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尚玉昌 《自然杂志》2012,34(1):29-38
近年来动物行为学家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研究了普通田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和定向能力,发现雄性田鼠的巢域比雌鼠大,因而比雌鼠有更强的空间定向和导航能力,而且发现多配偶制田鼠雄性个体的脑海马比雌性个体大,而单配偶制田鼠两性个体的脑海马大小没有差异。此外,大脑的颅内皮质和前额皮质对田鼠的空间学习过程也起着重要作用。 睡眠是动物行为的一种表现,绿头鸭在睡眠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际上是半个脑在睡眠,半个脑保持清醒状态。这种单半球的睡眠方式能使动物在睡眠中对捕食者作出快速反应。对于一些海洋哺乳动物来说,这种睡眠方式则能使动物在睡眠时游到水面进行呼吸换气。动物行为学家已经能够利用脑电图和测脑温技术对动物在睡眠期间的脑动态进行分析,这不仅对动物行为本身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前景,而且也揭示了前所未知的大脑活动。  相似文献   

2.
正不知道你注意过没有?当你听见某个朋友的声音时,即便没看见其人,你脑子里也会闪现出他的模样,而且能从他说话的语气中感觉出他是高兴还是悲伤,这种能力是因为你的大脑里有一个"语言区"可以感知语言的变化。目前,匈牙利科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狗的大脑里也有专门的语言区,并证实狗的确能了解主人的心  相似文献   

3.
更甜美的梦     
失眠令人心烦意乱,患失眠症的人不是通宵消磨在电视机前就是靠安眠药渡过漫漫长夜。现在美国加州拉霍亚地区Scripps研究所的化学家们已开发出一种新的可诱导睡眠的分子,并且没有现行各种安眠药的副作用。 这些副作用可能引起相当严重的后果。因为用于睡眠失常的镇静剂一般都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放射到整个大脑与身体各部门的联系。这种睡眠类似于麻醉状态,而不是正常的生理休息,使患者彻底删除可唤醒正常睡眠的各种(包括有益的)干扰。而某些安眠药具有潜在的抑郁作用──或者说会导致病人消沉,长期过量的安眠药还会…  相似文献   

4.
健康人能从夜里一觉睡到早晨,但白天就睡不了那么长时间。人在夜间的长时间睡眠是人的主睡眠。主睡眠包括非眼快动睡眠和眼快动睡眠。 非眼快动睡眠是指刚睡着时的深睡,它能使大脑得到休息,而身体的肌肉却不太松弛,这时打呼噜的人会发出呼噜声。相反,眼快动睡眠  相似文献   

5.
人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性别差异对大脑的功能有影响吗?可否用外界力量干涉大脑活动?如何通过学习让人变得更聪明?你的大脑里一定有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问题,想不想对它多一点了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科学家在几个有关大脑的热门研究领域中所取得的新进展、新认识。 认识猫和狗 大脑对收到的信息大部分都因为无关紧要而被“置诸脑后”,只对少量重要的外来信息产生即时的反应。大部分信息则储存于大脑皮层而成为记忆。你得感谢上帝,幸好大脑有此功能,否则你就会被视野中的所有物体和周围的各种声音扰得心烦意乱。那么我们是怎么知道哪些信息是需要即时反应的,哪些信息是需要暂时储存起来的呢?研究人员通常是通过研究大脑特殊部位受损而丧失认知能力的病人来找出大脑主管认知的区域。目前,有大量的实验表明,大脑的额叶皮质区与高级认知能力密切相关。那么,在大脑的额叶皮质区有没有专门负责认识物体的神经元呢?有没有什么更直接的方法来研究我们是如何分辨出猫和狗的呢? 也许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能分辨出猫和狗是一项了不起的技能。定义我们周围的物体;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行为。当我们走进一个房间时,我们并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力气来辨认房中的物品;我们立即可以知道这是椅子...  相似文献   

