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种麻醉方法对实验小型猪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戊巴比妥钠和地西泮肌肉注射与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对实验小型猪的麻醉效果。方法对16头实验小型猪进行戊巴比妥钠诱导麻醉加地西泮肌肉注射配合戊巴比妥钠静脉滴注麻醉控制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结果成功麻醉16例,占100%。结论采用戊巴比妥钠肌肉注射诱导麻醉配合静脉滴注麻醉效果好,麻醉过程平稳,肌肉松弛效果显著,生命体征稳定,手术后苏醒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紫红獐牙菜对阂下和阈上剂量的戊巴比妥钠的影响。方法:采用镇静、催眠实验观察紫红獐牙菜对阈下和阈上剂量的戊巴比妥钠的影响。结果:紫红獐牙菜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镇静睡眠无协同作用(P〉0.05),但缩短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P〈0.01,0.001)。结论:紫红獐牙菜对戊巴比妥钠镇静睡眠无协同作用,且缩短睡眠时间,提示紫红獐牙菜没有中枢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各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静脉、肌肉、腹腔和皮下四种方式注射3%戊巴比妥钠,分别以30mg/kg、30mg/kg、30mg/kg、40mg/kg的剂量对兔施行麻醉,记录实验中每只动物的麻醉时间、睡眠时间、麻醉后睫毛反射、刺痛反应、体温、呼吸频率及苏醒后恢复时间等,统计所得数据。结果用确定剂量,各麻醉方式的麻醉时间为0~17min,睡眠时间范围为46~89min,恢复时间范围为26~41min。结论实验者在实验时可根据需要用所确定剂量选择不同麻醉方式对实验动物兔施行麻醉。  相似文献   

4.
0.3%戊巴比妥钠用于大鼠麻醉的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戊巴比妥钠对大鼠诱导麻醉的适用剂量。方法 用无菌生理盐水配成 0 3%戊巴比妥钠溶液 ,按1mL 10 0g剂量进行腹腔麻醉。结果与结论 麻醉过程平稳 ,呼吸、心率正常 ,持续时间较长 ,苏醒快 ,计算方便 ,容易控制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通过对现有戊巴比妥钠的配制方法进行改进,获得复合型戊巴比妥钠,比较并分析其与普通戊巴比妥 钠、水合氯醛对大鼠的麻醉效果。方法选用120 只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3 组,应用普通戊巴比妥钠、复合型戊巴 比妥钠及水合氯醛3 种麻醉剂分别对相应大鼠进行腹腔注射麻醉,观察大鼠状态,记录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时间, 并进行分析。结果3 种麻醉剂对大鼠的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复合型戊巴比妥钠组内的 大鼠之间的起效时间及麻醉时间差异小于其他两组的大鼠,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复合型戊巴比妥钠组中的大鼠 首次麻醉成功的例数高于其他两组。结论研究表明复合型戊巴比妥钠对大鼠的麻醉作用稳定,麻醉效果优于普 通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  相似文献   

6.
犬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全麻效果观察及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家犬全麻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540只家犬在不同周次分别进行3%和2.5%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麻醉,对麻醉效果及所需时间进行总结.结果 麻醉效果优418只(77.4%).良55只(10.2%),差47只(8.7%),麻醉过程中死亡20只(3.7%).91.5%犬只可以在30 min内完成麻醉.结论 通过规范化管理,静脉注射2.5%戊巴比妥钠进行实验动物犬麻醉安全、省时,完全可以满足动物外科教学实验动物犬的麻醉,通过适当降低药物浓度及掌握合适的注药速度可明显减少麻醉过量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给小鼠注射地西泮和戊巴比妥钠的方法,探讨复合麻醉对小鼠的麻醉效果。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和试验组小鼠皮下注射地西泮(1mg/kg)后,分别放入小鼠自主活动箱内,记录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然后,两组小鼠均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50mg/kg),记录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和翻正反射恢复时间。结果注射地西泮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少于生理盐水组P<0.01)。地西泮和戊巴比妥钠联合麻醉小鼠比戊巴比妥钠单独麻醉小鼠的入睡时间显著缩短P<0.01),睡眠时间显著延长(P<0.01)。结论地西泮和戊巴比妥钠联合麻醉明显提高小鼠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麻醉效果相同的条件下,探讨麻醉死亡率更低的戊巴比妥钠使用浓度。方法选用新西兰家兔 (2~3kg),雌雄各半,分为1%戊巴比妥钠组和3%戊巴比妥钠组,观察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和死亡率。结果1%和 3%戊巴比妥钠组麻醉效果无差异,而1%组死亡率更低,与3%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可将常规使用3%戊巴 比妥钠进行家兔静脉麻醉改为使用1%的戊巴比妥钠,两者麻醉效果相当,而后者死亡率更低。  相似文献   

