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蘑菇的秘密     
在所有的菜肴中.没有比蘑菇更鲜美的了.绝大多数民族都有吃蘑菇的习惯。就像吃河豚可能使人丧命一佯.闪误食毒蘑菇而走上不归路的人前仆后继。所以,有专家提醒人们坨其是要吃自家采摘的蘑菇时,请务必慎重.莫让蘑菇成为自己最后的晚餐。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植物都是动物的食物,但大自然界却有一些吃动物的植物,令人称奇。食蚊蘑菇在澳大利亚森林里,生长着一种淡黄色的蘑菇。它的冠部表面能分泌出一种黏性有气味的液体,可以引得蚊子飞来,把它粘住并消化掉。一只蘑菇一昼夜可以消灭250~300只蚊子,所以这种蘑菇被称为"食蚊蘑菇"。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漆黑宁静的夜晚,生物学家丹尼斯和他的两个同事在雨林中穿行。周围一片寂静,偶尔传来一阵虫鸣,有时有动物的嗥叫。突然,地面上一片“小星星”让漆黑的夜变得亮丽起来。这些“小星星”就是丹尼斯正在寻找的生物——发光蘑菇。  相似文献   

4.
如何把街道绿化和路灯结合起来.是不少城市景观设计师正在考虑的事情。最近,美国一些景观设计师开发出一种结合绿化与照明的太阳能发光树。这种发光树突出了一些低碳设计,比如太阳能、锂电池和LED(发光二极管)灯。更妙的是,还可以利用这些发光树种植绿色植物。  相似文献   

5.
发光的生物     
在科学家手中,那些在暗中发光的植物和动物,将成为揭示人类生命之健的有力工具。夏夜,在乡间小道上散步时,包围着你的黑暗中处处闪现着点点亮光。萤火虫闪闪发光,翩翩起舞;一只萤火虫从它栖息的草丛中发出微弱的闪光;你脚下的一只蘑菇也发出暗淡的绿光。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是一个奇妙无穷的世界,有着永远也探索不完的秘密,而且和人类又是那么息息相关。墨西哥有一种名叫光盖伞的青蘑菇,这种青蘑菇食用后,会使人的大脑中涌现出绚丽的风景和众多的彩色几何图案。几百年前,每当墨西哥举行宗教仪式时,有人便给受蒙蔽的人们集体食用这种青蘑菇,食后众人都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感觉,眼前的世界虚无飘渺,而幻境中的一切又那样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7.
你设想一下长满1665个足球场的真菌是,种何等壮观的景象?最近在美国俄勒冈州Malheurl国家森林公园里,发现了一株延伸5..6千米、平均深入地下0.9米、覆盖面积达1665个足球场(相当于880公顷)那么大的巨型真菌。确切地说,这种真菌是蜜环菌。无论是谁,即使是经常采摘蘑菇的人都会为这株超级蜜环菌之巨大感到惊叹不已。不过,覆盖面积这么大的蜜环菌决不是采蘑菇者想寻找的普通可食用蘑菇,它通常是一种不易发觉的地下网状物,上面生长着各种植物,其中包括可食用的伞菌和有毒的腐生菌。这株创纪录的巨型安环菌…  相似文献   

8.
蘑菇家族中最鲜美的要数鸡(土从),以鲜的程度而论,它要比鸡肉鲜、比火腿鲜、比虾米鲜、比香菇鲜、比春笋鲜……这种鲜美的蘑菇只产在我国的云南省,其他地方罕有所见.奇特的是,这种蘑菇并非是自生自灭的,它是由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白蚁栽培的.为此,生物分类学家们还专门设立了一个"蚁菌科",鸡(土从)即是蚁们培养的最珍贵、最鲜美的一种名菌.  相似文献   

9.
海洋里会发光的鱼类有上千种,但其中最罕见的、最珍奇的要数眼睑会发光的鱼了。这种鱼的发光器并不大,可是发出来的光,却比任何一种生物发的光都要亮。  相似文献   

10.
头发做钻石     
美国科学家研制成一种革命性工艺——塑料,它有望取代普通的电灯泡。发光塑料是一块极薄的透明片,它会在有电流通过时发光。这种塑料能将电能转变成光子流,发出的光与自然光没有任何区别。  相似文献   

11.
在许多人童年的记忆里,或许都幻想过用萤火虫来照明。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萤火虫已经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最近,荷兰研究人员培育出一种能发出荧光的细菌.把数百万个细菌装在玻璃容器中.就成了一个独特的“细菌灯”。在不久的将来,这种能发光的细菌灯不仅能照亮我们回家的路,还能让我们感受到萤火虫时代的浪漫。  相似文献   

