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6年8月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刊出发改委主任马凯的文章<落实国务院决定精神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文章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节能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把"十一五"时期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作为约束性指标.节能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要把节能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相似文献
2.
3.
4.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一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市场应用和产业发展,如光伏发电、风电等年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可再生能源巳成为实现能源多样化、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替代能源.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电环境保护状况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水电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总结和交流水电建设和管理经验,反思水电的环境问题,探索水电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机制,对促进水电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能源需求,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基础研究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将部署六大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基础科学》2006,8(2):3-3
为抓住和用好本世纪头20年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组织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共 相似文献
7.
8.
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善我国水环境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国开始编制<"十一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9.
10.
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我国应有近期工作重点和中长期安排,分阶段按步骤加以推进,既抓重点解决突出矛盾,又建立长效机制,为长期节能奠定基础;近期应从源头控制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势头中远期应加快制度建设、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1.
"文革"期间的相对论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革”期间,我国开展过一系列批判自然科学理论中“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等“资产阶级思想”的活动。文章根据有关原始资料,比较系统地讨论了这一时期对于相对论的批判情况,并对这一批判活动的性质及方法作了初步分析。文章指出,我国“文革”期间对相对论的批判是一种哲学批判,是对相对论物理内容的严重歪曲和误解。 相似文献
12.
石油和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产业,在宏观经济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十一五"规划纲要对国民经济所作的全盘规划中,既对行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明确的目标,还对行业的自主创新、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实施循环经济及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能源替代、安全生产、危险化学品管理以及新领域的发展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也为行业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14.
"十一五"将是中国经济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是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同时,"十一五"也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阶段,要加速实现工业化需要加快推动信息化,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制造业与信息化更加紧密的结合.因此,我们要认真总结"十五"制造业信息化的经验,认真分析"十一五"面临的新形势,切实做好"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工作.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分析我国新闻资讯移动端(APP)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有关新闻资讯APP成功案例的优势和特点进行了解读,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同时也指出了目前我国新闻资讯APP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根据基础研究的规律和特点,针对国家重大需求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在总结“十五”(试点)实施的12个重大研究计划(编号为1-12)经验的基础上,“十一五”启动和实施了新的重大研究计划。重大研究计划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科学研究的一种新的模式,是落实科技源头创新战略,体现我国基础研究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前瞻性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8.
19.
20.
"批林批孔"运动期间中国科技史研究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大革命”后期的“批林批孔”运动中,我国开展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研究中国历史上“儒法斗争”与科学技术发展关系的群众运动,这是一场为满足政治需要而对中国古代科技史进行考查和总结的带有学术意味的活动。本文在分析整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从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批林批孔”运动期间中国科技史研究的状况及其特点,以期为中国科技史的史学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