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射极耦合逻辑(ECL)转换速度快、延迟小、可靠性强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数字延迟系统实现方案。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输出的LVTTL电平信号作为系统的输入触发信号,经过电平转换传输给8位数字可编程延迟芯片AD9500。AD9500的延迟输出再经过电平转换,以LVTTL电平信号作为系统终端的输出形式。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系统采用差分方式,并对传输信号做了端接处理,增强了高速信号的抗干扰性。测试结果显示系统实现了分辨率为100 ps的数字延迟。  相似文献   

2.
一种相位编码信号及其失配滤波器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相位编码信号脉冲压缩后峰值旁瓣电平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相位编码信号——宽主瓣相位编码信号及其失配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首先,在给定相位编码信号时宽并且保持信号带宽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增加相位编码信号的码元长度来增加优化自由度进而降低其峰值旁瓣电平;然后,给出了宽主瓣相位编码信号的设计准则,并使用基于L-BFGS算法的最小p范数优化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基于该相位编码信号提出了以最小化峰值旁瓣电平和逼近期望的主瓣为准则的失配滤波器设计方法,并使用凸优化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在给定相位编码信号的时宽、保持信号距离分辨力不变的条件下,与传统相位编码信号相比,主瓣展宽的相位编码信号峰值旁瓣电平可以降低4.32dB;通过设计失配滤波器的方法,该相位编码信号脉冲压缩后的峰值旁瓣电平可以进一步降低5.94dB。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影响煤矿井下漏泄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的主要性能指标,提出了漏泄同轴电缆的选用依据,建立了煤矿井下漏泄电缆的连接方式的数学模型.通过建模分析得出了在井下选用耦合损耗依次减小的漏泄电缆不仅可以延长传输距离, 而且能够保证移动台获得稳定的接收电平.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天波超视距雷达接收阵列孔径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孔径的超视距目标探测方法。分析了阵列孔径减小后信号接收与处理的性能损失,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频分复用线性调频信号,从发射信号设计方面提升系统性能。首先对信号进行建模,重点提出一种基于凸优化的脉压信号峰值旁瓣抑制算法,建立了优化模型并进行求解。仿真表明,采用正交频分复用线性调频信号可以提升距离分辨率,采用凸优化的算法后脉压峰值旁瓣为-26.28dB,旁瓣电平平均值小于-50dB,距离门内和距离门外噪声/干扰的抑制能力得到提升,改善了小孔径超视距目标探测的处理性能。  相似文献   

5.
平流层通信衰落信道的统计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假设阴影衰落对接收信号直射分量的影响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多径衰落对接收信号的干扰符合瑞利分布的情况下 ,给出了接收信号包络变化的电平通过率和平均衰落持续时间的表达式 .利用数值分析方法给出了轻阴影、重阴影和混合阴影衰落环境下 ,平流层通信衰落信道接收信号包络的概率密度分布、电平通过率和平均衰落持续时间的数值 .对于当前没有平流层通信实测数据时进行平流层通信系统性能仿真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到多次反射和传播损耗的影响,延迟线型声表面波辨识标签的每一位编码幅度的判决电平需要合理确定。推导了开关键控编码方式的辨识标签分别在编码为“0”和“1”时的误判率与接收信号信噪比、编码“0”和“1”的动态范围以及判决门限值的关系,得出了在大信噪比情况下,最佳判决电平与信噪比和编码动态范围之间的解析表达式,通过对不同接收距离下回波信号的实验验证,证明该最佳判别电平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双基地雷达的距离速度(RV)模糊函数形状和分辨能力随目标位置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V模糊函数的双基地相位编码信号设计方法。分析了双基地雷达的几何结构和模糊函数,推导了双基地相位编码雷达信号的RV模糊函数、距离分辨力和速度分辨力,在根据目标位置确定相位编码的码元宽度和个数的基础上,通过模拟退火优化算法实现了相位编码的优化,优化后的信号在保持所需距离速度分辨力的同时使相关输出的积分旁瓣电平最小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双基地雷达信号的探测性能。  相似文献   

8.
天线工作频率为18.7,23.8GHz和37.0GHz,采用环加载波纹喇叭使工作带宽达到2倍,新型结构的超宽带正交模耦合器实现双极化信号的提取,微波多工器完成3个频段信号的有效分离. 18.7GHz信号交叉极化电平和副瓣电平分别为-32.6,-21.0dB,23.8GHz信号交叉极化电平和副瓣电平分别为-31.6,-30.0dB,37.0GHz信号交叉极化电平和副瓣电平分别为-25.0,-30.0dB. 仿真结果表明馈源系统适合星载天线设计,馈源结构更加紧凑,实能现对同一目标的多频率复用观测.   相似文献   

9.
毫米波自差频CW系统发射漏波信号对接收灵敏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Ka波段自差频式连续波(CW)多普勒雷达系统中发射漏波信号对接收灵敏度的影响问题,通过计算机建模仿真和实验测试,对存在发射功率泄漏干扰情况下一个接收系统前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和混频器)的工作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收发隔离度为26 dB时,系统所允许的最大发射漏波信号功率电平为-11 dBm,接收系统前端增益恶化小于2.5 dB.根据这些参数,通过合理设计发射功率电平和收发隔离度,可以保证接收系统的探测灵敏度指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针对噪声很大,并且具有非高斯、非平稳、非线性特征的轴承微弱故障信号,提出了基于差分振子结合欧氏距离检测微弱故障的方法,通过构造差分振子微弱信号检测器,结合欧氏距离定量识别出未知信号的频域信息和幅值信息,该方法很直观地证实了系统参数对检测信号的影响,将该方法用在提升机的轴承故障实例中,证实了该方法能够成功地提取出故障频率。  相似文献   