9.
严星  谢南屏  马敬  钟翠萍 《甘肃科技》2007,23(4):188-190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戊巴比妥钠麻醉对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的影响,探讨进行ABR测试最佳的戊巴比妥钠剂量。方法:16只(32耳)豚鼠按3%戊巴比妥钠(40mg/Kg)、3%戊巴比妥钠(30mg/Kg)、1%戊巴比妥钠(40mg/Kg)、1%戊巴比妥钠(30mg/Kg)麻醉剂量随机分为4组;采取腹腔注射麻醉,于每次麻醉后进行ABR测试;观察有关麻醉诱导时间、维持时间、呼吸频率、死亡例数及ABR反应阈、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结果各组麻醉诱导时间及维持时间有显著性差异,其中3%戊巴比妥钠(40mg/Kg)组诱导时间最短、维持时间最长,1%戊巴比妥钠(30mg/Kg)组麻醉诱导时间稍长,而维持时间最短,但均超过2.5h。各组除Ⅱ波潜伏期、Ⅰ-Ⅱ、Ⅱ-Ⅲ波间期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反应阈均无显著性差异。1%戊巴比妥钠(30mg/Kg)组在重复麻醉后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且无一例死亡,其余各组均有1-2只豚鼠死亡。结论对豚鼠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30mg/Kg)即可达到较理想的麻醉效果,而且重复麻醉后不影响ABR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0.
实验用比格犬戊巴比妥钠麻醉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比格犬戊巴比妥钠麻醉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选择64例使用戊巴比妥钠麻醉的比格犬,观察麻醉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处理。结果64例戊巴比妥钠麻醉的比格犬出现并发症7例,其中治愈6例,死亡1例。结论比格犬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并发症的及时正确处理,可降低比格犬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并发症导致的死亡。  相似文献   

11.
在碱性条件下, 在含有苯酚和盐酸羟胺的溶液中加入硝普钠, 有蓝色物质生成, 该物质在波长690 nm处有最大吸收. 由此建立了测定硝普钠注射液中硝普钠含量的新的分光 光度分析法. 该方法线性范围1.0×10-5~8.0×10-5 mol/L, 标 准溶液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7%(n=6), 实际样品测定的回收率>95%, 与标准方法 对照分析的相对误差为-1.2%~0.91% , 40倍的Cl-, SO2-4 , HCO, Mg2+和Ca2+不干扰 测定.  相似文献   

12.
强碱弱酸盐水溶液显碱性,强酸弱碱盐水溶液显酸性.按照常规,只有这两种类型的盐溶液之间才能相互促进水解,发生较为完全的反应.文章通过一个实验的设计及实施,直观验证了某些强碱弱酸盐溶液之间也可发生反应,为研究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选取最佳的海藻酸钠包埋浓度,并对肝素钠在海藻酸钠颗粒中的释放效果进行研究.采用的是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素钠的含量,以此测得肝素钠的包封率及其缓释效果.海藻酸钠包埋的最佳浓度是5mg/L,肝素钠的包封率是86%,海藻酸钠包埋的颗粒对抗凝血时间延长了一半.  相似文献   

14.
苯妥英钠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甲醛为原料 ,通过缩合、氧化、关环缩合等多步合成苯妥英钠 .  相似文献   

