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上接6期)“长大,就意味着一个又一个梦的破灭吧!”游小吉老气横秋地对我和蔚说。我们三人背着书包,东摇西荡地走在放学路上。“哎!”飞猪骑车追上我们,他停在我们面前,左脚支在地上。“我看见你们三个人晃晃悠悠、支离破碎地走啊走……”飞猪嬉笑着对我们说了一句,然后继续骑车赶路。我看见他身上的运动校服被风吹得鼓鼓的。蔚嘿嘿地笑,我不明白她在笑什么。“飞猪说他这几天在看两本书,一本叫《晃晃悠悠》,还有一本叫《支离破碎》。”蔚抿嘴告诉我们。“什么书啊?好看吗?”我对好看的书一贯有点好奇。“不知道,大概是小说吧。飞猪说写大…  相似文献   

2.
肉老师     
他很风趣,也很邋遢,经常上课迟到,可怎么也不影响他在我们这些学生中的印象。我们读书的时候,电脑还是个稀罕物。每天他总是急急抱着他的电脑进教室,一边打开电脑,一边说:“我还没吃早饭呢!”我从来都不喜欢这样不修边幅的人,却很喜欢听他的课,现在耳边还萦绕着他不过关的普通话:把六说成肉。大家背地里叫他肉老师。肉老师喜欢让学生轮流回答问题,还把它说成打通关。晚自习的时候,他喜欢往教室跑,往讲台上一站,然后说点他自己的大学生活。说的笑话总是他一个人哈哈大笑,我们都不笑,结果看他的样子,顿时我们又哄堂大笑。在他的润色下,大家过…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听、说能力是读、写能力的基础;而读又是写的基础。读书是吸收过程,作文是表达过程;只有吸收得多,才能表达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目前,在中、小学中,有不少学生不会读书。读文章,抓不住要点,读一本书,抓不住要领,读报纸,抓不住要闻。有时,我们在阅读课上看到学生读书时很紧张,很吃  相似文献   

4.
“很小的时候,我就在等待大事发生。”张朝阳说。 凯宾斯基的咖啡厅里,我们一人一杯清水,相对而坐。他的脸在明亮的灯光下异常清晰,在一个女性看来,这样的面容充满敏感的气息。 1978年来到了。 “那是科学的春天,又恢复了高考制度,杨振宁、陈景润是那个年代的偶像。”所以他略带自嘲地轻笑,“我的理想是关在只有一盏小煤油灯的屋子里解数学题,一整天只吃  相似文献   

5.
x月x日自习课上,我正在专心做习题,后桌用笔捅了捅我的背,挺疼。我转回脸没好气地说:“别烦我,我正做习题呢!”后桌用手掩着嘴神秘的说:“你知不知道,你本周的良化分已经是负二分了。”我忙问:“为什么?”后桌说:“有人打小报告示,说你上课老说话。”我愤愤地说:“谁这么缺德,诬陷我。别让我查出来,查出来我跟他没完!”话刚说完,头上突然挨了不轻不重的一巴掌。更加愤怒,抬头一看,老班正怒目而视,老班说:“有人说你上课老说话,我还不信。今天逮个正着,看你还有什么话说!扣一分!”我一听又扣掉一分,气不打一处来,指了指后桌道:“她也说话了,…  相似文献   

6.
天道酬勤     
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 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但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屋檐下,希望等他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作文素材本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聪明,但是他却成了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都钦佩的人。温馨提示: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  相似文献   

7.
当一个人被当作一个神之后,很容易被小小的丑闻拖累。在安然丑闻后,最近美国商界又爆出一宗绯闻案,这回 的主角是大名鼎鼎的GE前CEO杰克·韦尔奇与同 样大名鼎鼎的《哈佛商业评论》的女总编辑。这本 来是一个老套故事:一个女记者采访一个企业家,他 爱上了她,她也爱上了他,她被迫辞职(后来又反 悔闹上法庭),他面临离婚(数十亿美元家产怎么分 割),如此。 杰克·韦尔奇在中国商界已经成为“管理之神”, 他的自传被视为“CEO的圣经”,央视的一份调查说 老的少的企业家都在读这本“圣经”。老实说,看《杰  相似文献   

8.
一般的人读书,只读个大概、读个意趣就行了,所谓“好读书不求甚解”。而做学问,必须要“煮书”方可。对于“煮书”,王冶秋先生读《阿Q正传》的体会,最是精妙不过。王先生认为,要读懂《阿Q正传》,至少要读14遍以上:看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才咂出一点不笑的成分;第三遍,鄙弃阿Q的为人;第四遍,鄙弃化为同情;第五遍,  相似文献   

9.
林语堂先生是我国现代学贯中西的大家 ,其丰厚的学养除了得益于自身的天赋条件外 ,还在于他有着与众不同的读书观。林语堂先生认为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 ,反对过于功利化的读书目的。在读书的方法上 ,他强调“兴味” ,主张“寓读于乐” ;提倡自动读书 ,反对“灌输” ;主张精读与博览并重 ,等等。林语堂的读书观虽带有其个性特征 ,但对我们当代读书做学问的人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0.
小刺猬读了《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后,对“贯通”这个词语有些疑惑。何为“贯通”呢?而且季老又殷切希望我们读书时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带着疑问,小刺猬去询问跳鼠,跳鼠为小刺猬认认真真地讲起来……  相似文献   

