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根据两年的调查和实验,分析了第二松花江中、下游江段的水质污染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重点阐述了汞在第二松花江二个江段水生态系中的迁移、积累和循环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江段的生物群落结构因水质污染程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群落中的生物对汞都有较强的富集能力,食物链各营养级的BCF(Bioconcent ration Factor)范围为200-15000,并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增大。证实了生物学积累(Biologioal Accumulation)和沿食物链而进行的生物学放大(Biological Magnification)是汞在水生态系中迁移、积累和循环的基本途径。江水中汞的含量是影响有机体生物学积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金属铜在国民经济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铜矿开采和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铜废水,如果不经处理排入环境中,铜离子通过水迁移、土壤积累和食物链的累积和放大效应,将对人体产生伤害,导致腹痛、呕吐,甚至是肝硬化等。我国已将铜及其化合物列入水体优先控制污染物的"黑名单"。同时鉴于金属铜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铜矿废水中的铜离子不经回收直接排放将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3.
对烟碱类农药在水体中残留情况及对水生生物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对水生脊椎类动物(鱼类、两栖类)及非脊椎类动物(蜉蝣、大型蚤)的急性和慢性毒性,及通过生物群落、食物链因素对鱼类种群层面的间接影响研究进行了总结,认为烟碱类农药对于水生脊椎类生物的急性毒性远小于非脊椎类生物,同时在低浓度下其对水生生物具有长期的慢性毒性和影响。通过对已有研究数据的分析,讨论了烟碱类农药在风险评价过程中的间接影响效应,指出通过食物链富集及传递作用,烟碱类农药对于非靶标生物的群落和种群数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土壤吸附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累积对生态系统和食物链的危害已经广受关注。铜是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较大的污染物之一。当土壤中铜浓度超过一定浓度后会降低农作物产量,改变土壤微生物区系,加速铜在生物体内的累积。目前,国内外广泛开展铜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生物有效性和修复等行为研究[1],而土壤对铜的吸附是影响铜的环  相似文献   

5.
铜离子对鲫鱼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南旭阳 《江西科学》2002,20(1):38-41
研究了铜离子对鲫鱼的生理毒害性。测试显示:铜离子对鲫鱼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均有一定的影响。所有处理组的白细胞数均比清水对照组高,而且具有较为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在较低浓度时,大多数铜离子处理组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比对照组低,而随后逐渐回升;而所有染毒8d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均急骤下降。  相似文献   

6.
微塑料和纳米塑料逐渐成为人们研究探讨的热点.在自然条件下,直径小于5 mm的塑料碎片(微塑料)可以进一步被降解为纳米级别(纳米塑料).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粒径较小,很容易随着食物链富集,从而进入生物体内,甚至存在于人体内.微(纳米)塑料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对环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微(纳米)塑料对淡水环境的影响,包括微(纳米)塑料的来源和分布情况,微(纳米)塑料对淡水生物生长发育、繁殖、行为以及进入淡水生物体内或进一步进入生物体内各组织中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7.
铜对聚生角毛藻毒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14)C示踪法结合细胞计数法研究铜对聚生角毛藻(chaetoceros socialis)的致毒效应。分析了铜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藻类对铜的吸收规律及其生长过程不同形态铜相对含量的变化。由此确定促进或抑制藻类生长的铜浓度和藻类对铜吸收的动力学方程式;讨论了铜对藻类产生毒性作用的主要形态以及EDTA、腐殖酸和水合氧化铁等环境化学因子对致毒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紫花苜蓿对土壤中铜的富集效应及其生理响应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依据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设置10个铜污染指标(1~400mg.kg-1),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铜污染对紫花苜蓿的生物量、铜积累、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的影响,探讨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与紫花苜蓿铜积累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变化分别与紫花苜蓿的生物量和铜积累量的变化趋势一致.随土壤中铜含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先增加后减小.游离脯氨酸含量在外源添加铜含量高于10mg.kg-1时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显著(P<0.05).紫花苜蓿根系的铜积累显著高于地上部分.铜含量为400mg.kg-1时紫花苜蓿铜的总积累量达每盆617μg,是对照组的12倍左右,表明紫花苜蓿对铜污染土壤具有潜在的...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索铜胁迫对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 L.)的毒害机制,为铜污染水体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阐明了三峡库区消落带适生植物双穗雀稗在不同浓度Cu2+作用下新芽数、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重金属铜累积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40 mg/L Cu2+浓度处理范围内,Cu2+浓度在0~10 mg/L时对双穗雀稗抗氧化酶系统和叶绿素含量及新芽数均有促进作用;但随着Cu2+浓度的不断增大,双穗雀稗抗氧化酶系统活性明显下降,Cu2+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POD活性又稍微上升.当Cu2+浓度>10 mg/L时,双穗雀稗的新芽数和叶绿素含量减少.双穗雀稗主要通过根、茎积累Cu2+,且表现为积累量根>茎;双穗雀稗可以有效降低水体、土壤中Cu2+的含量,在三峡库区消落带库岸植物修复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多氯联苯(PCBs)的物理、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分解,有很强的残留性,可以通过废物排放、泄漏、挥发、湿沉降等原因进入土壤及水环境中,多氯联苯极难溶于水,进入水体就很快积累到底泥有机质和生物脂肪中,通过植物和水生生物的吸收、食物链传递和富集进入人体。多氯联苯具有很强的毒性,有致癌作用,并且它的  相似文献   