15.
偏硼酸钠电化学还原制备硼氢化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从热力学角度讨论偏硼酸钠还原生成硼氢化钠的反应;根据吉布斯函数,讨论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常温常压下,在1 mol/L NaOH溶液中,最小理论槽电压为2.469 V;以铜作为阴极,计算出该体系中还原反应的电极电位为-1.26 V。采用循环伏安法对还原反应进行研究,通过离子色谱、XRD和碘量法对电解产物进行定性定量测试,验证了偏硼酸钠电化学还原制备硼氢化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由氯化钠取代纯碱或烧碱制取三聚磷酸钠的工艺过程。它由以下几步组成:(1)氯化钠、磷酸与长链烷基伯胺制取磷酸二氢钠的液-液复分解反应;(2)氯化钠、磷酸二氢钠与长链烷基伯胺制磷酸氢二钠的液-液复分解反应;(3)以冷却结晶的方法从反应生成的水溶液中分离出磷酸二氢钠;(4)磷酸二氢钠与磷酸氢二钠聚合制得产物三聚磷酸钠。对液-液复分解反应中两相组成与温度对磷酸或磷酸二氢钠转化率的影响,液-液复分解反应的机理以及磷酸二氢钠与磷酸氢二钠混合物中氯含量对产品三聚磷酸纯度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扩大试验的结果表明,液-液复分解反应过程中磷酸的总转化率大于97%,中间产物十二水磷酸氢二钠含氯化钠0.34%,产品三聚磷酸钠纯度为90.4%。  相似文献   

17.
用丙酮除酚和缓冲液提取土豆中的酪氨酸酶 ,然后用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同功酶 ,分离后的同功酶电泳板分别在不同的亚硝酸钠 (苯甲酸钠 )和DL 3,4二羟基苯丙氨酸 (DL DOPA)浓度条件下进行染色 ,染色结果用微光密度计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存在七种同功酶 ,亚硝酸钠和苯甲酸钠对 1和 4号同功酶是可逆抑制中的混合型抑制作用 ,文中讨论了 1、4号同功酶的抑制机理 ,而 2、3、5、6、7号则由于同功酶的浓度太低 ,不适于定量分析 .  相似文献   

18.
章采用单因子试验研究了柠檬酸钠对AES/6501复配体系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柠檬酸钠法烟气脱硫技术中硫酸钠的生成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柠檬酸钠法烟气脱硫过程中,吸收的SO2容易被氧化成硫酸钠,从而导致柠檬酸钠消耗量过大,硫酸钠结晶体堵塞设备.文中通过控制吸收液的pH值、缩短吸收液的循环周期、采用液态Claus反应以及控制烟气中的氧逸度,有效地降低了吸收液中硫酸钠的生成量.在运行过程中,若柠檬酸根离子的浓度为0.1mol/L,吸收液的pH值控制在4.50~4.00,每一循环周期为4 h,烟气氧逸度为8%,则吸收液中SO42-的递增速率将降至0.09 g/(L.h).  相似文献   

20.
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的体内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改良寇氏法检测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 (3∶1和 5∶1)的抗菌活性 .结果表明 :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对产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埃希氏大肠杆菌感染的小鼠体内抗菌活性(ED50 )分别为 4 .0mg·kg- 1、4 .3mg·kg- 1和 0 .0 0 5 6mg·kg- 1、0 .0 0 6 8mg·kg- 1,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 (2∶1)的ED50 值分别为 6 .6mg·kg- 1和 0 .0 1147mg·kg- 1,单组分头孢曲松钠的ED50 为 10 .3mg·kg- 1和 0 .0 6 4 9mg·kg- 1;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对绿脓杆菌感染的ED50 为 8.2mg·kg- 1和11.2mg·kg- 1,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的ED50 为 16 .1mg·kg- 1,单组分头孢曲松钠的ED50 为 35 .4mg·kg- 1.提示 :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对产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埃希氏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感染的小鼠有明显抗菌作用 ,且明显优于头孢曲松钠单组分和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