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淳 《世界科学》2006,(9):15-15,42
现在,欧洲人也可以宣称他们到过月球了。今年9月3日清晨(中欧夏时制早上7点41分),欧洲宇航局(ESA)的探测器“智能一号”(SMART-1)将在月球表面留下一个撞痕,并以此完成其探月使命:  相似文献   

2.
谢懿 《世界科学》2004,(3):21-21
现在,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把月球看成是未来理想的研究实验室以及空间探索的前哨站,同时许多公司也看好其中的商机。 欧洲航天局(ESA)去年9月27日发射的SMART-1月球探测器,到12月份就投入相关的月球勘测工作。明年8月,日本也将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器。 美国的科学家小组正计划在这个10年末实施从月球背面采集并  相似文献   

3.
今年9月3日13点30分(北京时间)左右,欧洲宇航局(ESA)发射的探月装置SMART-1(智能一号)在绕月飞行7800万公里,圆满完成其预定任务后,以每秒2公里的速度撞向月球西南部的“卓越湖”平原。这一撞月之举不仅令大批天文学家倍感兴奋,也引发了全世界天文爱好者的浓厚兴趣。就SMART-1的一般情况及其撞月之举的科学意义,记者电话采访了中科院院士、我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相似文献   

4.
“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于1969年7月19日在接近月球11万千米处时拍摄到的月球正面。月球中央稍靠左处是“危机之海”,中央右下是“丰富之海”左下是“寂静之海”(“阿波罗11号”的软着陆地点)。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探索》2005,(11):9-9
2003年,我国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嫦娥工程”,分“环绕、降落、返回”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环绕:向月球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将用8—9天的时间完成从地球飞往月球的38万千米漫漫征程。飞行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嫦娥一号”与运载火臂分离,通过变轨脱离地球轨道,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随后,“嫦娥一号”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由苏联月球探测器“月球”16号从月球上带回的浮土尘埃时,发现铁微粒不仅未曾氧化,而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了更好地了解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先后于1996年2月发射了观察近地小行星的“幽会”号探测器;1997年7月4日在火星表面着陆了考察火星的“探路者”号飞行器;1998年1月发射探测月球的“月球探测者”飞行器;并将于2004年发射为收集Wild-2彗星上灰尘的“星尘”探测器。继已选定的4个宇宙探测器之后,美国宇航新探测飞行计划将由收集太阳风采样和飞经3颗近地彗星两项 任务组成,并分别命名为“成因”和“彗核旅行”。  相似文献   

8.
登陆月球和火星是人类的梦想。1970年11月17日,人类的第一辆“月球车”1号由苏联发射登陆月球。美国第一辆载人月球车“巡行者”1号,在1971年7月26日由“阿波罗”15号搭载到月球。宇航员斯科特和艾尔文第一个驾驶“巡行者”1号月球车在月面上巡视。美国第二代火星车“勇气”号和“机遇”号,可谓劳苦功高。  相似文献   

9.
楚月 《科学之友》2006,(5):39-39
据悉,我国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上的“相机”——主载荷“光学成像探测系统”已研制完成,并交付国家探月工程应用系统总体部。它将搭乘我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飞行38万km后到达月球上空,为我国拍下第一张“月球标准照”。  相似文献   

10.
《科学之友》2006,(5):44-44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预计在2007年发射,它将完成四大科学任务。首要目的便是为月球“画像”,也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月球表面影像和立体图像。此外,还包括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以及地月空间环境。我国的探月工程将分三步实施。首  相似文献   

11.
<正>1972年12月7日,土星五号搭载乘有三名宇航员的阿波罗17号飞船前往月球,成为迄今人类最后一次载人月球任务。40多年后,月球将再次迎来新的人类访客——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宣布,将在2018年底用一枚重型猎鹰火箭,完成将载有两名乘客的龙2号飞船往返月球轨道的任务。据悉,此次载人月球飞行任务的发射地点定于美国佛罗里  相似文献   

