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年来,我省农桐间作发展很快,全省已发展近亩。怎样使农桐间作林早日成材成为重要课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可促进桐林早日成材,提高农桐间作的效益。、人工接干。泡桐属于假二杈分枝,顶芽当年必须采取人工接干措施,方能达到成林成材的人工接干要因树制宜,根据树龄、生长情况采接干措施. 平茬方法。对已定植的矮干苗木,无成材希望-3年幼树,因冻害或人、畜危害等原因造成的亡的苗木,可在3月底前后用利刀或者锯在树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玉米单作、苜蓿单作和苜蓿玉米间作3种种植模式的田间土壤水分含量和地表径流量,产量与产值等,明确了苜蓿玉米间作在四川丘陵坡耕地的土壤水分变迁规律.结果表明:(1)在降水较多的7月,苜蓿玉米间作田的土壤含水量在0~20 cm,40~60 cm和80~100 cm土层分别为19.5%~21.6%,18.2%~20.3%和16.3%~18.5%;在降水较少的12月,其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9.5%~21.7%,18.2%~20.1%和17.1%~18.5%.(2)丘陵坡耕地苜蓿玉米间作田的土壤有效含水量在6~9月较高,在11月~翌年3月较低;在6~9月大于玉米单作田,小于苜蓿单作田;在11月~翌年3月则低于玉米单作田,高于苜蓿单作田.(3)2012~2014年,苜蓿玉米间作田的地表平均径流量为15 471 m3/km2;比苜蓿单作田增加56.1%,比玉米单作田减少29.1%.(4)苜蓿玉米间作田的苜蓿干草产量为18 073~22 164 kg/hm2,玉米籽粒产量为3 864~4 176 kg/hm2,玉米秸秆产量为4 830~5 890 kg/hm2,其产值为49 900~50 100元/hm2,略低于苜蓿单作田,显著高于玉米单作田.从土壤水分变迁和地表径流等角度综合考虑,在四川丘陵坡耕地推行苜蓿玉米间作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在推行过程中需注意选取耐高温、耐高湿的苜蓿品种,并注意苜蓿生长期间的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3.
<正> 使用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是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由于在蔬菜上长期用药,频繁用药,大量用药,加之乱用剧毒农药和高残留农药,任意提高浓度和增大施药量等,造成农药污染蔬菜严重,使许多上市蔬菜带有农药残毒。如郑州市于一九七九年对芹菜、菲菜、苞菜、西胡芦、黄爪、西红柿、茄子、洋葱、豆角、土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论述了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筹资的主要形式,香港联交所对上市企业的基本要求以及对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全员培训,现在干部管理行为和员工操作行为更加规范,因知识技能失误造成的"三违"现象明显减少,广大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护能力提高。我新田煤矿,成功打造了一支"本质安全形"队伍。  相似文献   

6.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为指导,落实矿井、部室、区队、班组、职工五级安全主体责任,深入实施员工自律、班组自理、区队自治、系统自控和矿井自主管理,抓源、强基、固本,着力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实行逐层安全目标包保,构建全方位覆盖、全时空掌握、全过程互动、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管理层级清晰、责权明确和业务衔接无缝隙,提高矿井安全管理质量,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  相似文献   

7.
大力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一要科学把握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二要处理好继承优秀传统和创新民族精神的关系: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四要营造全员育人的整体氛围。  相似文献   

8.
不粘锅的涂层是怎样粘在锅上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不粘锅的涂层也叫铁氟龙,它是杜邦公司为聚四氟乙烯这种高分子材料取的商标名。该分子外围的氟,是造成铁氟龙光滑表面的秘密。氟原子几乎对所有物质都产生排斥,因此任何东西都沾不上铁氟龙。那么铁氟龙涂料是怎么粘在不粘锅上呢?  相似文献   

9.
<正>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提出要求:“通过中学化学教学,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重要的常用的元素符号、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并明确指出“化学用语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必须让学生经常练习,达到会写、会读、会用,了解它们的化学意义,逐步熟练地掌握这些工具。”  相似文献   

10.
11.
在菲涅耳双棱镜实验的干涉图样中存在明显的衍射成分,只是其中的衍射条纹不易被辨认。本文就是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把干涉条纹和衍射条纹分开。只要用一不透明的直边屏,恰好挡住半个双棱镜时,则干涉条纹消失,在屏幕上就呈现出由棱脊产生的直边衍射花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