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运用Berthelot状态方程讨论J—T系数和转换温度,通过对CO2气体焦汤系数及转换温度的实验值与Berthelot理论值比较发现,当Berthelot方程引入了引力项与温度的关系后,CO2实际气体的J—T系数和转换温度与理论值偏差不大,基本能反映实际气体的J—T效应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2.
用jellium模型和无规相近似(RPA)方法分析金属粒子团簇的电磁特性及相关的van der Waals作用.计算了一些金属的van der Waals系数和静态极化率.  相似文献   

3.
将PRSV状态方程应用到CO2气体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计算,并根据离子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数据,得到了PRSV状态方程用于离子液体时的方程参数,分别用与G^E模型NRTL相结合的Wong-Sandler和van der Waals混合规则来关联计算CO2气体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并优化得到气体与离子液体的交互作用参数。其计算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9.45%和6.60%。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一维可压缩黏性van der Waals流体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其中黏性系数为满足Bird-Carreau模型的非线性函数,压力为非凸函数。通过构造能量函数并运用能量估计方法及单调算子理论,证明得出:大黏性条件下初值位于稳定区域时,以及大黏性、小扰动条件下初值位于亚稳定区域时,该类van der Waals流体的解是渐近稳定的。  相似文献   

5.
煤吸附水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分析了煤吸附水的机理及其对吸附瓦斯的影响。分析表明,煤对水分子的吸附从本质上是由于水分子与煤表面分子相互吸引的结果,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主要包括van der Waals力和氢键。van der Waals力来源于原子和分子间的色散力、取向力(静电力)、诱导力和交换力4种作用。由于水分子与煤表面分子的作用力比较强,煤中水分的存在降低了煤的甲烷吸附量。  相似文献   

6.
将PT状态方程应用于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外流体中的溶解度的计算。对溶质的物理性质、方程参数及二元交互作用参数的影响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立方型状态方程参数的混合规则,将该混合规则与PT状态方程相结合计算固体溶质在有无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较采用传统的van der Waals混合规则计算的结果有较大改进。该混合规则在低压下溶质溶解度较低时可恢复到van der Waals混合规则。  相似文献   

7.
SO_2与烷烃在337nmN_2分子激光辐照下生成光化学烟雾。实验测量了烟雾的平均颗粒大小,烟雾的稳定散射光强度与N_2分子激光功率、烷烃的C—H键键能以及温度的关系,得到反应表观活化能为—16kcal/mole。结果表明光化反应的第一步是H原子提取反应,光化学烟雾是依靠van der Waals力将分子集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8.
解决了van der Waals型定常超音速流体中高维亚音速相变的稳定性和存在性.为了寻找物理容许的解,应用了粘性毛细准则.通过证明Lopatinski行列式非零,建立了亚音速相变在Majda意义下的一维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气液流体相变模型解的性态复杂,通常引进常系数的人工黏性以便于分析与计算。对人工黏性系数为比容函数的一维van der Waals等温流体相变在Lagrange坐标下的周期初边值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稳态解的性态,给出了只存在平凡解以及存在非平凡解且易于判定的充分条件,并进行了相关计算,同时也对初边值问题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依赖于比容的人工黏性系数抑制相变区解震荡的作用与常数人工黏性系数类似。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van der Waals流体动力学方程组,通过引入人工黏性和周期边界条件,给出了此类流体方程组解的渐近稳定性。计算了带人工黏性的定常解问题,通过局部解的存在唯一性分析和先验估计,证明了定常解在全局范围内的渐近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从实际气体的维里状态方程出发,导出了实际气体μJ-T的一般形式,并推导了低压条件下范德华气体的焦耳-汤姆逊系数。  相似文献   

12.
吴义彬 《江西科学》2011,29(1):11-18,22
将玻尔兹曼分布律应用于实际气体紧靠容器壁处,厚度为气体分子有效作用距离s的边界区域保守力场中,用边界区域界面自由能作为状态参量之一,推导出实际气体的玻尔兹曼因子方程。进而应用该方程导出了理想气体物态方程、非理想气体物态方程、气体体系边界区域热力学函数和焦耳-汤姆逊效应的新解析。用与著名的范德瓦尓斯方程、维里方程对比分析的方式进一步论证了:玻尔兹曼因子方程不仅形式简单、物理意义明确,而且比范氏方程、维里方程更能如实地描写实际气体在各种压强条件下的自然状态、更具合理性与普遍性。  相似文献   

13.
气体沿任意过程的热力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出气体沿任意过程的热容、膨胀系数、压强系数和压缩系数等重要热力学参量的普遍表达式,并以范德瓦尔斯方程和一个推广的RK方程为例,讨论实际气体沿一些具体过程的热力学性质.所得的结果不仅可推出文献中已有的一些重要内容,而且还可导出一些有意义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14.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消耗量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清能3号”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在一次国际性比赛上所给出的燃料经济性指标结果,比较了用van derW aa ls方程和氢气压缩系数计算氢气质量的两种方法。通过计算得出了合理的燃料经济性指标,指出赛会组织者应用van derW aa ls方程计算燃料经济性指标有误,同时建议使用压缩系数法。给出了由气体压强p、体积V和温度T计算气体质量m的解析解,列出了在压强、体积采用不同单位时,对应的普适气体常数R和改正项a、b的数值,为求解van derW aa ls方程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理想气体和范德瓦耳斯气体的绝热过程,着重指出理想气体的摩尔热容比只在高温段可看作常量.而范德瓦耳斯气体的摩尔热容比即使在高温段也不可看作常量.  相似文献   

16.
气体的绝热节流过程不是等焓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明气体的色热节流过程不是等焓过程,指出用焦-汤系数μ=(δT/δP)H来说明焦耳-汤姆孙效应所存在的弊端,并给予正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范德瓦尔斯方程和昂尼斯方程所描述的实际气体进行理论计算,说明非理想气体经自由膨胀后温度降低.由于水的热容量比气体的热容量大很多,气体温度变化引起的水温度变化太小,实际上不易测量出来。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简单的实验装置,可同时测量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和普适气体常量R。其实验曲线符合理论值,误差分析后的补偿曲线所得结果可较为精确地与理论结果吻合。该实验常温下即可进行,且精度较高。该装置可用于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热学问题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The techniques ofcharacteristic functionals of fluidmechanical fields are widely used in solving thegeneral problem of turbulence. Thesecharacteristic functionals uniquely define the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P(dω) in the phase spaceof turbulent flow,which would give a completesolution of the problem of turbulence.Thetechniques of using a characteristic functional todefine the random field of any fluid dynamicquantity were first pointed out by Kolmogorov(1 93 5 ) ,since then a n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