12.
在古代,中国有嫦娥奔月的传说,他们想象着月球上有房屋有宫殿。近代,通过望远镜,人们看到了月球上的“月海”和火星上的“河道”,于是人们猜测着“月球人”、“火星人”。但是现在人们知道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空气,早晚温差极大,火星也基本是如此——虽然它有空气,有四季变化。“月球人”、“火星人”等词也渐渐在人脑中淡薄。因为现代科学证实,火星和月球的环境不能存在生命。如果有人说月球上有生命,会被看作知识量极少的人而遭到耻笑的。但是我要说,“生命”未必一定是生命,在宇宙中存在着另一种意义,另一种形式上的生命。高…  相似文献   

13.
宇宙动态     
《科学之友》2006,(8):12-12
美国宇航局2008年轰炸月球;“发现号”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嫦娥1号2007年发射;首名亚洲游客9月造访国际空间站;土星卫星太空芭蕾令人倾倒。  相似文献   

14.
迄今为止,只有美国人登上过月球,俄罗斯已将机器人送上月球。我国作为一个航天大国,继1999年成功发射“神舟”号太空飞船实现载人太空飞行后,现已将目光放在载人登月上。而在中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之前,我国自己研制的太空登月机器人将率先对月球进行勘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美国宇航局的《探月者》号字宙飞船已做好飞往月球的准备,发射日期拟定在今年9月份。这一飞船将围绕月球飞行,绘制月球的地形图。月球表面多数区域已详细绘制成图,但对科学家和其他一些人来说,月球仍然是个很大的谜。月球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月球内部有什么变化?这一耗资6300万美元的科研项目正要探索这些问回.美国宇航局希望《探月者》号能发现水,假如月球上有水的话。这一飞船将会飞过月球的北极和南极,以前拍摄到的照片曾显示这些地区有水源。《探月者】号装有中子谱仪,能寻找月球土壤中的水,哪怕水量很少也能发现。水对于未…  相似文献   

16.
伊风 《科学之友》2004,(3):48-49
20世纪最激动人心的事件之一就是人类登上月球。然而美国和前苏联的月球探测活动在耗费巨资的同时,几乎没有带来什么经济效益。1972年,美国阿波罗计划完成后,月球探测悄无声息了几十年之久。如今,各种迹象表明:月球探测再度升温,而且趋利性的“圈地”风潮正悄然兴起。根据美国最新的航天计划,美国人将于2005年在月球上建立月面前哨站,2010年建立设备齐全的永久性居住地,2020年兴建实验工厂、农场等。与早期的月球探测不同,现在的探测务实得多,一句话,就是要在月球上跑马圈地,抢先占据宝贵的月球资源。  相似文献   

17.
正1958年8月美国先驱者0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月球探测器,但由于火箭爆炸而失败。1959年9月苏联月球2号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表面实现硬着陆。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实现人类登月的梦想,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成为首批踏上月球表面的航天员。  相似文献   

18.
《科学24小时》2014,(3):6-9
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在月球正面的虹湾以东地区实现软着陆。“嫦娥三号”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史,中国也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有天文学家建议,使用新型太空探测器来寻找外星人建造的飞船。这种观点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 美国宇航局最迟将于2008年6月发射一艘太空探测飞船——“开普勒号”飞船, 一旦升空它将用4年的时间,对大约10万颗恒星进行连续不断的监测。“开普勒号”飞船的目的是寻找围绕这些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与地球相似的行星)。“开普勒号”的工作原理说起来很简单:当行星从正面经过其所环绕的母恒星时,恒星的亮度会出现暂时性的轻微下降。通过观测这种亮度变化,也许就能找到地外行星。(要知道,  相似文献   

20.
在月球表面下存在着大量H对冰的新证据,将给美国和日本定于1998年初发射的两项新的非载人月球航行任务增添了重要性。这些信息有可能使利用月球资源以供人类在月面上从事新作业的计划注入新的活力。定于1997年9月24日发射的美国航空航天局“月球勘探者”专门用来查找在月球上是否有水的证据。它的资料对于帮助论证国防部“克莱门汀”航天器提供的证据是尤其重要的,该证据指出:在月球南极附近的1个深陨石坑里,可能有大量H对冰,其面积像1个小湖那么大。“月球勘探者”还将提供大量关于月球成分的新资料。这个价值6300万美元、洛克希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