不长,以伊拉克战争为转折点,布什又逐步变成“弱势总统”。伊拉克战争使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对布什政府的政策开始  相似文献   

20.
美国政治舞台最为精采的戏局莫过于总统选举。今年恰值大选年,开场锣鼓敲响不过两月有余,已是好戏连台。先是“杜克现象”震惊四座,后是“布坎南旋风”轰动一时。其间当然也少不了可供茶余酒后谈话的花絮,诸如布什体力不支、克林顿寻花问柳……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经过一番苦战,布什与克林顿终于稳获各自党内的提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