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钝顶螺旋藻的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对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的室内培养,选择了其最佳的培养条件,对藻体中的碳水化合物、粗蛋白、灰分进行分析,并且研究了钝顶螺旋藻对铁、锌、钙、碘等生命必须元素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钝顶螺旋藻在2500lux,34+1℃,光暗比为12:12,NaHCO3浓度为13.0g/L的培养液中生物量最高可达2.66mg干重/ml。藻体中的碳水化合物占干重的16.0%,粗蛋白占干重/  相似文献   

2.
滇池微囊藻“水华”藻胆蛋白资源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从滇池采集的惠氏微囊藻(Microcystiswesenbergii(惠氏微囊藻的多率达90%以上)和人工养殖螺旋藻的藻胆蛋白和粗蛋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滇池微囊藻水华中藻胆蛋白的含量占干藻的15.07%晒干后的螺旋藻其藻胆蛋白含量8.05%,喷雾干燥的3.68%,此外,超滤前破细胞的溶液含小白鼠致死的毒素,超滤提取得到的藻胆蛋白结果为阴性,藻胆蛋白的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无菌短藻丝体钝顶螺旋藻藻株的获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平板涂布的方法分离筛选到一种短藻丝体(2~3个螺旋)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藻株.该藻株在液体培养基中能生长成均匀分散的培养物,因而便于进行平板涂布、光密度测定以及定量取样等操作.进一步采用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消毒试剂次氯酸钠处理藻丝体,获得了无细菌污染的纯培养物,可用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研究.另外,提供了一种成份比较简单易得的培养基,可用于钝顶螺旋藻的实验室常规培养  相似文献   

4.
蓝、绿藻SOD同工酶类型及其进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新鲜蓝藻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 axim a)、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盐泽螺旋藻(Spirulina subsalsa)、单细胞绿藻盐藻(Dunaliella salina) 、多细胞绿藻轮藻(Chara)、水绵(Spir-ogyra)和鞘藻(Odeogonium )为实验材料.经抽滤、超声波破碎后,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梯度电泳和抑制剂处理,结果表明三种螺旋藻都只含有Fe- SOD,其中极大螺旋藻、钝顶螺旋藻含有4 条Fe- SOD同工酶谱带,而盐泽螺旋藻含有6 条谱带;盐藻、水绵、鞘藻含有Fe- SOD和Mn- SOD两种类型,而轮藻含有Fe- SOD、Mn- SOD和Cu·Zn- SOD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通过用粗海盐取代Zarrouk培养液中部分微量元素,得到钝顶螺旋藻(S.platensis)和巨大螺旋藻(S.maxima)的简化培养基:用1.0g/L粗海盐代替Zarrouk培养液中A_5和B_6液成分,MgSO3·7H2O剂量为0.25g/L,其它成分同Zarrouk培养液.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葡萄糖、乙酸盐和碳酸氢钠作为不同碳源时,对钝顶螺旋藻混合营养生长的影响。与无机碳源碳酸氢钠对比,有机碳源葡萄糖和乙酸盐能提高螺旋藻的生长速率,其中葡萄糖使之获得最大比生长速率(u=0.62%d)和产生最大生物量(干重为2.637g/e)这三种碳源对藻蓝蛋白含量的影响基本一致,约为130±10mg/g干细胞重,但是藻蓝蛋白的含量随光照强度从4000lux降为500lux而减少。  相似文献   

7.
低温下两个品系的钝顶螺旋藻质膜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和SDS-PAGE电泳对经低温处理和低温锻炼的内蒙古鄂尔多斯沙区碱湖的钝顶螺旋藻(S1)和引进非洲Chad湖的钝顶螺旋藻(S2)的质膜蛋白含量和电泳图谱分析表明:两种藻质膜蛋白对低温反应的规律相似,但抗寒性较强的内蒙古鄂尔多斯沙区碱湖的钝顶螺旋藻(S1)质膜蛋白含量比抗寒性较弱的引进非洲Chad湖的钝顶螺旋藻(S2)的高,较低的低温下质膜蛋白降低幅度S1〈S2;直接处理时,抗寒性较强的内蒙古鄂尔多斯沙区碱湖的钝顶螺旋藻(S1)对5℃反应更强。低温锻炼可适当增加螺旋藻的质膜蛋白含量。较低的低温下有分子量较小的新质膜蛋白的合成和分子量较大的旧质膜蛋白的解聚或解体。  相似文献   

8.
不同碳源培养螺旋藻的生长及其藻蓝蛋白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葡萄糖、乙酸盐和碳酸盐等作为不同碳源对钝顶螺旋藻的混合培养生长的影响。与无机碳源对比,葡萄糖和乙酸盐能较好地改善钝顶螺旋藻的生长,葡萄糖使之获得最大的生长速率(P=0.62/o和产生最多的生物量(干重为2.637g/1);这三种碳源对藻蓝蛋白含量的影响基本一致,约为13010mg/I干重细胞。研究发现,藻蓝蛋白的含量主要受光强度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更大程度地开发利用鄂尔多斯螺旋藻藻蓝蛋白资源,获得螺旋藻藻蓝蛋白提取及保存过程中的最佳参数,对2 藻种藻蓝蛋白硫酸铵盐析饱和度、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硫酸铵饱和度达到40%时,2 藻种藻蓝蛋白纯度和藻蓝蛋白提取率均达到最高,且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纯度为引进钝顶螺旋藻的1.67 倍,两者的提取率持平。鄂尔多斯螺旋藻藻蓝蛋白对温度较引进种敏感,除25℃时相差不大外,35、45、55℃等条件下均表现出相比引进种更大的纯度降低率,多数为后者的两倍,但即使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纯度降低率较大,降低后的纯度仍然比引进种最高纯度大,显示出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在藻蓝蛋白上的优势。在工艺及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取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时,尽量保持在较低温度下操作,如果兼顾提取率和纯度,宜选择55℃以内操作。2 藻种藻蓝蛋白酸碱稳定性上表现出较一致的反应,pH 值5~6 可以保持藻蓝蛋白的最大纯度。  相似文献   