11.
相变蓄冷技术在食品的冷藏保鲜运输有着广泛的应用,对食品的新鲜度保持有着重要作用,但仍需积极待探索与推广其在食品冷藏保鲜运输中的应用。首先对相变蓄冷材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然后对蓄冷板冷藏车和蓄冷运输箱等采用相变蓄冷技术的食品冷藏保鲜运输设备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基于相变蓄冷技术的食品冷藏保鲜运输服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随着相变蓄冷技术和冷藏保鲜运输设备的深入发展必将推进中国食品冷藏保鲜运输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一类具有非常数消耗率的微生物培养模型.假设被捕食种群对营养基的消耗率参数为δ1(s)=A+Bs+Cs2,捕食种群对被捕食种群的消耗率参数为δ2(x)=R+Px+Qx2,利用常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论分析系统平衡点的存在性和稳定性,证明了系统存在正向不变集,并得到非常数消耗率单食物链模型中两种微生物共存与微生物本身参数、环境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抗生素类药物盐酸环丙沙星对水中不同食物链水生生物包括小球藻、发光菌、大型蚤、孔雀鱼的影响,其急性毒性EC50或者LC50数值分别为20.61,63.27,135.15,365.00 mg·L-1。毒性作用规律结果显示,随着生物链等级的升高,生物对环丙沙星的耐受程度升高。将综合评价因子(PEC/PNEC)作为环境风险表征参数,对大连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排水及大连湾沿海养殖区中存在的盐酸环丙沙星进行风险分析,发现盐酸环丙沙星在沿海养殖区水域中的环境风险高于污水处理厂排水。小球藻的综合评价因子数值范围最大,可作为评价水体中盐酸环丙沙星残留风险等级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通过阅读文献了解各类重金属在联合作用情况下对水生生物产生的毒性效应并讨论了联合毒性的作用机制.研究了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物的敏感性影响,介绍了联合毒性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总结了包括蚤类、鱼类等常见水生生物的收集与培养、联合毒性实验的具体步骤与结果讨论,对联合毒性的两种基本模型原理与预测结果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水...  相似文献   

15.
 日本笠藤壶是舟山群岛岩相潮间带的广布种,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是生物监测海洋重金属污染的良好指示种。为了探讨舟山海域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其在海洋生物体内的富集规律,本文分析了该种对Cu、Pb、Cd、Cr、As和Hg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日本笠藤壶体内Cu的含量显著高于Pb、Cd、Cr、As和Hg的含量,且Pb和Hg富集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据日本笠藤壶体内积累的重金属总量,在本研究的7个样点中,岱山和小洋的日本笠藤壶受重金属污染程度高。与海洋贝类生物质量标准相比,除Pb和Hg超过各自的第二类标准值外,日本笠藤壶体内Cu、Cd、Cr和As含量都没有超过各自的第二类标准值,这表明目前舟山群岛海域日本笠藤壶受Pb和Hg的污染较为严重,受Cu、Cr、Cd、As的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16.
系统评述了纳米材料对土壤中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毒性效应,总结了纳米材料在食物链的富集和毒性效应中的研究情况,归纳了纳米材料对土壤生物的毒性机制,包括氧化应激、毒性金属离子释放和物理接触等.阐述了影响纳米材料毒性效应的主要因素自身理化性质和环境因子.针对目前纳米材料在土壤毒性效应研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今后纳米材料的研究方向,如食物链水平的毒性效应、模型弥补实验方法的不足、复合和长期毒性效应等,做出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福美双是我国使用非常广泛、生产量非常大的一种高残留农药,福美双的毒性与高残留性逐步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本研究使用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研究了福美双的毒性机制.结果表明福美双引起心囊水肿等外观形态学的变化,心囊水肿率与福美双的浓度呈正相关,通过组织切片进一步证实其致畸性变化.研究表明斑马鱼早期胚胎作为农药的生物学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