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针对煤矿开采对矿区环境、地表破坏的影响,并以减轻危害程度为目标,根据各个矿区应合理的应用采矿方法和工艺,来防治和控制开采沉陷。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煤矿开采对矿区环境、地表破坏的影响,并以减轻危害程度为目标,根据各个矿区应合理的应用采矿方法和工艺,来防治和控制开采沉陷。  相似文献   

3.
张继周  郭坤 《科技信息》2010,(26):I0325-I0325
本文针对煤矿开采对矿区环境、地表破坏的影响,并以减轻危害程度为目标,提出根据各个矿区实际,应合理的应用采矿方法和工艺,来防治和控制开采沉陷。  相似文献   

4.
论文针对煤矿开采对矿区环境、地表破坏的影响,并以减轻危害程度为目标,对各个矿区应合理的应用采矿方法和工艺进行了研究,目的是防治和控制开采沉陷。  相似文献   

5.
针对矿区因资源开采引起的地表及地表建筑物破坏问题,提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地下资源(煤炭)开采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处理,使得资源开采后,消除或减弱对地表及其附属物的破坏,减弱对重点保护对象的破坏或使其不受开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煤沉陷区数字地形图更新的一种实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开采沉陷预计的采煤区下沉等值线图不便于直观地反映矿区地形的动态变化,其图形数据结构与数字地形图存在差异,难以直接用于规划设计和矿区GIS分析。支中针对现有开采沉陷预计模型的特点,以通用数字化成图系统为操作平台,经过简单的数据处理后,实现了矿区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预测更新。实例应用表明,更新后的图形数据结构与原地形图完全相同,其精度满足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要求,可作为开采沉陷区土地规划和建立矿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图件。  相似文献   

7.
针对已有开采沉陷三维可视化方法中不能考虑矿区地貌特征的不足,通过在开采沉陷预计程序中增加高程修正计算功能,对矿区地表高程进行下沉修正计算,并借助Surfer实现了顾及矿区地貌特征的开采沉陷三维可视化。该方法操作和实现简单,实现了对矿区地表塌陷后真实状况的三维可视化预计。实例应用表明,相比已有开采沉陷三维可视化方法,利用该方法生成的三维表面,更能够形象直观地表现矿区地表塌陷后的移动和变形状况,为方便进行开采沉陷防灾减灾工程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顾及地表沉陷的矿区地貌可视化实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矿区开采沉陷预计结果的可视化过程中,由于矿区原始地貌离散高程数据与开采沉陷预计格网数据这两种空间数据不一致,数据融合很复杂,很难将矿区受开采沉陷影响后的地貌详实的显示出来.为此,基于CASS软件有效地融合了这两种空间数据,并成功的实现了顾及地表沉陷的矿区地貌可视化.该方法形象真实的反映矿区开采地表沉陷后的地貌特征,为分析和评价开采沉陷损害程度以及沉陷区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宁煤矿一个正在开采的工作面进行地面沉陷监测,结合该矿的实际资料,对大宁矿区开采沉降规律进行实测研究,得到了开采沉陷基本参数和典型的山区地表移动分布特征,为以后的矿区开采及地表开采沉陷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手段对矿区开采沉陷所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某一矿区的开采沉陷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数据,在GIS平台下,开发了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的空间分析原型系统,实现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范围和准确影响面积等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和特征的自动获取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约占74%,煤炭提供了78%的发电能源,70%的化工能源和60%的民用商品能源。文章针对煤矿开采对矿区环境、地表破坏的影响做以分析,并提出相应防治和控制开采沉陷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良  张建亮 《山西科技》2007,(6):100-101,113
煤炭开采所引发的地质灾害中,以开采沉陷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最为严重。文章就矿区开采沉陷所引发的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进行了研究,并开发了相应的建筑群保护煤柱设计软件。  相似文献   

13.
韩克勇  张建亮 《太原科技》2008,172(5):51-52
在煤炭开采所引发的地质灾害中,以开采沉陷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最为严重。就矿区开采沉陷所引发的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水环境治理措施,以期促进我国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矿山开采沉陷灾害防治与水环境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煤炭开采所引发的地质灾害中,以开采沉陷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最为严重。就矿区开采沉陷所引发的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水环境治理措施,以期促进我国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神木矿区大柳塔矿的实际情况,从岩体损伤力学角度出发,对神木矿区大柳塔矿的开采沉陷进行了损伤有限元分析.程序中考虑岩体损伤时,在充分采动的条件下,模拟采空区形成冒落带和裂隙带,研究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为矿区土地复垦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煤炭开采力度的逐渐增大,因开采而给矿区环境带来的灾害也日渐严重,虽然煤炭开采对于土地资源及矿区环境的影响,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的,但是只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及控制技术,是可以将这种灾害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本文主要针对因采煤沉陷而导致的地质环境被破坏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与研究,并从中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与控制技术,以便为各矿区在对地质环境进行保护时,提供相关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土壤水分是驱动矿区生态环境变化的关键要素。为研究黄土高原煤矿区开采沉陷对土壤水分变化的扰动影响,以彬长矿区大佛寺煤矿为例,采用主动微波和光学遥感影像反演开采沉陷区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化,用水云模型消除植被对主动微波影像的后向散射系数影响,通过实地采样数据构建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获取矿区地表土壤水分的分布特征,分析黄土沟壑区地形因子和开采沉陷变形对矿区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SVM构建的回归分析模型可以有效反演黄土高原煤矿开采区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地形特征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最大,沟壑区域土壤含水量更高;在未受开采影响的区域,土壤水分变化受地形坡度影响最大,坡向次之,高程影响最小;在40201工作面开采沉陷变形区域,土壤水分分布的变异系数显著增大,尤其在采动裂缝发育区更为明显。研究结果为揭示黄土高原煤矿开采区土壤水分变化的时空特征及机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采煤引起的覆岩破坏和地表沉陷对煤矿生产安全和环境破坏的威胁是非常严重和无法回避的问题。开采过程式的沉陷导致地表下沉变形,从而对矿区范围内村庄房屋等建筑物交通道路、河流、土地、植被等产生不同程的影响。因此,采用可以有效控制地表沉陷产生的煤炭开采方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采煤引起的覆岩破坏和地表沉陷对煤矿生产安全和环境破坏的威胁是非常严重和无法回避的问题。开采过程式的沉陷导致地表下沉变形,从而对矿区范围内村庄房屋等建筑物交通道路、河流、土地、植被等产生不同程的影响。因此,采用可以有效控制地表沉陷产生的煤炭开采方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手段对矿区开采沉陷所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某一矿区的开采沉陷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数据,在GIS平台下,开发了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的空间分析原型系统,实现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范围和准确影响面积等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和特征的自动获取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