6.
Travi.  J 徐新明 《世界科学》2000,(5):11-11,16
科学家们业已找到两种与睡眠相关的基因:一种是在瞌睡狗身上,另一种是在老鼠身上;当时这些动物正处于突变型发作性睡眠病状态。这些新发现直接导致对具有发作性睡眠病的病人新治疗方法的诞生,而且有助于科学家们去研制更好的睡眠丸剂。 具有发作性睡眠病的人会在大白天里突然倒在一个地方呼噜鼾睡,而这种病征通常又会给夜间的正常睡眠造成障碍。处于发作性睡眠状态中的狂笑或情绪紧张还会使病人的全部肌肉突然丧失控制力。医学上将这种病状叫做“猝倒”。 这种错综复杂的精神障碍征状,长期以来一直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伊曼纽尔·米格…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探索》2014,(2):7-7
正以往的研究发现,狗儿在感觉到正面情绪(例如看见自己的主人)时尾巴会朝右边摇摆,而在感觉到负面情绪(例如看见一只不友好的同伴)时尾巴会朝左边摇摆。这种摇尾巴行为的差异反映了狗儿的大脑活动不同:左脑激活导致尾巴向右摇摆,右脑激活则导致尾巴向左摇摆。那么,一只狗向左或向右摇摆尾巴对其他狗儿来说是否  相似文献   

8.
正"感受那股振动的力量。"在睡眠时环绕我们脑部的"莱娅公主波"或许正帮助我们记忆白天发生的事件。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了几种模式的脑电波活动。当人们睡眠时,脑电波会呈环形状运动扫过大脑。科学家用电影《星球大战》中演员凯丽·费雪的发型来戏称它们。这种脑电波动从负责提取记忆的海马体开始,  相似文献   

9.
科技传真     
疯牛病可能会传染给狗 挪威一条11岁的狗最近被初步断定染上了疯牛病,它大脑的部分试样已送英国做进一步验证。如果得到证实,那么这将是第一例疯牛病传染给狗的病例。 设在爱丁堡的动物健康研究所将负责分析这一试样。该研究所说,这条狗死前表现出的症状与疯牛病相似,即走路跌跌撞撞、神经系统越来越不协调等。它死后,科学家经解剖发现它的大脑已呈海绵状,与患疯牛病的牛大脑结构相似。 疯牛病、克雅氏症都属于大脑海绵状疾病,是由动物体内一种变异了的锯蛋白传染的。80年代中后期,疯牛病在英国大流行,科学家认为这与给牛喂食动物下水制成的饲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11,(12):4-4
古生物学家最近在捷克共和国挖掘出三条旧石器时代陪葬狗的遗骸,其中有一条狗的口中还衔着一根猛犸骨头。研究发现,这几条狗死于和8岁,在生前饱受多颗牙齿断裂之苦。根据已知的当地史前文化,狗被训练来帮助猎人拖、咬被猎杀的猛犸,还帮助驮运猛犸。在这些狗的头上,还发现了人为钻孔以取出大脑的证据。当时的人们相信.灵魂就装在头部,取出狗的大脑,就可以释放其灵魂。之所以把猛犸骨放入狗的口中,是为了伴随死者的灵魂升天。  相似文献   

11.
●限制睡眠研究揭示了缺乏睡眠会导致严重慢性疾病的原因。人们上床睡觉之后的事情通常是私事,但是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的8楼,睡眠是一件受到密切关注的事情——被试者的脸部和头皮被插上金杯形的电极以检测其大脑活动,用腕部脉搏传感器测量脉搏,用指套跟踪  相似文献   

12.
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最新发现,就算是片刻的小憩,大脑也会进行自我的调节和功能的改善。但是尽管如此,要真正使大脑功能完全恢复,还是需要夜间充足的睡眠。为什么呢?答案是这样的,在一段充足睡眠的后期,大脑中会出现一种形状很奇怪的脑电波,它犹如大脑的“兴奋剂”,可以增强大脑的记忆力和学习新技能的能力,从而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潜意识是当人体处于静怡状态或睡眠时,因大脑继续工作而出现的某种意识。潜意识是人的思维中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如果你自己能随时注意捕捉到这种瞬间即失的,特别敏感、特别活跃的思维,就有可能解决你某些费神耗时而百思不解的困  相似文献   

