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孤岛”工作面地质概况、采煤方法及顶板管理 “孤岛”采场一般是指因跳采而留下的上下侧均为采空区的采场(即三面采空),即采场必须回采四面采空的“孤岛”煤柱。Ⅳ313工作面对应的地表为村庄、铁路、公路。工作面内煤层稳定,结构简单,为单一结构,煤层煤厚1.5m~4.7m,平均3.3m,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东欢坨煤矿9煤层与12_(-1)煤层近距离煤层开采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FLAC3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回采巷道合理位置的选择问题。结果表明:通过理论计算9煤层开采后底板最大破坏深度达到26.6 m,对部分12_(-1)煤层开采造成一定影响;2322工作面回采巷道应布置在应力降低区,距9煤层煤柱边缘水平距离16 m的采空区下,这样对巷道两帮位移及顶板位移影响相对较小。该矿2322工作面的回采实践证明了巷道布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近距离煤层同采时回采巷道的布置方式与参数,分析了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不同布置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根据泉店煤矿东翼11采区的地质赋存条件及矿井生产现状,确定其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采用混合布置方式。依据上煤层开采后采空区边缘与下煤层巷道之间的弹塑性分布区与应力梯度分布状况,以及巷道围岩表面变形量,分别确定下煤层上巷相对上煤层上巷向上平错20m,下煤层下巷相对上煤层下巷向上平错10m。在泉店煤矿东翼11采区首采面进行近距离煤层同采巷道混合布置的应用与实测,现场实测表明巷道变形量得到有效控制,说明其同采巷道布置合理。  相似文献   

4.
常村矿470水平单一煤层工作面巷道采用"两进两回"设计,煤量损失大,瓦斯抽放效率低。运用FLAC3D模拟回采过程中上覆岩层破坏规律,确定了关键层,对3#煤层上覆岩层的裂隙发育与分布具有重要作用;运用UDEC模拟回采过程中上覆岩层裂隙发育及分布规律,得到工作面走向方向裂隙发育区域和竖直方向裂隙发育区域。根据现场对2103工作面的临近工作面裂隙带的测试结果,拟合出了3#煤层上覆岩层冒落带、裂隙发育带与裂隙带竖向高度与工作面走向的关系曲线;根据FLAC3D,UDEC与现场测试结果,确定了2103工作面高位瓦斯抽放巷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5.
针对矿井受压层影响,扎赉诺尔煤业公司灵北矿煤炭生产已经处于无面可采境地,提出了回采煤层与回采煤层上下滞后同采的开采方案。从矿井实际出发,通过对钻孔实见层间距、两采面顺槽实际层间距的科学计算,阐述了实现上下同采的可行性,同时对十二井六采左一片追赶距离验算结果表明:此方案技术可行,通过实践也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新庄孜矿66207综采面属大倾角大采高“三软”煤层,地质条件复杂,顶板围岩破碎。通过采用优化风巷设计、实施强制放顶技术加强顶板管理;优化设备选型;强化煤层注水;推广铺网工艺;调整回采面长等综合技术管理手段,工作面得以安全高效回采,为类似条件下的综采工作面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近水平复合煤层露天矿端帮靠帮回采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局限,只是研究了下部煤层的回采,对于高位煤层的回采难度较大,研究较少,因此,为了能在近水平复合煤层中进行高位煤层的回采,通过分析宝日希勒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情况和地层赋存特点,利用FLAC3D构建端帮三维数值模拟模型,计算了借助内排土场平盘靠帮回采高位煤层1-2煤时换填步距与边坡稳定性的关系,设计确定了靠帮回采高位煤层1-2煤边坡稳定性控制技术及相应的靠帮回采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端帮1-2煤高位煤层靠帮回采换填步距不超过80 m,端帮1-2高位煤层靠帮回采时,借助于发展到1-2煤台阶底板上的内排土场平盘布置设备进行靠帮回采,回采方式为分层捣运、内排追踪回填。全区靠帮回采可多回收1-2煤2.260×107 t,取得49.72亿元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冲击地压工作面爆破卸压效果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增加,综放开采回采巷道易发生冲击地压危害。研究综放工作面回采巷道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结合工程实例,运用FLAC^3D软件模拟综放面回采。分析了采用卸压措施前后煤层顶底板及两帮煤体移动变化规律、深部煤岩体受栽及变形破坏规律、煤层应力变化及转移规律。研究结果对防治冲击地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贾宁 《科技信息》2011,(21):379-379
断层是影采面安全回采的一种主要地质构造,本文通过对4472B10薄煤层炮采工作面过断层的分析,总结了薄煤层过大落差断层的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通过提前挑顶和刹底破矸直接过断层,超前一排管理顶,来加强顶板的稳定性,确保了保护层安全回采,其上覆为B11高瓦斯"双突"煤层,4472B10保护层工作面的回采,实现了B11b煤层的消突工作。  相似文献   

10.
