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永恒而真实的瞬间--评弗·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英国伟大的小说家和小说理论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小说形式上进行了不倦的探索和大胆的创新。她对生活和真实的独特见解使她摒弃了传统文学的主题和形式,创造性地运用意识流手法来表达现代人的混乱无序的内心世界的精神活动和意识活动。本文以其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为文本,从主题内容、构篇方式和表达手法三个方面来探讨伍尔夫如何探索人物在生活中极普通的“瞬间”心理变化,并借以反映生活的本质和真实的人生,揭示永恒的真理。  相似文献   

2.
曼斯菲尔德的象征艺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西兰短篇小说大师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一位使用象征手法进行创作的高手。在象征手法的运用上,她既继承传统,又博采众长于现代,把现实主义的客观性和象征主义的暗示性融为一体,建构了她极富个性、带有浓厚现代色彩的象征艺术天地。她在运用象征这一艺术手法时作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发挥,在标题、背景、结构、意象、人物等方面努力寻求象征和暗示,从而深化了作品的内在意义,赋予小说无穷的韵味。  相似文献   

3.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其短篇小说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她作品中的叙述技巧。以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以及多重视角来叙述是其小说中重要的叙述技巧。这种叙述技巧为改革和发展短篇小说的结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李春兰 《科技信息》2010,(27):I0120-I0120,I0147
通过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创作历程的介绍与分析,本文阐述和探讨了其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作为现代英语短篇小说创新的领军人物,曼斯菲尔德创建了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她的作品大多围绕妇女和孩童展开,情节与故事背景都比较简单,以展示生活中自然美与和谐美为主题,运用别具一格的创作手法,善于捕捉生活中精彩瞬间,从而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散文体小说。  相似文献   

5.
作为英国伟大的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小说形式上进行了不倦的探索和大胆的创新。她对生活和真实的独特见解使她摒弃了传统文学的主题和形式,创造性地运用意识流手法表达现代人的混乱无序的内心世界的精神活动和意识活动。本文以其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为文本,从表达手法等方面探讨伍尔夫如何探索人物在生活中极普通的"瞬间"心理变化,并借以反映生活的本质和真实的人生,揭示永恒的真理。  相似文献   

6.
王子玉 《科技信息》2012,(3):256-256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创作多选用妇女、儿童题材,以及采用她的故乡新西兰作为故事背景。她的总体创作态度和题材属于现实主义风格,但在短篇小说的创作技法上进行了很多尝试和革新,主要体现为故事情节的弱化,倾向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时空转化、叙述视角转移技法的运用等。  相似文献   

7.
作为五四以后成长起来的东北作家群的一员,端木蕻良的小说在创作观念、审美取向、表现技巧和手法乃至创作的气度等方面自觉接受世界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的熏陶濡染,努力以民族的语言和形式来表现民族的生活和心理,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同时也是非常个人化的文学展示。  相似文献   

8.
《乞里马扎罗山的雪》是海明威最为优秀的一部短篇小说,可以被视为集有威艺术创作手法之大成。从此篇读者不仅可以窥见海明威的严谨,流畅的创作风格,欣赏海明威英雄,还可以领略海明威成功运用内心独白以及意识流表现人物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9.
霍桑短篇小说叙事伦理的文本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霍桑以短篇小说步入文坛,成为美国早期最具代表性的短篇作家之一。在创作形式与艺术技巧上,霍桑追求短篇小说完整紧凑的叙事结构与单一印象效果,并将哥特式风格、罗曼司传奇与象征主义写法转化为其小说叙事的标志性特征,反映出其复杂深刻的伦理思考与基本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0.
分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经典之作《幸福》,从“无情节”表现手法、意识流技巧和象征主义手法等方面阐述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独特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1.
库切作为“后殖民主义”的代表作家,其文学作品无论在表现内容还是在叙事技巧上大都有别于传统文学。其小说《耻》重视心理描写和意识流动,运用了象征性描写,文体新颖但主题晦涩,表现了与以往写实主义文学作品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即运用象征主义与意识流创作手法来揭露殖民主义的罪恶,使形式和内容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完美结合,因而受到了世界文坛的瞩目。  相似文献   

12.
《来劲》是王蒙 19世纪 80年代末期运用后现代技巧创作的短篇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具有未定性 ,既没有人物形象也没有故事情节 ,表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追求的是一种自由化、多样化、大众化 ,民主化、宽容化的艺术。但王蒙的这篇小说 ,与后期先锋派以及晚生代的后现代作品有很大不同 ,那就是没有放弃对现实的关注、对时代的思考 ,对意义的追寻。《来劲》只是艺术手法和创作风格的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唐鹏 《科技信息》2013,(18):208-208
劳伦斯在欧洲大陆是第一个将人物心理分析纳入到小说创作的先行者之一。他被称为最醉心于弗洛伊德的作家,他的创作与弗洛伊德学说的关系,是文学评论界的热门话题。本文试以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马贩的女儿》为例,分析劳伦斯是如何运用人物心理刻画这一写作手法来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展开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严歌苓小说中,雌性魅惑的特色分外鲜明。这种特色,不仅表现为小说内容蕴藉的母性之真和潜伏的情欲之力,更体现于隐喻、象征等写作手法流露出的阐释魅力。在其笔下,女性的纤柔和真切饱含着能量:温情的母性可以爆发出原始的力量;情欲不伸张、不裸露,但却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情欲舒张的能量。隐喻、象征的写作手法已弥漫于她长、中、短篇小说的角角落落,并非刻意为之,仿若落笔之处隐喻象征意象的自动流出,一切显得和谐自然。她的这种风格一直贯穿着她的整个创作,并融入于其写作的血液中。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的词不仅具有浓郁的抒情性,也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她在创作时充分运用铺叙、白描、典故等叙事手法,形成了其词清新典雅、委婉含蓄的艺术风格,丰富了词的表现技巧,大大拓展了词的艺术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6.
丁玲早期小说的艺术技巧许华斌我们这里所说的丁玲“早期小说”,是指她从1927年冬《梦珂》问世至1929年夏《野草》的发表这段时间所创作的14篇短篇小说。这14个短篇,分别收入《在黑暗中》、《自杀日记》和《一个女人》三本短篇集。在我们研读这三本短篇集里...  相似文献   

17.
宗教意识下孤独心灵的抗争--评霍桑的短篇小说《胎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桑是十九世纪美国文学史上一个充满思想矛盾,精神忧郁孤独的心理浪漫主义小说家,他以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丰富而晦涩难懂的象征手法相结合,使其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创作在美国文坛独树一帜,目前,我国对其短篇小说的研究略显不足,本文力求从霍桑的人生经历,宗教意识及人性观的角度对其短篇小说《胎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征华 《科技信息》2011,(14):I0166-I0166
框架理论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型,揭示了人类复杂的认知机制。"欧.亨利式结尾"是出现在欧.亨利短篇小说作品中的一种文学写作手法。本文尝试以框架理论来分析"欧.亨利式结尾"内在的认知因素,以期对读者鉴赏和创作文学作品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文体的角度分析了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天的等待》的写作手法。阐述了作品的文体风格和主题思想以及写作手法与人物性格的密切关系,指出了文学形式与内容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20.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打破传统小说叙事方法,大胆创新小说技巧,推动短篇小说的发展。本文试图以她的代表作《幸福》为例,分析她采用的独特的叙述视点以及该视点的应用对主题表现和艺术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