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荷兰数学家费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要重视学生学习的方法,更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近年来,我引导学生写数学日记,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的教学手段越来越不适应教学的要求。“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教学,为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提供了条件。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突破重点和难点,拓展学生的想象力,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这就要求数学教育呈现开放的状态。开放的数学教育能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尝试开放,笔者做了以下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6.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景,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那么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行之有效的数学情景呢?我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故事、游戏模拟场景、观察、操作等活动,同时 相似文献
7.
8.
一、研究背景
新《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提出:“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从新课程实施情况来看,许多数学教学课堂仍停留在模仿和技术操作层面。学生没有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而数学问题教学课堂能始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数学问题教学可谓是一条有效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应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自主探索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数学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努力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获得新知识的方法。下面,就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数学,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有位教育专家说过:“没有问题的课堂才是问题最大的课堂。”一节课下来,学生平静如水,没有疑问,没有错误,这样的课堂是最应值得教师思索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有时很可能是一种模仿,而错误却是一种原生态的学习写照,出现错误是难免的。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的新课程实施之际,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学习错误,我们应该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对其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这将会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使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对学生来说,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呢?“数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学生现在和未来社会生活中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初中学段《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理念:“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强调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艺术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17.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不太重视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体验。《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较多的"经历……的过程,获得……的体验(感受)",可见,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体验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学习者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客观事物,这样才能达到一种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迫切需要提倡这种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景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才能填补学生经验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的体验学习获得成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身体和心理均高速增长的阶段。这时通过创设悬念制造学生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悬念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