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软件工程方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些流行的软件工程方法,包括结构化方法、形式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基于构件的方法、基于Agent的方法、基于净室技术的方法、基于敏捷技术的方法等进行了述评,并对软件工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体育学习方法指导是提高体育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突破心理障碍,从学习心理考虑体育学习方法指导的特点,及时进行体育学习方法指导是体育学习方法指导的心理条件。体育学习方法指导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相结合,身体练习方法指导与心理练习方法指导相结合,体育学习方法指导与教学方法改革要同步是体育学习方法指导的心理学原则。开设体育学习方法指导讲座,渗入体育学习方法指导,迁移性体育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团体学习指导,指导学生对自我动作的反馈是体育学习方法指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精确解方法、升降算符方法、平移算符方法和微扰近似方法推导出了一维电谐振子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结果表明升降算符方法和平移算符方法较精确解方法推导过程更加简洁,微扰近似方法得到的结果与三种方法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确定子空间识别(DSI)方法与确定-随机子空间识别(CDSI)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开展了DSI方法与CDSI方法的对比研究。首先,对DSI方法与CDSI方法的算法原理进行介绍,对比了过程噪声和测试噪声在2种方法中不同的考虑方式,分析了CDSI方法在算法层面的优势。以大比尺斜拉桥模型振动台试验为依托,获取模型桥在4种不同强度等级的集集(Chichi)地震动激励下的加速度响应,为考察DSI方法与CDSI方法的算法性能提供数据支撑。然后,分别使用DSI方法与CDSI方法对模型桥的模态参数进行识别,使用稳定图对模态参数识别结果进行展示,并统计了图中稳定点个数,对比2种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结果的稳定性。最后,对DSI方法与CDSI方法的振型识别结果进行展示,并统计2种方法的振型模态置信准则值(MAC),对比了2种方法振型识别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DSI方法与CDSI方法识别得到的频率与阻尼比基本一致,但CDSI方法识别结果的稳定性略优;DSI方法比CDSI方法识别得到的振型幅值略大,经量纲一化处理后,2种方法识别的振型形状基本一致,但随着模态阶次的增高和激励强度的增强,两者振型的差异逐渐增大;CDSI方法考虑了数据中的过程噪声和测试噪声,其模态参数识别结果的稳定性略优于DSI方法,但同时其也降低了CDSI方法的计算效率,CDSI方法的优势并不是压倒性的。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协作的多方法协作优化方法。算法采用嵌入方式组织各个优化方法之间的协作,利用优化方法之间的协作效应提高优化性能。进行遗传算法、模式搜索法和Powell法嵌入协作组成的多方法协作优化方法设计。计算实例表明,基于嵌入协作的多方法协作优化方法取得了优于单个优化方法的全局最优特性。  相似文献   

6.
单体住宅性能的多属性分类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现有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的一般常用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中所存在的问题 ,根据ABC分类方法的思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综合评价方法 ,即多属性分类综合评价方法 ,给出了其分类方法和评价方法 ,最后对 2种方法的特点和使用范围做了对比和分析 .多属性综合评价方法克服了一般常用方法所存在的问题 ,对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有显著差异的一类综合评价问题 ,此方法更合理 .  相似文献   

