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当前我国美术教育界普遍存在的“要画意象绘画 ,必须先从写实入手”的观念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论证 ,认为在进行意象绘画教学前让学生进行一些具象绘画的训练是可以的 ,但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笔墨”在中国绘画中有着重要地位。当我们探讨对中国画传统再认识的时候,对“笔墨”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和传统笔墨当代价值的思考,是十分必要的。中国画的“传统”是一个发展着的艺术体系,“传统”的概念必然随着当代中国画家观念的更新而拓宽它的内涵。作为绘画观念的物化形式的传统“笔墨”,也将随着中国画向现代化发展而显现出它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首次创设专门的绘画教育机构“画学”,并由宋徽宗亲自参与教学。宋徽宗注重表现绘画的意境与内涵,并创造了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使绘画由造型艺术逐步发展为具有诗情画意的综合性艺术。  相似文献   

4.
孟萌 《科技信息》2010,(18):256-256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绘画艺术,以人物、山水、花鸟为表现内容,高度概括、洗练为特征,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独特的审美规律及特殊的笔墨语言和表现技法。学习中国画不仅要"师古人"与"师造化",更要与时俱进,在中国画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及画论以一种独立的形态正式登上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舞台。这种绘画思潮的出现与这个时代自然审美观念的转变有着密切关系。魏晋山水画及画论把自然山水本身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摆脱了传统儒家的自然比德观。同时,它们的产生标志着山水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而存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宗炳和王微两位山水画论家。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是中国山水画理论的开端,为后世山水画及其绘画理论提供了创作理论基础和审美尺度。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当前高职院校的《概论》教学中存在着课程体系断裂、教学难度增大和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低等突出问题。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学生为本,才能发挥《概论》课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7.
姜郭霞 《科技信息》2011,(30):291-291
谈到中国传统绘画的用色,在“画道之中,水墨为上”的观念笼罩下,同笔墨相比一直处于次要的地位。实际上“用色”是中国绘画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画家为用色付出了艰辛,积累了丰富的用色经验。  相似文献   

8.
根据学习中国画和中国画教学的心得体会,着重探讨中国画教学中"笔法"的问题,通过笔的发现及性能特点,执笔的方法和力量的运用,书法画法同源的分析,线条与情感的体现及笔法在绘画史上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根据中国画专业课程的设置,结合初学该课程的学生实际情况,分析并总结出了几点在中国画教学中笔法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倪瓒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其“表逸气”“不求形似”的观点,颠覆了传统的绘画理念,为绘画者和看画者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其意义在于将绘画由表物象转变为表我,带来绘画的目的和角色的改变;其理论体现的是画与诗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0.
色彩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写生是学生在绘画基础训练中必备的能力,在色彩写生中,有效的观察方法起了重要的作用.提出色彩写生教学除了教授技法理论,更应该让学生学会用思考的方式观察对象的方法.重点论述了转变"固有色"观念和掌握整体观察方法两个论点.  相似文献   

11.
再论绘画色彩写生“大关系”之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绘画色彩写生,是美术教学中一门重要课程,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将画面的“大关系”与平涂色彩区分开来,是把握好色彩的整体效果,画好色彩写生的前提与保障。  相似文献   

12.
屠祥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110-111
当今中国画教学,呈现趋同化、单一化。学生对国画专业的学习出现困惑……本文试提出以中国画审美本质教学和传统人文为基础,兼学一切优秀文化的成果,向西方写生绘画和现代表现主义吸取精华的同时更加立足于中国绘画自己的发展道路,还原提升中国画的文化价值。寻求解读传统和建构创新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一、传统临摹教学的弊病 学习美术的人都经过临摹和写生两个阶段,先学习前人的经验与技法,再对景写生。写生是创作的基础,而临摹就成了写生的基础。中国传统的美术教学很容易抹杀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造成事实上孩子对事物直接接触和观察权力,如果范画只能“举一”,而不能“反三”,我认为毫无意义。如果一直痴迷于范画中间,那学生画出的画永远不能表达真实的自我感受。  相似文献   

14.
李娜 《科技资讯》2010,(2):174-174
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学生为理科生,没有任何绘画基础,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提出了在《绘画》课程中采用带画教学法。介绍了带画教学法提出的意义,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总结了带画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方法、优缺点,以及对授课教师的要求等。  相似文献   

15.
亘古至今,绘画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的产物,它是人们的主观思想、理性认识和审美观念在实践的客观反映。多年来,它的形成和发展深受一个民族哲学思想的影响。因此绘画观念既是社会和民族的人生观、人性观、社会观、历史观、伦理观、价值观的具体反映,也是其哲学观的具体反映。本文从中国画创作观念入手,对中国画所赋予的哲学内涵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改革教学观念,构建和谐课堂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转变中学物理教学的教学观念,应注重教师角色转变,注重教师传授知识向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整和的转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实践,注重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向“应用生活实际”的转变,注重实验探究,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新知识。  相似文献   

17.
杨建民 《科技信息》2013,(15):338-339
湘西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教学设施落后、教育观念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是主要问题。针对问题,应从加大教育投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丰富历史教育活动、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五方面采取对策措施,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宋代画意论     
宋代是中国诗歌与绘画艺术高度繁盛并交融的时代,"尚意"的美学思潮决定了"意"被奉为诗歌与绘画创作的规范。通过宋代画论中的"画意与画形"、"诗画一律"等重要理论的考察,以期对宋代诗画理论的特点及其美学影响进行深入认识。宋代诗话多处提到"画意不画形",欧阳修、苏轼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同时,以诗句入画也为宋代文人画家所重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成为当时诗画艺术的一种创作追求和审美理想。宋代诗话中揭示出的诗学观念深刻影响和渗透到了绘画当中,从而提升了宋代绘画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初中历史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作认为必须要转变“唯本”观念,确立开放观念;要转变“唯教”观念,确立教与学统一的观念;要转变“唯法”观念,确立教学有法与教无定法相统一的观念;要转变“唯分”观念,确立素质教育的观念。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很多的教学困难,也有许多亟待转变的观念和做法,如教学思维、教学方式、教学重心等等,通过教学的转变,可以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困难,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