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NGC 3199是位于船底座方向,离我们约12000光年远的明亮宇宙云。在这张窄波段假色影像里,这团星云涵盖约75光年的区域。虽然深空影像指出它具有接近完整的气泡结构,不过它的上缘远亮于其他区域。星云的中心附近,有颗会发出强烈恒星风的炽热短寿命沃夫-瑞叶型恒星。当沃夫-瑞叶型恒星的强烈恒星风扫及周围的星际物质时,往往会造就外观饶有趣味的星云。在上面这个案例里,  相似文献   

2.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3,(13):76-77
<正>中国科学家实现人类首次大质量恒星死亡瞬间天文现象全过程记录6月9日,中国科学家实现人类首次大质量恒星死亡瞬间天文现象全过程记录的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科学杂志《科学》。据了解,一颗质量是太阳20余倍的“超级太阳”恒星,在约20亿年前其核聚变燃料燃烧殆尽,在坍缩的瞬间引发了巨大的爆炸火球,产生了一个持续几百秒的巨大“宇宙烟花”伽马射线暴。火球与星际物质碰撞产生的大量万亿电子伏特高能伽马光子穿过茫茫宇宙,  相似文献   

3.
《科学世界》2006,(9):9-9
每到夜晚,全球各地的天文学家便会使用最先进的设备梳理宇宙的最新信息,有时候,他们的努力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一个研究小组通过研究欧洲南方天文台设在智利的超大型空间望远镜采集的轨道及温度数据发现.一颗编号为WD0137—349的白矮星(坍缩的恒星)当它还是一颗更大的红巨星时.曾吞噬了附近一颗像行星一样的天体褐矮星,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后者竟然毫发无损她幸存下来。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观察到一颗星球的表面布满了条纹,能说明什么呢?一项于2021年1月7日发表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的研究认为,这是星球上存在纬向环流的绝佳证据。褐矮星很特殊,它既不是恒星,也不是行星。尽管和木星的大小相当,但质量却是后者的数十倍。由于褐矮星发出的光线十分暗淡,几乎没有望远镜能看清它的大气环境。"褐矮星会不会和木星的大气环境一样?"带着这个疑问,  相似文献   

5.
“我们是宇宙中唯一的文明生物吗?”、“有没有外星人?”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科学家,也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兴趣。理论上说,宇宙中除了我们人类以外,完全可能存在其他文明生物,而且其文明程度可能比我们还要发达。我们不妨对宇宙略加推算一下:银河系估计有4000亿颗恒星。如每10颗恒星有一颗拥有行星,就会有400亿颗恒星拥有行星。这400亿颗恒星如果各有10颗行星,就会有4000亿颗行星。这当中又有几颗适  相似文献   

6.
恶贯满盈的宇宙巨星真正的恶棍打出生前就开始酝酿着怎么作恶了,那些质量超过太阳10倍的大质量恒星就是这样的坏家伙——在它们形成恒星之前,宇宙就被这些杀伤力极强的大型星体搅得混乱不堪啦!一颗大质量恒星在形成的同时,竟会用气体攻击其他有可能成为恒星的小同伴,把它们炸得七零八碎!而身为恒星家族中的一员,大质量恒星  相似文献   

7.
雷神的头盔     
正雷神索尔不但有他专属的历日(星期四),天空中更有他的头盔。名为雷神头盔的NGC 2359,是团有侧翼的头盔状宇宙云。然而,就是对北欧的神祇来说,这顶宽度达30光年的头盔也是庞大无比。其实这顶头盔较像星际气泡,是由中心附近的明亮大质量恒星发出的高速恒星风,在周围分子云里吹出的天体。这颗分类为沃尔夫·拉叶星的中心星,是颗处在前超新星演化短暂阶段的极端炽热巨星。位于大犬座方向的NGC 2359,离我们约有15,000光年远。  相似文献   

8.
《科学世界》2012,(4):12-12
尽管像地球这类离母恒星很近的行星是和恒星几乎同时诞生的,但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银河系内数以十亿计的恒星很可能从宇宙深空中"抓取"行星。这可能解释为什么很多行星离母行星非常远,还暗示在冥王星之外可能"潜伏"着一颗看不见的新行星。  相似文献   

9.
《奇闻怪事》2011,(9):30-31
人们一年中用肉眼所能看见的恒星总数仅6000颗左右,使用望远镜可以看见几亿颗恒星。科学家估算,宇宙里的恒星总数有3×1023颗,比地球上的所有海滩和沙漠里的沙粒总数还多。银河系是一个庞大的恒星系统,其中的恒星超过2000亿颗。那么,浩瀚宇宙中,除我们的家园地球外,还可能有地外文明存在吗?这是许多科学家努力探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漂泊于宇宙中的一大团星际尘埃云,被恒星风与辐射雕塑成一个我们熟悉的外观。命名很贴切的马头星云,镶嵌在庞大且复杂的猎户座星云(M42)之内。对使用小望远镜的人来说,马头星云是值得一看但颇有观测难度的天体。这幅壮丽且细致的红外光主题影像,是由轨道上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在红外波段所拍摄。这团离我们约1500光年远、亦拥有巴纳德33编录号的暗分子云之所以会现形,是因为有邻近的大质量恒星参宿增一之星光作为背光。  相似文献   