11.
主要研究了LC谐振互感耦合系统的耦合性能。从平面螺旋电感线圈互感模型分析了LC谐振互感耦合系统的耦合因数与距离、线圈尺寸之间的关系,设计并制作多组不同参数的电感线圈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当传感器的尺寸大小受外界环境限制而固定时,线圈内径的增大、匝数的减小(线宽和线间距一定);线宽、线间距和内径的减小(匝数一定)能有效增大耦合因数;并提高了互感耦合系统的传输效率,更有利于对LC谐振传感器信号的提取;为LC谐振传感器应用在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光缆传输系统中,环境温度的变化会使数字信号发生漂移,从而影响传输质量,在长途架空光缆传输系统中,这种影响最为严重。首先对影响光纤中数字信号漂移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给出试验光纤的温度漂移特性的测试结果,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最后,对光缆中数字信号的温度漂移特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室内定位时,传统RSSI平均值算法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RSSI算法。该算法利用RSSI平均值对所测量的每个RSSI值进行估量,消除波动大、严重失真数据,从而使所保留的RSSI值能更好的与距离关系对应。并根据室内不同位置的节点环境参数差别大的特征,提出了把信标节点间的固定距离及其测量得到的对应RSSI值带入信号传输模型,从而消除环境因素对距离估计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改进RSSI算法与传统的平均值距离估计算法比较,距离估计误差明显降低,可以满足室内定位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智能机器人服装中,压力传感器阵列输出性能易受环境温度、电压扰动等非目标参量因素的影响,其间存在的交叉干扰常导致测量精度显著降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测量分布压力的压电传感阵列及其信号处理的方法。设计了传感信号的处理流程;析取并有效地处理了置信距离矩阵和关系矩阵融合中的有用数据;提出了用概率最大值法和极大似然法对多传感器信息作有效融合处理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消除温度对压力传感器的影响,减小了单个传感器不确定性的误差影响,提高了压力分布测量数据的稳定性和测量精度,可显著改进压力图像重构精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得被动型氢原子钟高、低能态氢原子经四极磁选态器偏转后在储存泡口的分布规律,建立了更加贴近实际情况的分布模型.利用统计学方法,一定温度下的氢原子出射速度采用麦克斯韦分布,出射角度近似采用均匀分布,并结合氢原子在四极磁选态系统中的运动规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距四极磁选态器出口一定距离处高、低能态氢原子的三维分布密度.应用该分布模型,计算得到收集高能态氢原子的泡口优化半径与聚焦距离之间的关系,为储存泡的加工和聚焦距离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可以使得高能态原子被最大程度聚集,低能态原子被偏离,从而提高谐振腔内跃迁信号的功率.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种用单片机实现对环境温度信号采样与控制的系统.该系统以8031为智能控制核心,通过执行控制软件完成对整个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当遥控器发射信号时接收部分将收到的信号解码后输入单片机,单片机存储并分析输入参数值,判断所设置的功能,并按一定的工作方式和时序启动相应的部分工作.同时,系统按一定的周期采样温度值,与设定的温度比较、运算、判断、控制相应的控制点,控制冷机、热交换阀、各风机等工作,实现四种运行方式下的环境温度控制.经使用证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考虑离子电位、环境温度以及噪声等的影响,建立了一个矿物分形生长的DLA模型.在300×300的正方格子中心处放置一个种子构成生长中心,吸引域设置为菱形,主要考虑了三个参数的影响,其中总体的表面粘附几率为Pg,范围为0~99%,用来消除噪声的影响,模拟矿物的结晶生长速度与矿物结构的关系;吸附距离d变化范围为0~9单元距离,用来模拟离子电位对矿物生长的影响;填充间隔s的变化范围为0.00~5.00单元距离,表现为环境温度对矿物生长体系的影响.进行了三组模拟,分别是固定其中2个参数,改变另一个参数.结果表明,DLA集团的分维值随模拟参数成规律性的变化,分形维数在一定的条件下随着Pg的降低、d和s的增大而增大,矿物的结构也随之从浸染状、星散状或放射状逐渐过渡到团块状.该模型只是对三维分形生长的二维平面模拟,不能完全反映整个矿物在三维受限空间中聚集生长的复杂动力学.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了利用高精度温度传感器LM35以及V/I变换芯片构建的温度检测系统,实现了远距离的温度检测以及信号传输,对温度值的处理采用了PC屏幕和数码管的双重显示.巧妙借用PLC的1个模拟通道.简化了电路的设计.经过实际应用表明,此方法构建了实用的温度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理想无损传输线理论在分析高速信号长距离输送时的不适用性的问题,将信号衰减因子引入高速长输信号的反射和串扰分析。围绕由不确定环境骚扰、反射和串扰噪声所引出的高频数字信号的完整性问题,通过对将自底向顶和深度优先相结合的最优小波包基搜索策略的探讨,采用数字仿真与实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基于最优小波包基改善高速长输信号完整性的方法。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最优小波包基方法消噪效果优于小波方法或普通小波包方法,可提高高频数字信号的边沿质量,有利于高速长输信号完整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The epidemics of cholera are impacted by many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elevation and so on. The paper analyzed the suitable degree of V. cholerae in China using MaxEnt based on some geographic and climatic factors, and predicted the cholera risk in each district of China according to the suitable degre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areas in coastal southeast, central China and western Sichuan Basin are relatively suitable for V. cholerae and the suitable degree is higher in the Xinjiang Basin than in surrounding areas. The variables of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and DEM are three main environmental risky factors that a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cholera in China. The variables of relative humidity, the distance to the sea and air pressure also have impacts on cholera, but sunshine duration and drainage density have little impact. The AUC value of MaxEnt based model is above 0.9 which indicates a high accura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