14.
人类在夜晚所做的梦大都没什么意义。但对于大脑而言 ,它“强化”某种形式记忆的功能却是很有必要的。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罗伯特·斯蒂克戈尔德 (RobertStickgold)博士认为 ,大脑在睡眠时是很活跃的 ,睡眠并不是关闭大脑让它休息。白天大脑大量采撷信息 ,却来不及处理 ,而在睡眠时它会完成处理过程。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的这份研究报告称 ,斯蒂克戈尔德及其同事回顾了现有的有关睡眠、学习、梦境和记忆的研究。很多民族的文化都有这样一种表达———“明天再说吧 !”———即是指好好睡一觉后再做决定。睡眠的快速…  相似文献   

15.
梦是人们最为普遍的经验之一,由于其栩栩如生和离奇的特点,人类很早就对这种现象充满了好奇.为什么会做梦这个谜题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研究.作为一种古老的生理心理现象,梦是否具有适应性的功能引发了丰富的理论思考,而对于其功能性在于做梦这种形式还是梦境的内容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予以解答.对于梦的科学研究已从聚焦于非快速眼动睡眠扩展到了整个睡眠阶段.而梦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其与清醒状态在现象学和大脑活动上的异同,将为了解人类意识提供重要的信息,特别是清醒梦这种兼具清醒和睡眠特点的状态,为揭示意识的神经机制提供了独特的机会.此外梦的研究对于临床心理和精神问题也有实践意义.梦的研究面临着很多方法上的挑战,解开梦的奥秘需要整合现象学、神经科学、临床研究等多个领域的设计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睡眠的分子     
睡眠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但人们却很少了解这种无意识的自然状态,也很少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入睡。巳往,研究者研究睡眠是观测脑电波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测量睡眠时人体功能的变化。现在他们已把注意力转向“睡眠分子”,即引起无意识状态的化学信号上。几年前法国科学家提出,当脑中释放5-羟色胺(5-HT)时可引起睡眠。三年前美国哈佛医学院从人尿中分离出一种促使慢波睡眠的物  相似文献   

17.
问与答     
问:几乎所有的动物(包括人)都需要睡眠,为什么?在人的一生中大约有1/3时间花费在睡眠上。人如果持续缺乏睡眠,那么死亡降临的速度可能比因缺乏食物还要快。睡眠从根本上讲是属于生物学范畴的,因为几乎所有的动物部需要睡眠,甚至培育在培养瓶中的神经元都会自发进入某种睡眠状态。然而,科学家却无法解释睡眠究竟为何而存在。有人认为睡眠可能与人体生理机能的修复有关,有人认为睡眠可能与人的记忆有密切关联。不过这些猜测都还没有得到充分论证。尽管疑点重重,有一点似乎是可以肯定的:睡眠是一项主要针对大脑的生理活动。我们所知道的理由就是只有动物才需要睡眠,植物的世界里根本没有睡眠状态的存在,而诸如肌肉或肝脏等器官组织也无需睡眠。  相似文献   

18.
我们都可能有这样的经历:辗转难眠时,听上一张自己喜欢的音乐CD,也许就会睡着了。现在科学家们发现了更有效的催眠曲:你自己的大脑音乐。大脑自有音乐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睡眠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人类的大脑能够产生它自己内在的音乐,这一音乐可以用来治疗困扰成千上万的病症:焦虑性失眠。研究人员称,通过对每个失眠患者播放属于他们自己大脑的音乐,这些睡眠失调的人就会安然进入梦乡,睡得更熟更深。  相似文献   

19.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大脑深处的一小块细胞群具有睡眠开关的作用。当它接通时,所有与唤醒知觉有关的大脑细胞都被关闭。反之当开关断开  相似文献   

20.
狗变成宠物是从中国开始的.近来,有关狗的起源的研究引起了世界范围的轰动. 狗在形态上所呈现出的多样性,让人们普遍觉得各种类型的狗应具有不同的起源.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再没有比这种看法更加背离事实的了.看来,人们都被狗的外表所迷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