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潍坊学院学报》2017,(3):41-45
正当的引导是诉讼调解合意有效生成的关键因素。但由于"调审合一"模式限制、对抗式思想浸淫、考评指标不当、调解者经验与技能不足等原因,合意引导出现越位或缺位的异化现象,使得调解合意难以或不当生成。为消除诉讼调解合意引导的异化现象,建议调审适度分离,优化调解考评要素,实行调解释明,提升法官与当事人的调解参与度,加强法官及司法辅助人员的调解技能培养。  相似文献   

2.
诉讼调解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语境下,已经成为一种司法政策导向,调解结案更多地成为民事司法的目的而不是纠纷解决的方式。诉讼调解中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双重软化凸显了检察机关进行诉讼调解检察监督的必要性。诉讼调解检察监督并不违背合法、自愿调解原则,并不干涉法院的独立审判。规范诉讼调解检察监督的提起范围和提起方式则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必须认真审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诉讼调解具备时间性.研究诉讼调解的时间性有利于准确认识诉讼调解在纠纷解决上的范围和边界,正确处理调解和裁判的关系,从而提高诉讼调解成功率和诉讼调解质量.  相似文献   

4.
诉讼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特色的处理民事纠纷的方式。在现行情势下,正视诉讼调解制度的性质、法律地位及其在化解、消弭社会矛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其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实践中显现出的弊端,对其进行反思,以求诉讼词解制度的更趋完善,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司法制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诉讼调解制度因在解决民事纠纷方面有着固有的优势而倍受推崇。但是,诉讼调解制度也不是万能的,即诉讼调解在实践中所发挥的功效也是差强人意的。我们通过实证考察发现,无论是从结果意义上还是行为意义上分析,诉讼调解在结案、化解当事人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其他方面均存在实然与应然状态的差异,而且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司法实践中,当事人的超讼诉求、个案性的诉讼调解、多主体的利益博弈以及"破窗效应"等均制约着诉讼调解功效的最大发挥。因此,我们应理性对待诉讼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诉讼和解作为诉讼契约的一种方式已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青睐,它以当事人的合意来解决纠纷,体现了市场经济主体的"意思自治",能及时、彻底地解决纠纷,减少大量讼累。而实践中,由于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影响,造成当事人自行和解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出现严重萎缩的局面,法院调解本身又受职权主义的影响,性质定位不妥,根本无法良性运行,并且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因此改革势在必行。笔者正是期望通过构建我国的民事诉讼和解制度来克服法院调解存在的尴尬,并为丰富我国民事纠纷解决方式而做些许努力。  相似文献   

7.
巴秀丽 《科技信息》2011,(18):I0069-I0070
民事诉讼调解,是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进行的调解,是诉讼内调解。近年来我国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发展迅速,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诸多弊端,应从多方面着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诉讼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8.
调解是化解纠纷、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我国形成了事实上的司法、行政、民间调解的调解体系,然而并未建立起体系化的纠纷调解机制,尤其是对诉讼外的纠纷调解机制重视不够.诉讼外纠纷调解制度由于其高效率、低成本,消除纠纷的独立性、彻底性等特点,在整个调解制度框架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诉讼调解是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近几年,人民法院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背景下,重新审视诉讼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独特功能,开展了以加强诉讼调解工作,规范诉讼调解程序为目的的诉讼调解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进一步完善诉讼调解制度应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指针,树立以"司法为民"为指导的调解理念;修改民事诉讼法,补充制定相关司法解释,关注法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目前,社会中存在的纠纷解决方式主要包括三种方式:自力救济、社会救济和公力救济。其中,社会救济中的调解方式在农村纠纷解决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公力救济,即法律(诉讼)方式在农村纠纷解决中陷入困境。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法治的深入,农村现有纠纷纠纷方式呈现出弊端,本文试图分析相关原因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柴慧婕 《科技资讯》2010,(24):225-225,227
目前人民法院所受理的民事案件之中近七成的案件得以调解结案,对最大限度地营造当事人之间的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实现当事人诉讼利益的最大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认为解决当前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调解制度的时代价值,厘清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实践中,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诉权是审判权行使的前提,没有诉权行使就没有审判权行使,审判权的启动依赖于当事人诉权的行使,二者相互制约。通过对法院调解制度的分析以期对我国目前法院调解制度完善寻找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经济诉讼调解是法院处理经济纠纷案件常使用的一种手段。它与人民法院对经济纠纷案件的判决相比,只是结案方式的不同,实质都是依法进行的审判活动,必须坚持贯彻执行有关的法定原则。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对此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调解机制不能完全融入当代法律体系并发挥自己的作用。与诉讼相比,大多数中国人认为调解在现在的中国是一种无效或效力甚微的方式。因此,中国很有必要更体系化地重新引入调解这一机制。其中的关键就是使调解延伸至诉讼程序。理论和区域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中整合调解机制和诉讼机制是可能的、必要的,并且这种整合将会缩小调解和诉讼间的空隙。  相似文献   

14.
调解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人类最古老的解决纠纷的方式,自愿原则作为法院调解的基本原则和前提,其保障问题是法院调解能否健康运行的根本问题,本文拟从四个方面论述法院调解中自愿原则的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5.
医疗纠纷调解的优势分析与制度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纠纷的诉讼解决渠道耗时费力,而现有的诉讼外解决方式设计未尽完善,导致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志方的非理性维权现象时有发生。参考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经验,比较医患纠纷各种诉讼外解决方式,不难发现诉讼外解决方式更易为医患双方所接受,且比诉讼方式更便捷、更高效,尤其是医疗纠纷调解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企业应通过订立合法完备的劳动合同、建立健全企业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劳动合同等预防劳动纠纷的发生,当发生劳动争议时,应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程序使劳动争议得到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17.
群体性纠纷的特征决定了其通过诉讼解决时理应有不同于一般诉讼的特点。利用诉讼方式解决群体性纠纷时,除了坚持不同于一般诉讼的代表人诉讼之外,还应该在配套机制方面进行完善。结合群体性纠纷的特征,在对群体性纠纷进行诉讼解决时应注重律师、法院调解和陪审制的利用。  相似文献   

18.
经济诉讼调解是法院处理经济纠纷案件常使用的一种手段。它与人民法院对经济纠纷案件的判决相比,只是结案方式的不同,实质都是依法进行的审判活动,必须坚持贯彻执行有关的法定原则,本通过具体案例对此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9.
ADR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在司法程序内迅速解决纠纷的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是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或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或审判外纠纷解决方式,是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并独立于传统民事诉讼制度解决纠纷的方式,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调解是ADR中最有发展价值的,我国调解制度有产生的历史根源和发展过程,有其自己的特色;文章针对我国的调解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足与缺陷,论述了在我国建立ADR机制是完善我国调解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我国法治与世界法治接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法院调解也称诉讼调解,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自愿就民事权益的争议,平等地进行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所进行的活动。本文反思了中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