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探究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用于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作用。将本院收治的96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划分成两组,即对照组(n=48例)与治疗组(n=48例),分别实施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比两组裸眼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中央前房深度均高于术前(P0.05),眼压均低于术前(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8.33%与对照组的27.08%相比较低(P0.05)。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使裸眼视力大大提高,中央前房深度明显增加,眼压显著降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对住院178眼能药物控制眼压在21mmHg以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结果表明:术后3个月内平均眼压为12mmHg,比术前平均眼压48mmHg有明显下降;术后视力:<0.1者16眼占9%,0.1~0.2者18眼占10%,0.3~0.4者59眼占33%,0.5以上者85眼占48%,比术前视力有明显的提高.研究显示: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可治愈房角关闭早期青光眼或可缓解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且有比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和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青光眼的临床对照研究。选取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白内障青光眼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3例,对照组2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超声乳化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央前房角深度、周边前房深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组患者房角开放度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视力水平与眼压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和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青光眼疗效显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适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进行手术治疗的时机、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方法对18例20只眼,单纯白内障手术3只眼,白内障手术联合抗青光眼手术17只眼(其中小梁切除术10只眼,周边虹膜切除术7只眼)。一期植人人工晶体17只眼。结果术后16只眼眼压正常,占80%,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0.3者占7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根据发作时房角是否开放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提高视力及控制眼压。持续高眼压引起的视神经萎缩是术后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强调膨胀期前手术是预防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与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提高复明率.方法:针对7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急救、护理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78例病人经治疗平均3.5d眼压降至1.46~2.67kPa,58例滤过性手术病人眼压为1.36~2.69kPa,56例获理想滤泡.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加强急救及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FLACS)与传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Phaco)对白内障患者视功能、角膜曲率及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收治普通白内障患者60人(60只眼),根据患者意愿选择手术方式并进行分组,接受FLACS的患者为FLACS组,共30例(30眼),接受Phaco的患者为Phaco组,共30例(30眼)。对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术中超声乳化能量释放量、有效超声乳化时间、视力、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1 w,1月的视力均优于术前。术中平均超乳能量FLACS组低于Phaco组(均P<0.05)。两组有效超乳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FLACS组对比Phaco组患者术后角膜曲率、角膜散光较术前改变度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角膜水肿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LACS治疗白内障安全、有效,可显著降低术后内皮细胞丢失率、快速恢复视力,对角膜曲率影响小,不增加术中角膜散光,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采取曲伏前列素滴眼液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经确诊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74例,将其依据分段随机化原则分二组,对照组37例给予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观察组37例使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记录二组治疗前的眼压指标,并和治疗2周的眼压值、4周的眼压值、8周的眼压值、12周的眼压值进行对比.结果:(1)和治疗前的二组数据相比,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同组治疗2周、4周、8周、12周的眼压情况均优于治疗前,P0.05.(2)观察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各时期眼压指标数据分别治疗2周为16.05±1.62mmHg、治疗4周为16.03±1.38mmHg、治疗8周为16.02±1.26mmHg、治疗12周为16.01±1.04mmHg,和对照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2周、4周、8周、12周相比,其数据差别明显,P0.05.结论:采取曲伏前列素滴眼液的方案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患者,能够在短期内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眼压情况,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善情况更加趋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40只眼的难治性青光眼施行复合式小梁除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滤过泡形态,随访6~24月。结果11只眼术后视力提高,术后早期(1~5d)Ⅱ度浅前房发生率7.5%,3~5d后前房逐渐恢复。出院时40只眼眼压为6~14mmHg,平均(9±2)mmHg;术后6月,40只眼平均眼压(13±2)mmHg,36只眼压处于12~17mmHg之间。随访1年,功能性滤过泡占95%(38/40)。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有效提高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渠道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2例(12)眼,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绝对期2例,术后随访虹膜新生血管、眼压、滤过泡、视力变化.结果:术后部分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术后眼压平均值(17.30±2.75)mmHg,功能性滤过泡10例,视力未见提高.结论:渠道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与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在表面麻醉下以透明角膜切口对460例(582只眼)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摘除术,并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3h及1d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0.5者占87%、90.9%;术后1周及1个月视力≥1.0者占29%、31%。术前无散光而术后出现散光的31例,但均在+1.0D以下。结论: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与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切口小、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术后视力恢复快且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Acrysof Toric人工晶体治疗合并角膜散光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术前存在角膜散光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1例(34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植入Acrysof Toric人工晶体,分别于术前、术后首日、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检测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曲率,观察Toric人工晶体轴向位置和转动度数.