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纵观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老子》都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从《老子》的宇宙论、人生论、政治论、方法论和艺术论诸方面来观照《老子》思想的现代意蕴。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孕育了中国艺术 .在中国文化中 ,整体功能思想是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文化特色 ,这一点可从《周易》、《老子》、阴阳五行学说及中国的绘画、建筑、园林、书法等文化艺术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印证 .在中国文化的哺育下 ,中国艺术具有由整体功能思想而形成的艺术美学特色 .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老子的文化解读》的理论基础做了局部的整理和重构,以使道的原型意象的“混沌”特性更加明晰  相似文献   

4.
谈及道家,人们不约而同的看视老子(约春秋中晚期)、庄子(约公元前369~286)为其始祖,不过我认为如此观之未免失当。庄子吸取了《老子》书中的一些成份,却并不能得出这样一个学术谱系:老子传关尹子与庚桑子,庚桑子传壶子,壶子传列子,列子传庄子。并不能因庄子与老子的学术关系而称“老庄”,正象孔子吸取了老子的学说而不称“老孔”一样。其实《老子》务实与务虚精神开创了中国思想文化最重要之两派——儒家、道家。《老子》是中国文化的始基。王夫之指出《庄子》“虽与《老子》相近,而别为一宗”(《庄子解》)。因此,在论及先秦道家思想时,我不论《老子》的思想,而以庄子及其后学所著的《庄子》为立说重点。《庄子》是道家的开山著作。  相似文献   

5.
《老子》是承载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之一,历来传本众多、复杂,而新出土的简帛文献为我们进一步整理、阐释和利用《老子》的文本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材料保证,其中就包括对《老子》的韵读材料进行重新的辩证。清代江有诰的《老子韵读》是古音研究的主要著作之一,对它的研究、辩证能够为古音研究提供可靠的材料依据,而利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对其进行对勘则可以发现并纠正江氏的某些疏失;此外,对"韵例"的概括和科学认识也可以对相关材料的整理起到删繁就简的作用,使得《老子》的韵读情况更符合事实。  相似文献   

6.
《老子》是承载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之一,历来传本众多、复杂,而新出土的简帛文献为我们进一步整理、阐释和利用《老子》的文本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材料保证,其中就包括对《老子》的韵读材料进行重新的辩证。清代江有诰的《老子韵读》是古音研究的主要著作之一,对它的研究、辩证能够为古音研究提供可靠的材料依据,而利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对其进行对勘则可以发现并纠正江氏的某些疏失;此外,对"韵例"的概括和科学认识也可以对相关材料的整理起到删繁就简的作用,使得《老子》的韵读情况更符合事实。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比较文化的视角对《老子》的修身之道进行了分析。《老子》中的修身之道具有“内向超越”的维度,这不同于西方的“外向超越”。在《老子》中身不离道,道不离身,体性一如,在与道俱化中无己成己,而道动于返,用于弱,归于化。  相似文献   

8.
刘侠 《科技信息》2014,(8):103+109
德是《老子》中仅次于道的哲学范畴,老子赋予德以丰富的内涵和显著的地位。由于译者在时代、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差异,德的理解和英译多种多样。本文首先从道之德和人世层面之德两个方面阐述了《老子》之德的丰富内涵,再对三个典型译本中关于德的几个关键句子进行对比分析,以期给《老子》的英译提供某些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老子故里位于河南周口市鹿邑境内,鹿邑县在近十余年积极开发本地文化资源,2008年成功举办了中国鹿邑老子国际文化节,带来了老子故里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新热潮。但总观文化节中研究成果,没有对老子的语言研究,然而老子语言的开发利用价值很大。本文介绍老子语言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的主要思路、研究框架设计、创新程度、应用价值、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结合策略,此项研究可提高老子故里景点的知名度,可以开发出语言文化方面的旅游产品,为老子故里的文化资源开发经济发展找出新亮点。  相似文献   

