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古代,食糖、蜂蜜等甜味剂都是天价的奢侈品,迫使人们去寻找能替代它们的产品。古罗马人的做法是熬葡萄糖浆,用来添加到葡萄酒或其他食品中增加甜味。起初,他们把葡萄汁放在铜锅里熬,后来也用铅锅来熬,发现用铅锅熬出来的糖浆更甜更可口。古罗马人注意到这种额外的甜味来自在熬制过程中铅锅表面形成的一层白色的物质。第一种代糖——"铅  相似文献   

2.
从铜镉渣酸浸后废渣中提取粗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铜镉渣酸浸后的含铅废渣湿法生产醋酸铅及铅,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对铅渣中硫酸铅转变为醋酸铅的方法探讨,以及湿法提取铅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条件的研究,制得了纯度达90%以上的粗铅。  相似文献   

3.
铅是一种金属元素。远在东晋炼丹术家们就认识了铅,并把铅的一种化合物Ph刃‘叫赤色的丹铅。以此作为使人长生不老的丹药之一。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人们认识到铅不是人体所必需的化学元素,与汞、锅等金属一样,是对健康有害的金属。铅一方面给人们带来各种用途,另一方面随着铅应用的广泛,铅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重,也越来越危害着人的健康。l铅污染的来源铅是地壳中的天然成分,背景值平均为16Ppm,实际上未受污染的土壤铅含量在2~450Ppm之间。环境中铅污染的来源有:1.1铅矿的采集和冶炼,铅蓄电池工作,涂料、塑料、橡胶、铅玻璃…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醋酸铅水溶液对小麦芽的影响。选取萌发小麦种子180粒,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粒。处理Ⅰ为对照,处理Ⅱ、Ⅲ、Ⅳ、Ⅴ、Ⅵ分别为浓度为0.02%、0.04%、0.08%、0.16%、0.32%的醋酸铅水溶液。分别用上述溶液处理选取的小麦种子,急性染毒24 h,观察小麦芽相对生长率。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铅离子浓度的增加,小麦芽受抑制的程度也随之增加;醋酸铅水溶液对小麦芽半抑制浓度为0.14%。  相似文献   

5.
低水平铅染毒对小鼠脾脏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低水平铅染毒对幼鼠脾脏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断乳昆明种小鼠自由饮用不同浓度醋酸铅溶液(0.025%,0.05%,0.075%,0.1%),8周后处死小鼠光镜下观察小鼠脾脏结构的改变。结果对照组和0.025%醋酸铅染毒组的白髓、红髓结构无明显异常;而0.05%、0.075%、0.1%醋酸铅染毒组的脾脏白髓发育不良,淋巴小结个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且无明显的生发中心,动脉周围淋巴鞘内淋巴细胞稀疏,白髓与红髓分界不清。结论一定时间的低水平铅染毒对小鼠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无污染炼铅新方法,即硫化铅精矿在接近饱和 Nacl 的水溶液中进行矿浆直接电解,硫化铅在阳极上电氧化溶解,铅以 Pbcl_2形式进入水溶液中,硫以元素硫形式残留于矿浆中随后回收,Pbcl_2在阴极上电解沉积得金属铅。在适宜条件下,有关金属的阳极溶解率为,Pb>96%,Ag 90%。一般可得到二级以上金属铅。电能消耗约为800度/吨·铅。  相似文献   

7.
食品骗局     
兰多 《世界博览》2008,(21):58-59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发展史也是食物造假史。历史学家研究掺假食品,研究它的生产、供应和消费可以描画出一张人类社会发展的心电图。从"阜阳大头娃娃"到现在的"三鹿事件",我们的食品安全课从来不缺素材。俗话说太阳底下无新事,对食品的改造和掺假古已有之。古罗马时期,为使酒味变甜,人们就往劣质酒里掺入铅。罗马人不知道铅这种物质有毒,实际上正是它导致很多罗马人不能生育。而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更是盛产"魔鬼食品杂货商"。德国出生的化学家弗里德里克·阿卡姆,不但在1814年  相似文献   