结果术前患眼最佳矫正视力为0.1~0.5,术后3个月时31例患眼裸眼视力0.5;26例患眼裸眼视力≥0.8;32例患眼最佳矫正视力≥0.8.术前角膜散光度值、预期残余散光度值、术后3个月时残余散光均值三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251,P0.05).术后3个月残余散光均值明显低于术前角膜散光值,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7.264,P0.01);术后残余散光值与预期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7,P0.05).术后首日9眼偏离了预定轴位,平均偏差为4.02°±0.65°,其中4眼偏差大于10°.术后3个月时与术后首日相比,人工晶体旋转均值为2.48°±1.96°,其中仅1眼旋转幅度10°,余下的33眼旋转幅度均5°.结论植入Acrysof Toric人工晶体可有效提升合并角膜散光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视力,矫正术前角膜散光,且稳定性较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可调节巩膜瓣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73例(92只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均46只眼。A组术中缝可调节巩膜瓣缝线,B组术中不缝可调节巩膜瓣缝线,观察术后视力、滤过泡、角膜、前房、晶体、眼底、眼压等。结果A组浅前房发生率为6.52%,随访6~24个月,眼压控制率为95.65%。B组浅前房发生率为32.61%(χ^2=9.94,p=0.002),随访6~24个月,眼压控制率为71.74%(χ^2=9.95,P=0.002)。结论可调节巩膜瓣缝线的小梁切除术能有效降低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和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雏鸡后,雏鸡血清IgG含量的变化,用8×10^5个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感染10日龄雏鸡,用饱和硫酸铵盐析法分别提取感染前和感染后第1,2,3,4,5,6,7,8,12,15天鸡血清中的IgG,Sephadex G-25凝胶过滤层析,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纯化的IgG做纯度鉴定,结果表明,盐析产品纯度较高。通过紫外吸收法测定其含量,感染前IgG含量是(1.07±0.05)g/L,对照组感染后第4天(14日龄)达到峰值(1.90±0.07)g/L,感染组在感染后第6天(16日龄)达到最高值(2.31±0.07)g/L,感染后第12天(22日龄)对照组和感染组降到最低值,分别是(1.35±0.17)g/L和(1.32±0.05)g/L,感染后第5天(15日龄)差异显著(P〈0.05),第6,7天(16,17日龄)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它天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科学研究提供重复性好、损伤(TBI)程度稳定的颅脑损伤(TBI)动物模型制备方法.方法 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A组、模型B组、模型C组、模型D组和假手术E组.使用电子颅脑损伤仪(eCCI),选定不同打击参数分别对模型B组、模型C组、模型D组打击造模,制备不同损伤程度的TBI模型,通过观察血清S100B和NSE含量变化评价模型制备效果.结果 损伤发生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血清S100B和NSE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模型组之间表现为随打击力度的增加,S100B和NSE含量显著性增高(P<0.01).结论 利用eCCI仪制备TBI大鼠模型,能够通过打击速度、打击深度参数的设置而精确控制模型的损伤程度,具有易操作、打击强度可控制、重复性好等优点,能够根据研究需要制备各种理想损伤程度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比较IFG患者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及Ⅱ型糖尿病伴白内障患者眼LECs中TGF-β1 mRNA表达;探讨TGF—β1在IFG阶段时对白内障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60例(60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根据血糖浓度分为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21人(21只眼),IFG伴白内障组19人(19只眼),Ⅱ型糖尿病伴白内障患者20人(20只眼),术中取晶状体前囊膜(LECs),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样本LECs中TGF-β1 mRNA表达;凝胶成像并作半定量灰度分析。结果表示:IFG伴白内障患者及糖尿病伴白内障患者LECs中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G伴白内障患者与糖尿病伴白内障患者LECs中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知,IFG患者TGF-β1表达水平异常,可能加速晶状体混浊,影响白内障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1999年10月至2004年12月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以来,年龄40岁以上的白内障患者1 560例1 620眼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显示:术后1周视力>0.3者1 474眼,占91%,>0.5者1 377眼,占85%,>1.0者243眼,占15%.并发症为后囊膜破裂者占1.91%,前囊膜撕裂者占1.1%,化脓性眼内炎2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蚓激酶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实验室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粘滞度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7天起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8d后差异更显著(P〈0.05)。治疗后28天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蚓激酶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为急性期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了选择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利用激素注射和人工繁殖技术获得的鲻鱼受精卵,对卵黄囊期仔鱼的发育和水层垂直分布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23℃水温下,初孵仔鱼平均全长2.65±0.18 mm,卵黄球长径0.96±0.24 mm,油球直径0.38±0.12 mm,卵黄球在孵化后第5天消失,油球为第10天完全吸收;(2)不同水深(20、40、60 cm)对鲻鱼的孵化率影响显著(P0.05),但对卵黄囊期仔鱼的死亡率影不显著(P0.05);(3)孵化后的第3天和第8天,仔鱼在水层中发生向下迁移变化,并伴随2个死亡高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和双氯芬酸钠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腔镜宫外孕治疗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宫外孕病灶清除术患者120例,ASAI级,年龄19~36岁,随机分为布托啡诺(B)组、双氯芬酸钠(D)组和布托啡诺复合双氯芬酸钠(BD)组,各40例。B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20min静脉给予布托啡诺0.02mg/kg;D组患者于气管插管后取50mg双氯芬酸钠栓塞入肛门;BD组患者于气管插管后取50mg双氯芬酸钠栓塞人肛门,并于手术结束前20min静脉给予布托啡诺0.02mg/kg。术毕拔管及术后2、4、8、12、24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镇痛评分。结果B组和BD组患者术毕拔管后、术后2hVAS评分低于D组患者,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D组术后4、8、12、24hVAtS评分明显低于B和D组患者(P〈0.05)。结论防御性应用布托啡诺复合双氯芬酸钠栓可显著缓解腹腔镜宫外孕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后患者血清脂联素与抵抗素的影响.方法:将70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观察支架置入前、支架置入后24h及7d血清血清脂联素与抵抗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脂联素与抵抗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于术后24h、术后7d均呈明显升高趋势(P<0.05);治疗组清脂联素水平于术后24h、术后7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于术后24h、术后7d均呈明显减低趋势(P<0.05);治疗组血清抵抗素水平于术后24h、术后7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能通过降低抵抗素、升高脂联素发挥其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冠脉内支架置入后患者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