10.
晚年的毛泽东主席非常重视对老子思想的研究。毛主席曾经阅读过的《老子》版本主要包括:马叙伦的《老子校诂》、高亨的《老予简注》、张政煨审定的《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释文》、傅奕校订《道德经古本篇》、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上半叶老学研究成果多为对《老子》文本的校勘、汇释与解析,国学大家陈柱的《老学八篇》则以全新的视角,研究八个主题:《老子之大略》《老子之别传》《老子之文学》《老子之学说》《庄子之老学》《韩非子之老学》《庄韩两家老学之比较》《新定老子章句》.其研究方法为庄韩对比、中西互鉴;研究旨趣在于融入救世救民之思;阐释特点为从...  相似文献   

12.
老子是我国古代大哲学家之一,在我国学术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他的籍贯问题迄今尚未真正解决. 今本《史记·老子传》明言“老子…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后来也多承此说;但其间并非没有问题.首先是《史记·本传》关于老子的其他记载亦多含糊不清之处.盖自稷下黄老学派乃至汉初道家者流,对于老子往往欲神其人,欲奇其事,以至造成一些混乱.因此,司马迁在撰写《老子传》时,常常以疑似之词书之.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绝学无忧”的三种不同的解释入手,分析了老子的经历与思想。认为老子本人博学睿智,《老子》一书引证丰富,博大精深。老子在书中不光显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表明了学习的目标和方法。老子的学习观是和他“无为”思想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鹿邑是老子的诞生地,有许多关于老子的文化遗迹,从开发旅游资源的角度看,具有该方面旅游资源的垄断性。合理地开发老子文化旅游资源,对鹿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起到巨大作用。鹿邑以老子文化为突破口发展旅游业,应当注意一些问题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王媛 《科技咨询导报》2009,(12):196-197
现代企业文化管理需要以一定的思想作为理论指导。道家思想是我国悠久的历史中一个很有特色的思想流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内涵十分丰富,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学思想。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哲理宝藏,我们不仅可以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方面研究其思想所起的指导作用,而且在企业文化管理方面也有着很深的挖掘价值。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利用道家思想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力,更好的为创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6.
郭店简书《老子》甲篇篇首说:"绝知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为弃作,民复孝慈。"比较这段话与帛书本、今本《老子》的相关文字,可以发现早期道家在价值观上并不反对儒家的"圣""仁""义"等诉求。这反映了早期不同的中国思想之间,其实存在着互相映带、互相承认的共同境地。这种共同的思想境地,后来更逐步发展出道、儒、佛、西方哲学之间互相吸纳、互相融和的思想表现。这启示我们,在进行当代中国思想文化建设时,对于既有的思想文化资源,容当更多地关注它们之间可以互相一致、互相融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外译面临新的挑战。蔡志忠《老子说》(中英文对照版)通过模态内的叙事转换、模态间的语图互文等多样化的译介形式、多元化的叙事方式给传统文化典籍译介带来新的尝试,在让大众读者想读、爱读的同时,也助推中国典籍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郭店竹简本《老子》出土后,学术界对其版本及相关问题存在不同的认识。从竹简形制、抄定时间、内容等方面,结合传世文献对郭店楚简《老子》进行分析后表明,郭店楚简三组简本《老子》是对《老子》流传本的节选摘抄,原本《老子》很可能有五千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出版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注译、通释性的图书有许多种,尤其对先秦时期的《老子》、《周易》等文献的思想挖掘更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领域,其中由青年学者高秀昌撰写、河南大学出版社近日出版的《哲人的智慧——〈老子〉与中国文化》(以下简称为《智慧》)一书,更是在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呈给广大读者的一部启人智慧、通俗易懂,具有深刻见解的专著。释读该书,深感其有如下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中原文化的代表之一老子文化有多元性、涉身性和和谐性等特点,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重新定位。以传播学的视角透视老子文化传播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对于中原文化的发展以及中原经济区建设有极强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