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解读当代女作家虹影的作品<饥饿的女儿>关于城市边缘人情感和欲求的叙述,对底层边缘女性突围贫困、欲望困境的深刻书写和对道德阴影下抗争的女性个人身份认同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思想挖掘.  相似文献   

2.
郑小琼的写作,饱含着对底层打工者深切的人文关怀。她以极大的同情与热情关注了底层打工者的命运,揭示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阵痛、社会人情的冷暖和底层打工者的挣扎。她那带有血泪和疼痛的诗歌是现实的折射,让人们意识到,浮躁的时代,诗歌并没有缺席,郑小琼没有缺席。从这个角度讲,作为农民工"代言人"的郑小琼的出现,可以看作新世纪中国诗坛的重大收获之一,其所具有的社会学价值和美学意义是相当突出的。  相似文献   

3.
《手的十种语言》在文体上对包括跨文体融合、叙事形式、推进叙事进程的手段及叙述声音的多重性在内的叙事探索;在主题的处理方面,有关欲望的叙述不再是刀锋式的,而是金字塔式的,小说从作者以往的欲望撕裂、异化主体的单向度呈现模式转向了欲望与主体间的多重图式,呈现出了多重图式的面貌。《手的十种语言》在叙事文本与欲望主题的表达两个重要层面皆进行了突破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墨白的《欲望三部曲》(《裸奔的年代》《欲望与恐惧》《手的十种语言》),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社会变革中人们精神蜕变时的挣扎。作者以欲望为切入点,通过描写人物对物欲、权欲和情欲的追逐,以风格多样的文本书写了孤独、恐惧、死亡、苦难等各种生命状态,刻画了人们在蜕变中展现出的生存困境和人性的善与恶,表达了对社会历史变革中底层人物命运的殷殷关切。  相似文献   

5.
以Langacker认知语法学说为理论基础,从语言主观性的角度分析了"将要"和"快要"两者的区别,指出"快要"使整句话所凸显的客体带上了主观性的色彩,强调某一事件的发生对于现在的影响或者导致的结果和变化;而"将要"则只是对一个事件的客观叙述。随后通过对语料的考察发现,与"将要"相比",快要"更多地要求与句尾"了"共现,排斥与双限结构动词以及与表示将来的时间短语连用,从而进一步印证了上文对于两者在主观性上存在差异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文章简要描写了汉语和韩语对话结构和叙述结构中句子主语的省略现象,发现虽然汉语比英语更少使用主语,但却比韩语更多使用主语,尤其是在对话结构中。叙述结构中汉语相邻句中的动词谓语如果不具并列承接性或不具同类性,主语不能省略。相反韩语更多地省略句子主语,尤其是在对话结构中。文章由此推测,汉语和韩语分别属于"主体"和"客体"为中心的语言,准确地说,"主体中心"和"客体中心"之间存在一个连续性,汉语是偏向"主体中心"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墨白的《蜕变三部曲》是关于城市化进程中由乡村而城市的知识者的精神蜕变和精神重建的叙述。小说文本的主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乡下人"进入城市过程的姿态:欲望的沉沦伴随着道德的忏悔;二是他们重返乡村的历程:城市中的挫败促使他们寻求母体的庇护,在这一过程乡村的形象被重构。小说文本的形式的突出特点是叙述时间和时态的频繁变化造成故事叙述的破碎感和跳跃感,以及超叙述结构的运用造成的间离效果,这都与作者对生命和存在的理解有关。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转型期,我国的道德风险在"道德市场"越演越烈,"信任危机"导致道德意识失真,经济利益导致道德失范,由此形成的道德失态导致道德冷漠,使社会走向更加畸形的道德缺失状态。我国在转型期对道德风险的治理,必须通过道德教化引导社会的道德行为,重建道德规范标杆以及健全各项道德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9.
《弱者的武器》一书的作者斯科特通过对村庄的实地田野调查,深入分析了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提出了对阶级意识的新的理解,展现了底层研究视角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本文将对该书"反抗的日常形式"和"隐藏文本"两部分做重点评述,并讨论其对中国农村问题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本延伸必须展开叙述,而小说叙述视点又具有多样性与交错性:可以文本外"旁观者"视野叙述,也可以"局内人"修辞身份叙述。后者又包括"我"的一元叙述及文本内部人物间多元叙述。亦即叙述主体"我"分为"假我"、"真我"、"无我"或多元交错叙事模式。从M.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出发,认为这几种"我式叙述"分别反映了文学话语在表达与接受过程中的"熟悉化"、"陌生化"、"狂欢化"修辞策略,同时显示出文本"独白"或"对话"性的修辞意识。  相似文献   