8.
铅对小鼠脏器中微量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铅的毒性机制 ,防治铅中毒 ,分别测定了醋酸铅染毒小鼠各脏器中铅、钙、铁、锌等金属元素含量和各脏器的脂质过氧化物 (LPO)值及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 ,结果显示染铅后小鼠多数脏器中镉、钙、铁、锌浓度和LPO值及血清LDH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这表明铅对小鼠多数脏器都有毒性 ,脏器中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含量异常可能是铅引起细胞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铅对小鼠脏器中微量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铅的毒性机制,防治铅中毒,分别测定了醋酸铅染毒小鼠各脏器中铅、钙、铁、锌等金属元素含量的各脏器的脂质过氧化物(LPO)值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显示染铅后小鼠多数脏器中镉、钙、铁、锌浓度和LPO值及血清LDH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铅对小鼠多数脏器都有毒性,脏器中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含量异常可能是铅引起细胞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新生大鼠铅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新生大鼠铅损伤动物模型 ,用于研究铅对发育脑的损害。方法 选取 3窝新生Wistar大鼠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低沿组和高铅组。分别于出生 0、2、4、6、8、10、12、14d给予腹腔注射醋酸铅溶液 0 1mL ,注射剂量分别为 0、2 0、6 0mg kg(按出生体重计算 )。各鼠分组不分窝 ,均由母鼠哺乳。结果 第 17d断头处死各鼠 ,检测血铅值分别为 :对照组 3 5± 6 6 μg L、低铅组 4 10 8± 4 6 6 3μg L、高铅组均 >6 5 0 μg L ,正常组在正常范围内 ,低铅组已达中度铅中毒 ,而高铅组已达重度铅中毒。结论 新生大鼠腹腔注射醋酸铅溶液建立动物铅损伤模型是一种简便、可靠、易于控制的方法 ,可用于铅对发育脑损伤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以丁醇钛、无水醋酸铅、乙醇锆为原料制备锆钛酸铅(RZT)陶瓷的溶胶——凝胶(Sol—Gel)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650℃焙烧两小时凝胶粉末生成晶相的锆钛酸铅粉料,并且具有高均匀性,高纯度.在1200℃,170kg/cm~2和2h条件下通氧热压烧结的陶瓷具有优良的压电性能.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铅暴露对大鼠海马DG区神经再生的影响及潜在机制,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慢性铅暴露组。正常对照组饮用蒸馏水,铅暴露组饮用铅水(250mg/L醋酸铅溶于蒸馏水,30mL/d)。实验鼠自胚胎期开始接受铅暴露,出生后至断奶前(出生后21d)通过母乳间接接受铅暴露,断奶后通过饮用铅水直接接受铅暴露。对照组和铅暴露组幼鼠均于出生后第19~21天通过腹腔注射给予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40mg/kg,每天1次,于第22天断头取材。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海马区新生神经元数量,Western blot检测Wn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Wnt通路中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铅暴露显著降低大鼠海马DG区神经元数目(BrdU标记)以及新生神经元数目(BrdU和DCX共标);铅暴露显著升高β-catenin磷酸化水平,降低GSK-3β磷酸化水平,而对GSK-3β和β-catenin总体水平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在mRNA水平上,GSK-3β则明显上升。该研究结论为慢性铅暴露降低发育期大鼠海马区新生神经元数目可能与经典Wnt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以丁醇钛(Ti(OC_4H_8)_4]和无水醋酸铅(PbC_2H_3O_2)为原料制得干凝胶,在550℃焙烧即生成单一的晶相钛酸铅,常温下将焙烧后的产物研磨、压片、在1200℃煅烧成陶瓷片,其体积密度为7.90g/cm~3,晶体粒子尺寸约为5μ,所得陶瓷片中Pb/Ti原子比,与原料配料组成相差甚少。  相似文献   

14.
燃烧过程中铅颗粒粒径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高3.4m、内径0.15m的一维炉实验台,对燃烧中铅颗粒的粒径分布进行实验研究。铅元素以醋酸铅溶液的形式通过空气雾化引入到燃烧液化石油气的炉膛中。使用切割粒径从0.48~12.63μm的8级A ndersen撞击器和切割粒径从0.030~10.0μm的12级静电低压撞击器(ELP I)进行采样,同时对铅颗粒物的质量浓度粒径分布和数量浓度粒径分布进行了测量。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铅颗粒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质量方面,铅颗粒主要集中在亚微米区间,质量浓度的峰值在0.2~0.6μm之间;在数量方面,铅颗粒主要集中在0.03~0.4μm区间,数量浓度的峰值在0.2~0.3μm之间。  相似文献   