7.
对AHM模型2种基于IRT的判别方法——方法 A和方法 B进行改良,得到方法 C和方法 D.通过蒙特卡洛模拟试验考察A、B、C、D等4种方法的诊断性能.结果表明:蒙特卡洛模拟试验的结果与理论研究结果相符,方法 C优于方法 A,方法 D优于方法 B,且从总体上看新方法的评价指标比对应原方法的评价指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认知诊断评估中,构建正确测验Q矩阵十分关键,但比较困难.该文将确定性输入噪音与门模型下3种在线标定方法(极大似然估计方法,边际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和交差方法)用于测验Q矩阵修正,并与δ方法,γ方法和最小残差平方和方法进行比较.采用模拟研究验证和比较各方法的表现,研究结果显示:边际极大似然估计方法表现良好,交差方法次之; 项目所考查的属性数目是影响δ方法和γ方法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马志凌  郑学仁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8):1695-17001706
测量正在工作的半导体器件温度有很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大概可以分为三类:电学方法、光学方法和物理接触方法。介绍了各种方法的物理基础,并且对每种方法的优势、劣势以及空间解析度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必须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方法的整体性的认识、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的整体性是指马克思及其后继者在进行科学研究时使用的各种方法所构成的一个方法体系,其中任何单独的一个方法或几个方法都无法代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只有从整体上掌握和运用这一方法体系才是真正掌握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缺少对马克思主义方法的整体性研究和运用,只能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僵化,丧失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铬法与锰法测定地表水COD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采用铬法与锰法测定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园湖水COD值以及铬法与锰法分析条件、氧化率的相互比较.其结果表明:铬法精度高于锰法,铬法比锰法氧化完全,因此,采用铬法来作为控制有机污染物综合性指标比用锰法更为适宜,在测定清洁的地表水COD值时可用锰法,但对于受污染的地表水用铬法更适合。  相似文献   

12.
几种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FAO—Penman—Monteith公式、Hargreaves公式、Priestley—Taylor公式、FAO-17Pen—man公式进行比较,应用这4种方法计算了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结果表明:FAO-17 Penman公式与Penman-Monteith公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代替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Hargreaves公式与Penman-Monteith公式相比,其相关性并不显著,使用时需要进行修正;而Priestley—Taylor公式的计算值与FAO-Penman—Monteith公式的计算值相比,差异较为显著,是由于Priestley-Taylor公式没有考虑空气动力项对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影响。因此,在使用Priestley—Taylor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时必须根据不同月份对公式中的常数项重新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3.
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六种方法,目标设置训练法、模拟训练法、表象训练法、放松训练法、注意力集中训练法和积极的自我暗示,以期提高我省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4.
张磊  王其波 《科技信息》2012,(33):233-234
Runge-Kutta方法作为一种单步高阶方法在求解常微分方程和方程组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具有单步方法较少的存储优点,也能根据Taylor展开来提奄阶数并无需增加计算来求导。Runge—Kutta方法的各种改进在很多领域也得到应用。本文主要研究在Runge—Kutta方法基础上改进的一种办法.即:隐显式Runge—Kutta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将共轭梯度法与最速下降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构造了一种共轭梯度法和最速下降法的混合算法,并证明了该算法的全局收敛.混合算法既提高了共轭梯度算法的收敛速度,又解决了目标函数“性态不优”时,最速下降法难以求解的问题.同时也可以看到共轭梯度法与最速下降法仅仅是混合算法的特例.  相似文献   

16.
W值水质评价法的改进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值水质评价法是一种计算简单、实用性强的水质评价方法,但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方法,使W值水质评价法与模糊数学隶属度相结合.用W值水质评价法、改进的W值水质评价法分别评价三峡库区主要城市江段的水质,并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W值水质评价法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水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逻辑的方法与历史的方法在数学中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转化的.提出了在数学中辩证地处理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之间的关系,即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方法,并阐明这一方法在数学研究和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沥青混合料设计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目前国内外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如SUPERPAVE法、贝雷法、GTM法、CAVF法、马歇尔法、澳大利亚和法国沥青混合料设计等进行了介绍,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沥青混合料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对道路工程技术和研究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GOD-OR法的性能,笔者采用了GOD-OR法、HK法和GOD法对血清葡萄糖进 行测定比较.结果表明:GOD-OR法的精密度、准确度以及与HK法、GOD法的相关性均较好,其抗 干扰性能均优于后两法.  相似文献   

20.
介绍近几年间接原子吸收分析的新进展,包括沉淀法、络合法、杂多酸法、氧化还原法、置换法、增感法、干扰法,并展望了间接原子吸收分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