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清 《厦门科技》2006,(5):22-24
在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中,厦门定位为重要中心城市.为厦门经济发展迎来了重要契机。为实现这一定位,如何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增强城市发展竞争力,本文就厦门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思考、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着重大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问题,阐述了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成功转型应以社会福利均等化、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整治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总部经济助推城市经济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弘 《太原科技》2007,161(6):11-13
1总部经济是我国经济转型期产生的经济理论 1.1转型期两大需求呼唤总部经济理论我国近30年的改革进程可以用市场化、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来概括。在市场化和城市化的经济转型过程中,人才大量向大城市流动并聚集,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人才结构矛盾。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资源型城市特别是煤炭资源城市经济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我国也具有代表性。本文首先阐述了煤炭资源性城市转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广泛借鉴,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煤炭资源城市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阳泉作为山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试点城市,要求以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理念推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科技情报机构要在资源城市经济转型中开展经济转型的目标、战略定位、城市结构、经济结构、主导产业以及转型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机制的研究,从而为各级领导进行转型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总部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区域化和城市化背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凤洲  李海燕 《科技资讯》2006,(18):233-234
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资源配置的内在要求。总部经济产生和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发展趋势密切相关,它是经济全球化背景条件下区域经济和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双重推动下,经济发展必然出现的一种客观现象。总部经济是企业和城市双向选择的结果。总部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7.
以长江中游开放开发为背景,分析了武汉市作为中国内陆最大城市在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武汉经济协作区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空间互作用模型研究了武汉市城市影响域;讨论了武汉中心城市经济影响域的衰减,扩延新特征,旨在为研究武汉在加快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东中西部差距中的战备地位和作用提供一些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8.
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障碍及其战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兴起或发展起来的城市,面临着经济与社会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在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存在的主要障碍的同时,研究探讨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应坚持的经济转型战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规模推进高速铁路网络建设不仅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也是为了促进城市和区域的协调发展,然而国际学术界关于高铁对城市的影响还存在很大争议,中国高铁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更是缺乏相关实证研究。利用2010年至2012年的城市统计数据对此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高铁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确存在促进作用,越早开通高铁站点的城市经济增长幅度越大。在沿线城市中,经济规模越大的城市越能从高铁建设中获益,从而有可能扩大沿线城市的差距。结论还显示,距区域中心150 km以内的城市,如果开通高铁站点,经济增长幅度将高于其他城市,表明高铁建设促进大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向邻近城市扩散。  相似文献   

10.
调整城市运输结构,发展轨道交通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世界大城市运输结构类型及发展趋势1.城市运输结构类型在城市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交通工具的现代化对运输结构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城市运输结构的优化,是在不同交通方式带来正负面效应之后,经逐步调整才得以实现的。当前大城市运输结构大致形成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快速轨道交通为主的运输结构。美国最大城市纽约,轨道交通主要是地下铁道和城市铁路。现有地铁390公里,日客运量300多万人次;市郊交通靠既有铁路改造为城市铁路,日客运量50多万人次,且直达纽约市中心的地下车站,与地铁相连接,十分方…  相似文献   

11.
当前,重庆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大城市带动大农村战略发展之路。但城市带动农村,用什么城市来带动,怎样来带动,是当前重庆经济发展尤其是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下的农村经济发展的两大关节点。而以三峡库区为代表的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缺乏相应的中心城市来发展带动,因此必须制订新的、与重庆农村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发展带动战略,并做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经历了高速工业文明的发展阶段后,全球各大城市正面临气候变化以及资源环境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因此,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促进节能减排、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和路径选择。本文在暑期社会实践调研的基础上,以郑州为例,深入探索了制约郑州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对郑州如何开展低碳、高效、经济的城市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为推进郑州低碳经济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城市环境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和市民的身体健康。石河子市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在新疆属于较大城市规模。但"快速发展"导致城市环境卫生产生较多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4.
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生态型海滨城市的发展定位和推进三大经济带规划建设的战略构想,必将推动汕头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南澳县要抓住这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海岛资源特色优势,打造粤东生态经济示范区,为汕头推进三大经济带规划建设发挥示范作用、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5.
从城市群角度研究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是顺应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从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出发,建立城市群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对三大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2008年-2016年间三大城市群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较慢.(2)三大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普遍处于不协调状态,多数城市f(x)值与g(x)值相差较大.(3)三大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差距较大.应根据区域核心竞争力及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16.
功能定位转变是工矿在持续发展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本文简要讨论了这类城市功能定位转变的意义,并在分析阳泉市经济发展现状及其作为中心城市与腹地的关系基础上,指出山西东部区域中心城市是其新的功能定位,最后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侯勇 《科技信息》2010,(25):I0338-I0339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交通拥挤问题在各大城市甚至一些中小城市日益凸现,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表面上看是道路建设跟不上城市交通量的剧增,其实质是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不合理。因此,解决交通拥挤不能就交通论交通,从经济策略角度探求合理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解决我国城市交通拥挤的经济策略。  相似文献   

18.
大城市交通问题长期困扰着国外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出行需求的增长和交通效率低下是多数大城市面临的巨大挑战。大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人口的迅猛增长,造成对土地资源竞争的加剧,由此加速了大城市郊区化进程,并愈演愈烈。为了解决交通需求增长和拥挤问题,各大城市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对策以寻求发展城市交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流。作为城市经济圈的组成部分,中心城市以及周边地区将如何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位各自的职能,实现圈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并焕发出比作为各自独立的单位经济更大的活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对有关城市经济圈理论的阐释,并以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为实例进行研究,揭示中心城市与其周边地区的空间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心城市经济扩散效应的卫星城市规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科学规划卫星城市对引导中国城市化朝可持续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经济扩散作用与热传导现象的相似性,引入了经济扩散通量的概念。参照热传导的傅立叶定律,建立了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的经济扩散模型。模型表明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的经济扩散通量与其间两城市间的产业梯度及交通通道的通过能力成正比,说明交通发展对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发挥带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卫星城市规划应以经济扩散通量为依据,首先选择经济扩散通量大的城镇为卫星城市,对经济扩散通量小而与中心城市产业梯度高的周边城镇,可以通过交通通道建设来培育其向卫星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