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许蔚 《科技信息》2014,(10):203-204
近几年来,发达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以环境标准作为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限制进口,该措施将会成为我国未来农产品及食品出口的最大障碍。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及将来成为制约我国食品出口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分析环境壁垒产生的原因,研究环境壁垒的特点及对我国食品出口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美红 《科技信息》2009,(24):355-356
我国接连发生的大白兔奶糖含甲醛、日本水饺中毒、三鹿奶粉含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影响了中国国家形象,同时,也给国外借口设置限制中国食品出口的绿色贸易壁垒。本文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食品出口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一、重任在肩的中国行业协会 1、面对日渐频繁的贸易争端,行业协会立当名正言顺地成为企业的代言人。 入世后,我们要面临着形形色色的全球贸易大战,其中或多或少带有贸易壁垒的成份。迄今为止,我国企业遭遇的国外反倾销调查已达480多起,给出口带来的损失超过100亿美元。要破除日益严峻的贸易壁垒,企业无疑是积极应对的主体,但实际操作中  相似文献   

4.
彭礼 《科技信息》2011,(26):406-406,408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正面临着越来越多来自于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总体来说,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市场份额、贸易机会、企业和商品信誉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国外消费者对我国部分产品尤其是农产品、食品信心下降,对我国出口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顿楠 《科技信息》2009,(31):I0244-I0244,I0257
随着世界贸易格局向更自由化方向发展,过去对我国纺织品行业出口产生重大影响的关税、配额、许可证等将不再成为贸易歧视、限制出口的主要障碍,取而代之的则是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因为它具有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灵活性、复杂性、隐蔽性等特点,已成为当今国贸领域最普遍、最难应对的贸易壁垒。在此情况下,全面认识绿色贸易壁垒,积极通过政府、企业、行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增强我国纺织品贸易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经济界而言,过去的2005年堪称贸易争端年。美欧对华纺织品特保争端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社会反响最大的贸易争端,其波及中国就业人数之多、涉及出口金额之巨均为此前中国对外贸易争端所未见,中国与外国贸易摩擦的深度和广度在这一年里有了显著发展。在深度方面,“人民币升值论”和要求我国调整整个经济结构的压力始终存在,我国外贸顺差接近1000亿美元大关更加剧了贸易伙伴对我国的压力;在广度方面,不仅贸易争端涉及的商品范围进一步扩大,而且外国对华贸易保护工具进一步“创新”,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等新型保护主义手段崭…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迅速发展,作为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绿色贸易壁垒正为越来越多的经济发达国家所采用,它正成为制约我国纺织品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最大障碍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纺织品出口现状!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万燕  刘秀萍 《科技信息》2008,(36):326-326
绿色贸易壁垒是一种新兴的贸易保护的手段,近几年我国出口农产品遭到国外多次“阻截”,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入世以来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最大障碍,如何冲破此障碍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和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个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转基因食品又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工商大学翠湖博士论坛对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的优点和缺点;学术界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态度,安全性和营养学评价,伦理和安全争议以及贸易争端,基因食品安全的法律应对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和贸易的自由化,在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取消的同时,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新的最主要的国际贸易障碍。在一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为了减少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我国应该从国家和产业的角度制定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培育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动态比较优势和可持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数量控制和价格控制的双重作用,对出口国在短期和中长期内存在着不同的贸易效应、福利效应和产业效应,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既存在短期的消极影响,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长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2001年底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WTO成员国的贸易量占世界贸易的95%以上,WTO以消除贸易壁垒,降低关税和在国际贸易中消除歧视性待遇为目标,它所推动的多边贸易谈判及其贸易规则和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正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际上与食品贸易有关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各具特点,给我国对外食品贸易产生重大负面影响;面对国际上各式绿色贸易壁垒,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应当是:政府积极引导,加强宣传,企业认真应对,多方位开拓市场两者相结合。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国际食品贸易中我国处于弱势地位的问题,更重要的应当是:努力提高自身的绿色食品技术,积极参与国际食品贸易竞争和市场规则的制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肉制品消费在全球食品消费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肉制品国际贸易量激增。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与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有较大差别,导致以非关税壁垒形式出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在中美、中欧、中日等食品贸易中的影响日益明显,严重阻碍了中国肉类食品的出口。介绍了我国与美国、欧盟、澳新、日本、东盟十国的肉类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分析了各国和地区在法规制定、监管执法和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共性、差异及特点。研究发现:由于基本国情不同,我国肉类食品的技术法规主要是规定微生物限量、农兽药残留限量等食品安全指标,而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主要关注畜禽及其加工产品的不同质量特性;我国肉类的食品安全监管更注重对最终产品的检测,而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实现有效的过程监管,贯彻“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我国可参照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建立肉类食品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努力做到全民参与,杜绝行业潜规则,建立可行有效的追溯体系,真正实现肉类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从源头控制肉类食品的掺杂掺假。  相似文献   

15.
多边贸易体制鼓励环境保护,并允许在不构成贸易壁垒的情况下采用限制贸易的措施,但目前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却成为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出口难以逾越的障碍。通过对世贸组织环境保护规则的探讨,分析了我国出口产品面临的各种绿色壁垒,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海燕  陈丽芳 《科技信息》2013,(11):169-170
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传统贸易壁垒逐步弱化,然而以绿色贸易壁垒为主的新型贸易保护措施急剧增加,作为温州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纺织业也深受其影响,出口屡屡受阻。本文通过分析温州纺织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以及趋势,深入分析遭遇新型贸易壁垒的外部、内部原因,深刻认识到绿色贸易壁垒对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蓝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鑫 《科技信息》2009,(6):342-343
目前,在国际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贸易壁垒——蓝色壁垒,它是继技术壁垒、绿色壁垒之后的另外一种贸易保护壁垒。蓝色壁垒是发达国家在劳工标准上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采取的多种形式的贸易管制。如果将劳工标准与贸易相挂钩成为国际惯例,中国将受到较大影响。本文分析了蓝色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阐述了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应对蓝色壁垒的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WTO体制下推行贸易保护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析了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并以关国为例对两者问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分析了这种影响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美国参议院2011年10月通过《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以下称"S.1619法案"),法案的最大特点是将汇率问题贸易化,试图通过修改国内立法采取反补贴的贸易措施对中国输美产品征税。法案规定的根本性低估货币行为是否构成《SCM协定》中的出口补贴,是中美争论的核心所在。根据WTO的相关规定和案例,美国将汇率问题贸易化的做法,与WTO倡导的公平贸易原则背道而驰,不但达不到平衡中美贸易的目的,反而可能引致国际贸易争端,构成新的贸易壁垒。文章对此分析,并提出我国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河南科学》2016,(6):1005-1011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下,先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得出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是我国在东盟的重要贸易伙伴国.以农产品出口为被解释变量,选择混合效应模型作为最适合的面板数据引力模型,比较出东盟十国的农产品贸易效率;接着将前述模型的残差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贸易非效率模型,得出关税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会给农产品出口潜力带来消极影响,其中关税壁垒对农产品出口潜力的抑制作用大于技术性贸易壁垒,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提升我国农产品出口潜力.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