15.
沉淀转化法制备单分散超细碳酸铅粉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沉淀转化法是将氯化钠加入到醋酸铅溶液中生成氯化铅沉淀后,再加入碳酸的将氯化铅淀淀转化为碳酸铅沉淀的方法,该文分析了使用沉淀转化法制备单分散,平均粒径小于100nm的燃烧催化剂碳酸铅粉体的可行性,实验也证实了沉淀转化法制备的碳酸铅红外谱图中不含Cl^-杂峰,粉末比表面积为27.5m^2/g,电镜观察到单个粒子粒径为30~50m均优于直接沉淀法所得产物。  相似文献   

16.
使用高3.4m、内径0.15m的一维炉实验台,对燃烧中铅颗粒的粒径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铅元素以醋酸铅溶液的形式通过空气雾化引入到燃烧液化石油气的炉膛中。使用切割粒径从0.48~12.63μm的8级Andersen撞击器和切割粒径从0.030~10.0μm的12级静电低压撞击器(ELPI)进行采样,同时对铅颗粒物的质量浓度粒径分布和数量浓度粒径分布进行了测量。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铅颗粒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质量方面,铅颗粒主要集中在亚微米区间,质量浓度的峰值在0.2~0.6μm之间;在数量方面,铅颗粒主要集中在0.03~0.4μm区间,数量浓度的峰值在0.2~0.3μm之间。  相似文献   

17.
金属硫蛋白结合铅离子的竞争反应和置换反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锌诱导的家兔肝脏中分离纯化得到两种亚型的金属硫蛋白(MTs):Zn7MT-Ⅰ和Zn7MT-Ⅱ,在酸性条件下脱金属得脱金属硫蛋白(apoMTs)。从镉诱导的家兔肝脏中分离纯化得:Zn2Cd5MT-Ⅰ和Zn2Cd5MT-Ⅱ。采用圆二色性(CD)光谱法和紫外(UV)吸收光谱法研究金属硫蛋白结合铅离子的竞争反应和置换反应。竞争反应显示:Pb2+和Zn2+竞争结合apoMT-Ⅰ形成的是金属混配的金属硫蛋白;而apoMT-Ⅱ的金属结合位点则完全被Pb2+所占据,表明apoMT-Ⅱ对Pb2+更为敏感。置换反应显示:Pb2+既不能置换出Zn7MT-Ⅰ中的Zn2+,也不能置换出Zn7MT-Ⅱ中的Zn2+;但Pb2+能完全置换出Zn2Cd5MTs中的Zn2+,且其置换行为也存在着亚型上的差异。提示Zn2Cd5MT-Ⅱ可能有效地解铅中毒。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用NH_4NO_3作助沉剂,提取钢中钨,使其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调节pH值,加入一定量醋酸铅使钨沉淀。无需过滤,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过量铅离子,以间接法计算钨含量。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9.
铅对小鼠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进文 《甘肃科技》1996,12(4):21-21
铅对小鼠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李进文(兰州医学院预防医学系730000)目前已知有许多毒物的毒害作用与引起脂质过氧化有关。脂质过氧化对细胞与机体产生多种有害作用,可以认为脂质过氧化是许多毒作用的起点。本实验研究给予小鼠醋酸铅,观察铅对小鼠脂质过氧化的作...  相似文献   

20.
铅测定方法是基于使铅生成硫酸铅沉淀,与锌、铜、铁、锰等元素分离、而后将硫酸铅转化为醋酸铅,在 pH 5.5—6的溶液中,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以 EDTA 标准溶液滴定铅。锌的测定法基于硝酸、氯酸钾溶矿测定铅后的分离液中测定锌。以氢氧化铵、溴水等沉淀铁、锰、铝分离除去干扰,在 pH5—6的条件下,以 EDTA 滴定锌。其反应式:H_2Y~(-2)+Zn~(+2)→ZnY~(-2)+2H~+ 铜、镉干扰滴定以碘化钾、硫代硫酸钠消除。铝、钡、铁等部分残余干扰元素,分别以氟化铵、酒石酸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