11.
正星期四下午,发语文第一单元测试试卷了。我的心怦怦直跳。老师说:"最高分100分,第二名99分,95以上25个人。"老师又说,前五名的同学可以做值日班长。我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了,不知道自己到底多少分。我认真地听着老师的每一句话。陈老师大声说:"全班只有一个100分,因为她的作文满分,没有扣,她就是小乐乐。"哇,是我!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上去领试卷,全班同学都为我鼓掌,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我开心地接过试卷,看着试卷上那红艳艳的100分——它仿佛睁着两个大眼睛在对我笑呢!放学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把试卷拿给妈妈看,想着妈妈一定会好好表扬我一番。  相似文献   

12.
金圣叹说:《水浒》“一部书中写一百七人最易,写宋江最难。故读此一部书者,亦读一百七人传最易,读宋江传最难也。当此书写一百七人处,皆直笔也,好即真好,劣即真劣。若写宋江则不然,骤读之而全好,再读之而好劣相伴,又再读之而好不胜劣,又卒读之全劣无好矣。”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奇异的现象呢? 他说:“则是褒贬固在笔墨之外也。”又说皆出于“深文曲笔”。  相似文献   

13.
无处可逃的眼睛(讲述:小晴)吉木姐姐,你好!你写的那篇《六年了她终于抬起了头(》2006年9期)我看了,知道自己得的就是这种“叫视线恐惧症”的病,我不敢抬头看别人的眼睛。我们班有一个小混混似的男生,总是时不时地看我(我很少和他说话)。后来一个朋友对我讲,那个男生问她我的生日和手机号码,她怕得罪他就全说了。之后那女生又说“:那种人,你别惹他!”我本来就很少跟男生交往,更害怕这种脾气暴躁的人,总之,我心里十分不安……他坐在最后一排。后来,我发现我每次转过头跟后面人说话时,他就老盯着我看,我很紧张,可我没有把头转回去,我不想让他以…  相似文献   

14.
庄老是我们编辑部的老朋友了。他从北京参加“两弹一星”表彰大会载誉归来不久,便亲自把这一喜讯带到了编辑部,他还为本刊专门写了这篇文章。从这篇文章,我们感受到了一位老科技工作者对伟大祖国的赤胆忠心。文章的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5.
有一天,一位师父为了启发他的徒弟W,给他一块石头,叫他去蔬菜市场,并且试着卖掉它。这块石头不很大,很好看。但师父说:“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只要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钱。”w很快来到市场。许多人看着石头想:它可以作很好的小摆件,我们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们可以把这当作称菜用的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是不过几个小硬币。w回来,对师父说:“它最多只能卖到几个硬币。”师父说:“现在你去黄金市场,问问那儿的人。但是不要卖掉它,光问问价。”从黄金市场回来,w显得很高兴,说:“这些人太棒了。他们…  相似文献   

16.
贪玩的表弟     
今天早上,我与妈妈还在睡梦中,突然电话响了,原来是舅娘打来的,要我们和他们一起去给外婆上坟。我与妈妈匆忙穿好衣服,赶到舅舅家,一眼就看到张不凡正在吃早饭,我们说要步行去乡下,他十分兴奋……因为他又可以玩了。在路上,他把我买的摔炮往四处丢,落在地上“叭叭”响,他在边上夸张地大叫,还不时挤眉弄眼,双手拉着自己的脸蛋,还把小眼睛用力翻着,让人一看就想笑。我们在商店门口打纸钱的时候,他便蹲在一边,眼睛瞪得大大的,嘴里不时随着打击发出“叭叭”的声音,把别人弄得莫名其妙。到了外婆的坟头,我们给外婆上香烧纸,他对此不闻不问,只顾在…  相似文献   

17.
100分的威力     
我是一个很普通的男生,学习在班上算是中等。 有一次数学考试,我得了100 分。我高高兴兴地把试卷拿回家,爸爸妈妈看了喜上眉梢,说:“我的宝贝儿子!养着他还值得,将来肯定有出息,一定能干大事业!”说完,还奖我20 元钱。吃饭的时候,爸爸忙给我盛饭,妈妈忙给我夹菜,跟以往大不相同。那时,我感觉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又有一回测试,得了 9 5 分。回到家里,爸爸看了试卷,脸色马上变了,他皱着眉,样子十分可怕,像一头发怒的豹子,大吼道:“怎么搞的,只得了95 分?”我小声地说:“全班也只几个同学得了 100 分。”爸爸说:“既然有人得 100 分,你为什…  相似文献   

18.
姜炳炎 《创新科技》2012,(12):54-54
近日。偶读一篇文章.感触颇深。文章说: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小时候常思考“和同学在一起玩感到愉悦”,得出的结论“一小时就像一分钟那样短”;义思考“在火炉旁烤得慌”,得出的结论“一分钟比一小时还要长。”就是这种对时间、对空间的好奇,促使爱因斯坦放飞自己,不断地思考和探索这个问题,最终创市了伟大的相对...  相似文献   

19.
CEO读什么     
自打《科技智囊》喊出自己是“一部解析企业赢利模式的CEO读本”这句口号之后,就有不少人向我们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置疑——CEO们读书吗?即便读书又读什么书呀?企业到底有没有赢利的模式?即便有又如何解析呢?诸如此类。这些问题显然言易而行难,遑论还有更为危险的问题,也许CEO根本不读书,也许企业赢利模式根本无法解析。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可以改进你的写作技能。”“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这些大师的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笔下就会生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