10.
硒化藻蓝蛋白生物材料抗肝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富硒培养的钝顶螺旋藻中提取、纯化硒化藻蓝蛋白,采用光固定法固定硒化藻蓝蛋白到组织培养聚苯乙烯(PSt)基板上,制备生物材料,研究这种材料对体外肝癌细胞7402的抑制作用,并与藻蓝蛋白固定化材料以及亚硒酸钠作对照。  相似文献   

11.
以钝顶螺旋藻为实验材料,以无毒加富的1/10浓度的氮肥厂废水为基本培养液,并加入 4.2g/LNaHCO3和0.25g/KHCO3两种营养盐,结果螺旋藻生长良好,此加入量仅为Zarrouk培养其中NaHCO3量的1/4和K2HPO4量的1/2。  相似文献   

12.
水提分离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水提法分离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后,考察了螺旋藻细胞破碎液的藻液比、盐离子浓度、pH和环境温度等对藻蓝蛋白分离的影响,并对藻蓝蛋白的耐热性能及耐酸碱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藻液比为5 g/L及50%(NH4)2SO4进行盐析沉淀,提取藻蓝蛋白的收率可达62.4 mg/g藻粉;螺旋藻藻蓝蛋白在常温时保持稳定,在较高温度时稳定性下降;在中性溶液环境时,藻蓝蛋白的稳定性良好,偏酸或偏碱环境均改变螺旋藻藻蓝蛋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螺旋藻(Spimbna)含有较多的生物活性成分,如螺旋藻多糖(PSP)、β-胡萝卜素、藻胆蛋白、γ-亚麻酸、内源性酶等,使螺旋藻具有抗氧化、减少自由基和抗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钝顶螺旋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BF-07型自动控制光合生物反应器培养钝顶螺旋藻,结果表明:在低速搅拌时,对藻体的剪切作用很小;用优化后的海水Zarrouk培养基,用尿素代替硝酸钠作氮源,加赤霉素和维生素B6,有利于螺旋藻的生物量的生产和藻胆蛋白含量的提高。最后用改良的海水培养基扩大培养10d,干重可达0.5012g/L。  相似文献   

15.
谷氨酸钠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及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Zarrouk培养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谷氨酸钠,研究其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和色素质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的谷氨酸钠能促进螺旋藻的生长,提高螺旋藻中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和藻蓝蛋白的质量比,而当谷氨酸钠质量浓度超过1g/L后,钝顶螺旋藻的生长和色素质量比都受到明显抑制,藻蓝蛋白也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16.
Co、Ni、Cu、Zn离子对蓝藻藻胆体光谱影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方法研究了Co(Ⅱ)、Ni(Ⅱ)、Cu(Ⅱ)和Zn(Ⅱ)4种重金属离子对螺旋藻及其藻胆体—类囊体膜的作用.4种金属离子可降低藻胆体在624nm的特征光吸收峰,并使藻胆体—类囊体膜的发射荧光峰下降、蓝移,使Fp/Fc(藻胆与叶绿素荧光比值)升高.这些结果表明,藻胆体是重金属离子作用的重要位点这一.在四种重金属中,Cu(Ⅱ)的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7.
不同pH对多变鱼腥藻(Anabaenavariabilis)藻胆体荧光发射光谱,光能传递和解离的影响.在pH7磷酸缓冲溶液中,藻胆体处于稳定状态,不发生解离.在pH6,8,9,10磷酸缓冲溶液中,藻胆体仍处于较稳定状态,没有解离.在pH5,5.5和10.5磷酸缓冲溶液中,藻胆体发生弱解离.在pH4.5缓冲溶液中,藻胆体发生明显解离.在pH4和11缓冲溶液中,藻胆体发生严重解离;藻红蓝蛋白,C-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所捕获的光能已不能传递给末端发射体  相似文献   

18.
从螺旋藻体中通过DEAE纤维素层析、硫酸铵分部沉淀和葡聚糖G75凝胶过滤得到一种具有离体情况下刺激红系细胞集落生成的功能蛋白质.SDS—PAGE测分子量为15000道尔顿,等电点为4.8,含有藻蓝胆素.该蛋白命名为螺旋藻15000蛋白(Spiruliaplatensis15000,SP—15000).  相似文献   

19.
极大螺旋藻藻蓝蛋白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凝胶电泳、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示差扫描量热计(DSC)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极大螺旋藻(Spirulinamaxima)藻蓝蛋白的性质,结果表明:该蛋白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分子量分别为19KD和17KD。吸收光谱显示,该蛋白在348nm和620nm有吸收峰。其荧光发射峰位于646nm。该蛋白的热变性温度范围在40℃~54℃附近。该蛋白的循环伏安扫描曲线显示,当扫描速度为0.1V/sec时,有一个明显的氧化峰。当扫描速度大于0.2V/sec时,呈现两个氧化和两个还原峰  相似文献   

20.
用角毛藻(Chaetocerassp.)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作材料,以光合放氧为指标,研究对热胁的不同抗性,结果是角毛藻的光饱和点在300~400μmolm^-2s^-1之间,球等鞭金藻的光饱和点在300μmolm^-2s^-1左右,球等鞭金藻的光抑制现象比较明显,角毛藻则在较高温度下出现光抑制,当处理温度为45℃时角毛藻可以忍受40min,金藻只能忍受10min说明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