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硅胶为载体、辛基酚为模板分子、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功能单体、正硅酸乙酯(TEOS)为交联剂,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辛基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和空白印迹聚合物。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热重、吸附平衡实验等多种手段对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和空白印迹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吸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辛基酚分子印迹聚合物,而且所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对辛基酚模板分子具有明显的特异选择性,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去除率高达75.3%。动力学吸附性实验证明,吸附饱和时间较短,在18 min左右,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以聚乙二醇共价键接枝多壁碳纳米管(PEG-g-MWCNTs)作为色谱分离介质,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柱.考察了PEG-g-MWCNTs溶胶-凝胶固定相的热稳定和柱效的影响因素以及对芳香烃、酯等有机混合物分离性能.结果表明,该柱在180℃柱温下,固定相流失很少,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实验以辛醇作为测试物,测得柱与柱之间(n=5)保留时间的RSD小于4.5%.使用6个月后保留时间的RSD小于1.30%.  相似文献   

3.
以聚乙二醇共价键接枝多壁碳纳米管(PEG-g-MWCNTs)作为色谱分离介质,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柱.考察了PEG-g-MWCNTs溶胶-凝胶固定相的热稳定和柱效的影响因素以及对芳香烃、酯等有机混合物分离性能.结果表明,该柱在180℃柱温下,固定相流失很少,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实验以辛醇作为测试物,测得柱与柱之间(n=5)保留时间的RSD小于4.5%.使用6个月后保留时间的RSD小于1.30%.  相似文献   

4.
以α-溴代异丁酸乙醇(EBB)为引发剂,CuBr/2,2'-联二吡啶(bpy)为催化体系,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制得了一系列分子量可控且分子量分布较窄的含联苯基团的聚甲基丙烯酸酯侧链液晶聚合物,通过1H NMR、GPC、DSC、POM、WXRD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呈现三个相转变,分别为玻璃化转变、近晶E向近晶A转变及近晶A向各向同性转变;随着聚合物分子量的增大,其相应的相转变温度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原子转移自由基偶联法合成了多臂星形聚合物S-PS和星形杂臂共聚物PS-PMMA.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H NMR)分析方法确定了产物的结构.采用GPC法测定了产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GPC分析结果表明偶联剂的偶联效率高,所得聚合物分子量增大,分子量分布窄.以DSC法研究了S-PS和PS-PMMA的热力学行为,并与相应线性均聚物的热力学行为进行了比较.发现星形PS相对线性PS均聚物,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有所降低,且随PS臂数增加,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程度明显.星形杂臂共聚物PS-PMMA只存在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共聚法合成水溶性复合离子聚丙烯酰胺,分析了影响聚合反应性能及产品质量的因素.根据理化性能及凝胶性能研究表明,合成的复合离子聚合物产品可以满足油田聚合物驱深度调剖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采用RIM的方法,在WCl6/WOCl4-AlEt3为基础的催化体系中,DCPD经开环聚合物反应形成交联产物,本文研究了反应条件牟凝胶化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β—环糊精聚合物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合成了一种非水溶性的β-环糊精聚合物,采用超动态法制备出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对多种化合物进行了分离,其结果显示该柱选择性高,柱效好,惰性,热稳定性好等良好色谱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在非水介质中合成了一种新型β-环糊精交联聚合物,该聚合物在水中的溶胀能力适中,非常适合作为柱色谱固定相.对绿茶提取物的吸附研究表明,该聚合物不吸附绿茶提取物中的咖啡因,但能吸附儿茶素类多酚,而且表现出对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特殊高选择性.因此,该新型β-环糊精聚合物不但可以用于绿茶提取物脱咖啡因,而且可以用于纯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单体.  相似文献   

10.
考虑裂尖损伤的粘弹性裂纹扩展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作者1在对聚合物断裂破坏过程的实验观测基础上,应用连续损伤力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所建立的裂纹尖端破坏模型,研究了考虑裂尖损伤的粘弹性裂纹扩展规律,讨论了以损伤演化和裂纹扩展行为构成的聚合物材料破坏的全过程,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具体计算了某种聚合物在恒定载荷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行为,预期的理论结果与实验值吻合的较好.  相似文献   

11.
聚合物加工作为本科院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手抓,既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针对本专业"厚基础、宽方向、适应性强"的培养方针,以聚合物成型加工课堂教学为理论基础,改革与之配套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了综合性、系统性的实验教学体系,让学生全面了解聚合物成型加工工艺流程.同时,根据聚合物成型加工教学内容繁多、工艺复杂的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体现了多样化的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空气中经紫外光辐照前后的聚(甲基环己基硅烷)(简记为:PMCS)溶液或膜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随着紫我光照时间的增加,PMCS溶液和膜的荧光光谱峰位依次蓝移,荧光强度依次降低,并用GPC,XPS及IR光谱研究了在空气中经紫外光辐照前后的PMCS溶液或膜。结果表明,其荧光光谱峰位蓝移及荧光强度降低,与聚硅烷发生了光降解和光氧化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考虑接触问题的有限元法对部分露出型刚接柱脚的整体变形进行分析.对比文献对柱脚转动刚度和变形研究的结果,引入了不同构造柱脚柱子轴力、弯矩均随加载过程变化的弹性约束力学模型.在柱脚连接设计中引进半刚性柱脚定义,对柱脚连接的分类、界定半刚性连接以及柱脚设计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设计了分配比呈正切梯度变化的新型气相色谱柱,这种新型程序柱称为正切涤渍色谱柱,简称正切柱.本文对正切柱保留时间的程序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导出了理论方程式。通过计算机计算出程序效应值及相应的柱结构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保留时间的程序效应值与理论计算值相符.将正切柱与前人所研究的指数柱以及含有与程序柱相同平均浓度固定液的传统平均柱作了比较,结果说明正切柱是一种理想的程序柱,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大三”物理化学实验中“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方法存在的缺陷进行研究 ,提出并论证了在室温条件下用“单管粘度计”测定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载流子电导是空间电荷限制与空间电荷在器件内部指数减小的假设,通过引入电荷空间分布的特征长度及有效迁移率,并考虑注入电流为热电子电流和隧穿电流,由此对器件的输运特性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表明电荷空间分布的特征长度对器件中的载流子浓度、电场强度及电流有很大影响;器件功能层厚度对器件的电场强度影响较大,对器件I-V特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课程中"水镁石/HDPE复合材料的阻燃和力学性能研究"的设计性实验教学.通过开展设计性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得出了喷流塔传质区高度和压降计算式,计算值与实测值非常接近,偏差分别不大于6.3%和6.7%,为喷流塔设计和放大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