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分析与检验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关键环节。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应当从课程的总体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及课程考核等方面对食品分析与检验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是农林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该门课程既具有法律和法规类课程理论性强的特点,又具有一般工程类实践指导性强的特色.而其课程教学大多还是以食品标准介绍和相关法规解读为主,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且针对性不强,教学方式也较为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难以提高教学效果.该文结合农林院校所开设的《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特点,对该门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索、思考与总结,为更好的提高农林类院校《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食品工厂设计》课程的特点,探讨了该课程建设应从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优化教学内容、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加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等措施,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将食品工厂设计课程建设成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4.
《食品营养与卫生》作为一门食品科学与工程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旨在提高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该文结合作者教学实践,分析了《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指出了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深入生产一线等方面对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进行了实践和探索,为该课程今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背景下,将课程思政理念融于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势在必行。该文以高职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为例,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意义、教学改革目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为更好开展预防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食品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群职业能力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届食品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我们了解到食品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主要有涵盖食品加工、食品检验、食品质量管理、食品销售及食品研发等部门,并对就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归纳总结,对就业岗位群的能力需求与课程设置进行对照分析,针对职业能力与岗位能力要求提出了课程(或专业)改革的建议,以期为食品类专业的项目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营养与食品学是一门通识教育课程,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培养模式。该文从课程背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讨了营养与食品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创新研究,为高校营养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良  王维民  黄和 《科技资讯》2012,(7):212-213
本文探讨为食品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管理人才的《食品工厂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包括课程特色、能力培养、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探讨如何将食品加工与管理课程教学和信息技术高效融合.阐述食品加工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慕课平台设计原则及其应用于食品加工与管理课程教学的优势和作用,并给出具体的改革措施,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亮  钟海雁  任国谱 《科技信息》2009,(28):24-24,26
依据食品工厂设计课程的特点,从注重学科的前沿性与实用性,充实教学内容、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食品毒理学在食品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不同院校依托专业背景、培养目标等不同,食品毒理学教学体系的构建也不同.从课程性质、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及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效果两个方面评价某中医院校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食品毒理学》课程,发现该课程构建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如课程设置学期、教材选用、实验项目等).本成果为更好地在中医院校开展《食品毒理学》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毛晓英  蒋彩虹  万银松 《科技资讯》2013,(1):180-180,182
通过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和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等三方面,本文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食品添加剂的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3.
食品理化检验是研究各类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其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的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技术性学科,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课程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各种科学技术,对食品工业生产中的物料和产品的质量进行分析检测,内容涉及食品营养成分、食品风味成分、添加剂成分、有毒有害成分的分析与检测.课程重点介绍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和国外先进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4.
关键能力培养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目标,食品原料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应用性很强的重点基础课程。该文强调了关键能力的特征,论述了在食品原料学课程中重视能力培养的意义及应用前景,并详细阐述了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当今,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安全、营养、美味和保健。而合理地应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有效地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显著地延长食品保质期,从而使人们获得需要的食品色、香、味等感官品质,并同时增加食品营养和强化的特殊功能,以求便于食品加工制造与食品工艺技术的改进。而食品添加剂应用技术也作为高职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备受关注。根据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方向,对食品添加剂应用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简述了从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四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6.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重要的医学边缘科学,是其他各分支营养学的基础部分。《食品营养学》理论知识多而分散,范围窄,食品相关专业的学生在短短的36个课时内,想要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获得从事营养学相关工作的技能实在是勉为其难,该文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为例,为地方院校提高《食品营养学》教学质量做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春秋  黄卫萍  覃海元  林君  姜元欣 《科技信息》2011,(23):I0280-I0281,I0307
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食品营养》课程性质与作用及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说明了教学内容选取、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相似文献   

18.
张建国 《科技信息》2013,(23):226-226,266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出现的重要课程。近年来,很多学校逐渐开设了本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标准与法规不断完善,本文对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更新提出了建议,希望更好地发挥本课程在食品质量和安全建设中的重要性、必要性,也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食品营养学课程是食品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食品营养学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为教师描述性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式学习,教学效果较差,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的应用,所以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尤为重要,对近几年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双语教学模式、小班化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的多元互动教学模式、视频教学法、蛋白质组学技术和项目教学法等,为今后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食品添加剂教学内容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4):76-77
为提高食品添加剂教学质量,加强该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针对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从教学内容方面进行改革,增加了食品添加剂法律法规、案例辅助、食品检验、实验课程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