12.
过去我们曾听说过人体发光现象,但这种发光现象通常只能借助仪器观测,肉眼是不易觉察的,然而,根据记载,确实发生过人体发出可见光的实例。1934年5月,一名妇女神秘发光的事件曾轰动一时,这名身体发光的英国妇女名叫安娜·莫纳罗,她患有哮喘病,在几周的时间里,每当入睡时,她的胸部都会发出肉眼可辨的淡蓝色光亮。  相似文献   

13.
海洋里会发光的鱼类有上千种,但其中最罕见的、最珍奇的要数眼睑会发光的鱼了.这种鱼的发光器并不大,可是发出来的光,却比任何一种生物发的光都要亮.  相似文献   

14.
正"蓝瘦香菇"是不久前出现的网络热词,因南宁一小伙发布了一段关于失恋的视频而爆红网络。由于口音关系,"难受想哭"被小伙说成了"蓝瘦香菇",而"蓝瘦香菇"也因此成了网络热词。那么"蓝瘦香菇"在现实中是否真的存在呢?原版真身——霍氏粉褶菌人们日常见到的蘑菇,其颜色多为红色系和黄色系,蓝色系蘑菇还是比较罕见的。它就是粉褶菌属的霍氏粉褶菌。这种蘑菇的菌盖最大约5厘米,但菌柄很细,直径只有约5毫米,名副其实又蓝又瘦。  相似文献   

15.
电发光纤维以色列一家公司制造出了一种纤维,通电后会发光。这种纤维易弯曲,可制成各种色彩,从纤维上发出的光很均匀,使用时间超过5000小时。它们可广泛应用于制作路灯、广告牌及警示标志等。发光塑料日本最近开发出一种发光氯乙烯材料——潜光塑料。该塑料是用易透光的塑料和特殊的荧光粉制  相似文献   

16.
孙纹琦 《科学通报》1964,9(8):718-718
Szent-Gyorgi首先提出了在生物系统中能量传递的能带理论。根据Katz的设想,在基粒(grana)中的叶绿素形成二维晶体,其中电子和穴的移动引起了光合作用的氧化和还原。Arnold等证实了这种假说的可能性,他们发现叶绿体具有热致发光现象。Тумерман等认为这种发光纯系化学发光。与叶绿体的固体性质无关。但Arnold等曾提到这两种性质的发光(热化学发光和由于系统中有陷阱存在而引起的发光)可能都存在。由此可见,对这一现象的本质尚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我们用(?)麻、菠菜和烟草的新解叶片制成样品,样品的制备方法大体与Arnold等所用的方法相同。得到的叶绿体悬浮液储于低温下待用(在  相似文献   

17.
奇特的鸡     
蘑菇家族中最鲜美的要数鸡土从,以鲜的程度而论,它要比鸡肉鲜、比火腿鲜、比虾米鲜、比香菇鲜、比春笋鲜……这种鲜美的蘑菇只产在我国的云南省,其他地方罕有所见。奇特的是,这种蘑菇并非是自生自灭的,它是由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白蚁栽培的。为此,生物分类学家们还专门设立了一个“蚁菌科”,鸡土从即是蚁们培养的最珍贵、最鲜美的一种名菌。早在明代,鸡土从就已出现在各种典籍之中,有称“鸡宗”的,有称“鸡土从”的,因鲜美如鸡,无论怎样叫它,都有“鸡”之名,可见其味之美。称之为“鸡土从”则见于明代潘之恒的《广菌谱》。《七修类稿》作者、…  相似文献   

18.
生物发光是一种迷人的自然现象,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有发光的种类.最显眼的要数在仲夏夜间飞东飞西的萤火虫.在非洲森林里还有一种杏黄色的萤鸟,它们仅头部和翅膀生有羽毛,其余部分都是光溜溜的硬壳,但布满了一层发光的细胞,当地人把这种小鸟养在笼子里,夜里当作灯笼照明.  相似文献   

19.
徐娜 《科学之友》2010,(7):81-81
<正>如何把街道绿化和路灯结合起来,是不少城市景观设计师正在考虑的事情。最近,美国一些景观设计师开发出一种结合绿化与照明的太阳能发光树。这种发光树突出了一些低碳设计,比如太阳能、锂电池和LED(发光二极管)灯。更妙的  相似文献   

20.
刘慧民 《科学通报》1985,30(9):666-666
掺杂过渡金属离子的无机玻璃作为一种有希望的可调谐激光材料,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到目前为止,对这种材料发光的微观机理尚缺乏深入的了解。随着激光光谱学的发展,近来对掺杂稀土离子的晶体和玻璃的研究,有关激活中心发光动力学及能量转移的理论有了长足进展。特别是选择激发的荧光线变窄(FLN)方法,已逐步揭示了发光的微观本质与宏观光谱特性的内在联系。对晶体中过渡金属离子的研究,应用这种方法也已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料。然而由于玻璃态物质结构的无序性,对掺杂过渡离子的发光微观机理的研究十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