以石炭井一矿5#煤层上分层回采巷道为例,对缓、倾斜煤层回采巷道的4种断面形式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指出了缓、倾斜煤层和近水平煤层中,回采巷道的应力、应变分布及塑性破坏特征。提出了缓、倾斜煤层回采巷道的合理断面形状和支护方式,为工程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近距离突出煤层群松软煤层回采工作面瓦斯压力大、含量高,煤层间距小、瓦斯治理难度大的问题,在工作面回采前、回采中采取针对性措施,实现了瓦斯零超限,保证了工作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2.
四台矿厚煤层回采巷道顶板支护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煤层顶板岩性和锚杆支护原理,对四台矿11^#层回采巷道顶板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单一的钢棚式支护或锚栓式支护的不合理性,并就11^#层回采巷道顶板支护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王建设 《科技资讯》2013,(15):102-105
为了进一步探测巷道已揭露断层在面内延伸情况及内部隐伏断层和煤层变薄区,利用煤层、各种构造及地质体对电磁波的影响所造成的各种无线电波透视异常的原理,从而进行地质推断和解释,为WⅢ517工作面回采提供较为可靠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4.
开滦集团东欢坨2089回采工作面位于中央采区南翼8煤层中,北至中央采区煤8辅助斜巷,同煤层斜上方为2089采面(已回采完毕),上、下煤层无采掘工程。该文主要结合2089回采工作面矿压观测结果,分析回采工作面对采场支架夏巷道围岩的采动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江成 《科技信息》2012,(18):363-363
本文通过对中煤唐山沟煤业公司近距离煤层下煤层工作面回采巷道煤岩结构窥视分析研究,确定了下分层回采巷道的支护方案,成功的维护住了巷道顶板。这对极近、近距离煤层下煤层工作面回采巷道合理支护方法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1018工作面为南一采区右翼第三个区段,上部F6断层保护煤柱,下部为1016工作面,已经回采结束,左翼为1017工作面,已经回采完毕,其左侧以大巷保护煤柱为界,右侧至-340m回采上限。改造后1018机巷650m,风巷580m,切眼178m,共计1408m。本工作面煤层全部可采,煤层赋存情况较为复杂。10煤位于山西组中部,上距一、巷道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7.
针对袁店一井煤矿主采81、82煤层松软且层间距小、两层煤之间有厚层夹矸的特点,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践等研究方法,对含厚层夹矸煤层顶煤破碎机理、综放面生产工艺参数优化等进行系统研究,为822工作面采用81、82两层煤合并综放开采提供了理论基础,确定了822工作面合理的回采工艺参数,同时研究分析了合并综放开采近距离煤层时两巷围岩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为治理凉水井煤矿主开采易自燃煤层4-2煤层、3-1煤层回采期间采空区遗煤自燃问题,该文结合矿井实际生产条件和煤层自然氧化程度,设计了矿井采空区注浆防灭火方案,确定了注浆技术参数并在井下实施。通过现场效果验证表明:注浆防灭火措施有效地防止42109工作面采空区的自燃发火,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9.
王修启 《安徽科技》2014,(12):43-44
W3214综采工作面位于钱营孜煤矿西一采区,该采区倾向长2560m左右,煤层倾角8°-125°,大部分在11°左右。采区内煤层赋存稳定,该工作面2013年10月开始回采,2014年5月开始收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李雅庄矿多个回采工作面瓦斯来源的现场测试及理论分析,得出采场围岩瓦斯涌出是导致该矿回采工作面高瓦斯的主要来源,其涌出量占到总涌出量的60%以上。针对该矿煤层顶、底板多为沙质泥岩,其孔隙、裂隙相当发育的特点。提出了高瓦斯复杂煤层回采工作面瓦斯治理新思路。即:采取了在本煤层和邻近层瓦斯抽采技术与顶板钻孔和高位钻场底板高位裂隙钻孔的瓦斯联合抽采方式,并确定了瓦斯抽采的基本参数。从该矿2-602工作面采用高位钻场14个月的瓦斯抽采效果来看,抽采率达到了60.87%,有效地降低了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为安全高效开采高瓦斯复杂煤层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