11.
迷离的星际     
刘茜 《科技智囊》2014,(7):72-78
<正>夏夜的星空是那样的遥不可测,却总让人充满着无限的遐想。在那里,有着儿时的憧憬,有着大胆的探问,有着不懈的追寻……然而,真实的星空到底是怎样?哪里才是人类幻想栖居的所在?在宇宙深处,有这么一颗恒星正在死亡。它曾经是宇宙中最明亮的恒星之一,以惊人的高速燃烧着自己的生命。质量越大的恒星,核心内的氢聚变反应越剧烈,对燃料的消耗也越快。现在,它  相似文献   

12.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在新近出版 的《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天鹅星座中 的HD188753星系中有3颗恒星。处于该星系中 心的一颗恒星与太阳系中的太阳类似,它旁边 的行星体积至少比木星大14%。该行星与中心恒 星的距离大约为800万千米,是太阳和地球之间 距离的二十分之一。而星系的另外两颗恒星处 于外围,它们彼此相距不远,也围绕中心恒星公 转。 银河系中的星系多为单星系或双星系,具 有三颗以上恒星的星系被称为聚星系,不太多 见。 恒星并不是平均分布在宇宙之中,多数的 恒星会受彼此的引力影响,形成聚星系统,如双  相似文献   

13.
科学触角     
《科学世界》2012,(5):12-13
发现宇宙诞生之初的古老行星德国马普天文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了围绕一颗距离地球375光年的恒星运行的两颗巨大行星,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行星系统。这颗恒星(编号HIP11952)和两颗行星的年龄有128亿岁,很可能是在宇宙  相似文献   

14.
<正>第一颗恒星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后的几亿年。自此之后,宇宙变成了效率极高的"造星工厂"。迄今为止,宇宙已产生了约2万亿个星系,包含了数不尽的恒星。这些星星一共发出了多少光?近日,来自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居然给出了答案:宇宙中的恒星已经产生了4×1084个光子。实际上,宇宙中所有曾经存在过的星系发出的光芒都积累在河外背景光(EBL)中,只是因为散布  相似文献   

15.
<正>地球究竟是不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载体?天文学家一直在努力探索。根据NASA最新发布的消息,天文学家们通过斯皮策红外太空望远镜,在距离地球39光年的地方,发现了7个地球大小的行星围绕一颗恒星运行的行星系统,其中3颗恒星位于母恒星TRAPPIST-1的宜居带内。这是人类首次发现如此多的类地行星在一个恒星周围绕转。据悉,自从20世纪90年代,人来开始探测地外行星以来,截止到2017年2月15日,天文学家已经在2687颗恒星周围发现了5000多颗地外行星。但,  相似文献   

16.
庚君伟  NASA  ESA 《科学世界》2014,(3):74-79
<正>宇宙中的天体,生与死总是相依相伴。比如,中小质量恒星的死,伴随着白矮星和行星状星云的生;大质量恒星的死,伴随着中子星、黑洞和超新星遗迹的生。超新星遗迹,是大质量恒星死亡前发生灾难性的爆炸后,原来恒星包层中的物质被抛射到星际空间而形成的,而爆发后在中心留下来的核心就成了中子星或黑洞。超新星遗迹的诞生超新星遗迹的诞生,伴随着星体的剧烈爆发。这种爆发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核燃烧导致的超新星爆发,另一类是常说的引力坍缩型超新星爆发。  相似文献   

17.
由日本、新西兰等11个国家的专家组成的国际联合观测研究小组日前发表报告称,他们发现了两颗气态行星围绕一颗恒星运行的天体系统,在迄今发现的天体系统中。该系统结构与太阳系最为相似。研究发现,该恒星的质量和两颗行星的轨道半径及其质量,恰好相当于太阳、木星和土星三者的质量与轨道关系同比缩小约一半。参与研究的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伊藤好孝等认为宇宙中与太阳系相似的天体系统并不罕见.这或许将成为探索太阳系外行星的线索。  相似文献   

18.
《今日科技》2005,(12):41-41
美国天文学家认为,他们已经发现了目前已知的最小的太阳系的诞生。通过借助地面望远镜和太空望远镜进行观测,科学家们发现一颗质量不足太阳百分之一的褐矮星,被一条看来是由尘埃及大气组成的圆盘状物环绕着。这项研究的负责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凯文·鲁曼表示,这颗褐矮星目前看起来正经历着一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世界》2005,(3):10-10
天文学家最早于1988年提出了一种假设,即两颗相互旋转运行的恒星在以很近的距离经过银河系中心的一个特大质量的黑洞时,彼此之间的这种依赖关系便会被打破。其中一颗恒星将会围绕着黑洞运行,而另一颗恒星则如同一枚飞离弹弓的石头般被弹射出去。在我们的银河系中,这种情况大约每10万年才会出现一次。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大行星的形成只需要几百年据报道,利用超级计算机的计算和演示,天文学家们得出结论,一颗新的同木星性质相似的巨型行星的形成只需要几百年的时间,而不是以前认为的几百万年。以前,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在恒星形成初期,其外部包围着一圈碟状的宇宙残骸,这些宇宙残骸由宇宙尘埃和气体等物质组成,后来,经历了几百万年的时间,这圈碟状的宇宙残骸才逐渐形成了围绕恒星运转的行星。但是,近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一份研究报告称,这些巨大的碟状宇宙残骸,在围绕恒星旋转不了几圈后就会分裂,而破裂后的物质开始迅速聚合在一起,并把气体牵引过去,从而形成了像木星那样外围围绕气体的巨大行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