11.
刘琳 《新余高专学报》2011,16(4):105-107
张贤亮是一位敢于突破"禁区"的作家,他的长篇力作《一亿陆》"剑走偏锋",讲述了一个人种退化的问题,作者将这种对人类生命的终极关怀置于社会的最底层进行言说,充分显示了作家的底层视野,是一种底层视野下的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12.
潘晓华  潘向华 《科技信息》2010,(35):I0284-I0285
卫慧的小说以其尖锐、混乱、间杂着怪异、叛逆旋风般地席卷文坛。其怪异的美学风格多少让人迷惑:都市繁华世界的华丽想象、另类自由生活的展现、浪漫而又颓废的气氛。本文以欲望为其立足点,通过分析"身体叙事"、"欲望迷宫"、"女性权力话语"这三个角度切入到小说的深层肌理,结合时代的文学生态环境对其创作进行价值审视和精神度量,以期为时代文学的发展提示新的精神向度。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商品经济大潮的影响与作用下,贾平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小说创作逐渐显示出纵欲主义的欲望话语叙述模式,作为社会转型时期世俗化欲望话语书写与世纪末欲望本体化叙述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也是欲望话语叙述逐渐转向的一个重要阶段。从时代背景、作家的文化心理构成、文化审美品格以及作家的性意识四个方面对造成贾平凹20世纪90年代小说创作纵欲主义欲望观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贾平凹在现代与传统二元对立下逐渐走向焦虑、浮躁与沉沦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体制的改革和文学自身的发展,文学愈加关注当下社会的弱势群体,当代文学创作中兴起了"底层文学"热。作家们在进行底层叙事时以代言者的身份凸显了底层的苦难。可作者描写底层人物时过分关注他们的生存困境,使底层文学的苦难叙事因距离感和悲剧精神的缺失,在美学品格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千百年的文化传统形成了知识分子崇高的人格理想: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不同流俗、超越自我的独立精神。刘震云作为一个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塑造了一批社会转型期的当代知识分子形象。他用反讽的手法,冷峻的叙述,内敛而幽默的语言使文本中世俗化的知识分子形象成为有意味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结合欲望在当下文学语境中的状况,以墨白的《欲望三部曲》为切入点,对其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凸出墨白《欲望三部曲》叙事策略的不同。《欲望三部曲》展现了作者对于文体的创新,对人类内心世界与生存状态的深层探索,让我们看到在繁多的低俗"欲望"叙述之外,还有其他人在独立坚守精神层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作家细读"是作家传记的着力点,甚至是其目的。传记作者通过"作家细读",对作家生平中有意义的但被历史叙述有意或无意遮蔽、擦除的"琐事"、"心事"的深度解读,从而揭示作家隐秘的心灵纹理以及情感脉络。注重作家细读的作家传记无疑构成了对文学史的补充。  相似文献   

18.
诗歌作为一门"语言的艺术"占尽了"无声的语言"的风光。里尔克以诗歌语言呼唤沉默。沉默由生活中的"不语",化身为诗歌中的负面的、反逻辑的表达。本文试通过对里尔克诗歌的文本分析,探寻其诗歌中沉默的存在,以及由此表现出的,诗人对于语言的不信任和对言不可言的反讽模式。沉默是被命名的前提,诗歌借由蕴含着言说之根的沉默,实现对无名的召唤和命名,既重拾了对语言的信任,也产生了神秘、朦胧等奇特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打工作家"不约而同地对某个"地理"进行深度考察和反复挖掘,像一张网一样打捞起发生在生态地理上的过去与现在,构成了"打工散文"中充满情感认知的"文学地理学"。"打工散文"既是底层世界的精神地理,也是打工者的命运简图。  相似文献   

20.
在《梦游症患者》里,历史开始于行走,结束于沉没,而在行走与沉没之间,则是欲望的尽情释放。墨白意欲解构"文革"神话,通过沉痛的反思和无情的暴露,再现一个"丧失了精神自我的年代"所可能达到的荒谬和怪诞,从而在精神的维度上为"文革"历史作出重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