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北京奥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北京绿色奥运的电动公交车的研制和试运行工作在紧张地进行着。最近,一款新型的“京剧脸谱”型不用燃油、不排放废气的低地板型纯电动公交车已经完成总体设计,将在北京进行试运行。中信国安盟固利公司(MGL)和北京大学新能源材料与技术实验室负责车辆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组的研制。研制单位承担的电动车用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早在2002年就已经开始了。2003年10月由MGL制作的动力锂电池通过了科技部有关方面的测试后,2004年春天安装在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奥运电动公交试验车上试运行,现在车辆…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电动车辆的普及应用,应努力对电动车辆实现高效的回馈制动以提升效率.电动车可以通过回馈制动系统对制动能量实现回收,通过特定装置储存汽车加减速时产生的能量,同时转换成其他的能源供车辆使用,依据回馈制动的基本工作原理,进行电动车制动力分配方案的研究以及制动模型的相关设计,同时结合车辆制动过程的特点,应用基于群体智能的全局随机搜索粒子群优化算法,有效提升车辆的制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承担单位介绍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工程技术中心致力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成功研制了远望电动大客车YW6120DD、纯电动旅游客车BFC6100EV、纯电动超低地板公交客车BK6120EV、纯电动中型客车HFF6850GK60EV、  相似文献   

4.
王少华  王双喜 《科技资讯》2013,(6):38-38,40
在我国电动自行车的事故比率在非机动车辆中一直居高不下,为改善驾驶者在行车时与行人车辆碰撞的情况,本设计基于单片机STC89C52控制的原理,提出独立于电动车并应用于电动车的技术,在其行驶状态下检测前方障碍物并自动断电。本设计能减低电动车事故的发生率,增强电动车驾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11月29日,天津市电动车辆研究中心通过了市科委组织的以中科院电工所温旭辉博士为组长的专家组验收。 经过专家现场参观与评审,一致认为:天津市电动车辆研究中心挂靠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公司,中心按股份制公司运作,运行机制可行,有利于中心的发展。中心的组织机构、管理方式和运作机制体现了新体制与新机制的特点:中心由专职人员管理,已经建立起一支具有开发能力的技术队伍;中心具有固定、整洁的场所,能够满足科研工作需要;中心所必须的仪器、设备及办公用具已经具备或已订购;中心组建以来,已落实包括国家“863”电动车专项在内的一系列项目,并按项  相似文献   

6.
电动自行车是我国城市道路交通中重要的出行工具之一,近些年来保有量及事故量不断上升。现行国家标准中未提供电动自行车滑动附着系数参考值,给通过电动车自行车事故现场制动痕迹鉴定车速带来不便。基于车辆制动过程中的功能转换特点,采用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和人工测量相结合的实验方法,得到在不同道路状况下电动自行车的滑动附着系数值。研究表明,与机动车相比,电动自行车的滑动附着系数更小,且受道路干湿程度、车辆类型、骑行车速等因素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电动车辆能源系统监测与控制的总体结构和功能流程,论述了电动车辆能源系统放电控制的基本原理,探讨了以电动车辆能源系统能量合理使用为目的的放电控制方法,给出放电智能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8.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电动车辆故障诊断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基于面向对象技术(OOT)开发的电动车辆故障诊断系统.通过面向对象分析与面向对象设计(object-oriented analysis/object-oriented design,OOA/OOD)方法进行故障诊断软件设计和开发.该故障诊断系统对电动车辆主要电气部件如牵引电机、控制器和动力电池等进行故障检测和参数分析,提高了电动车辆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同时,OOA/OOD方法改善了系统软件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9.
电动车辆设计中的匹配理论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讨论了电池组容量选择对电动车辆整车动力性和续驶里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合理配备电池组容量的方法--影响因子综合评价法.定义了车辆动力性和续驶里程影响因子,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建立了相应的匹配原则.详细讨论和评价了两种典型的电动车辆用电池组连接方案.通过对BJD6100-EV电动公交车的匹配计算,验证了该匹配理论的正确性.该匹配方法可用于指导电动车辆的设计,特别是电池组容量的匹配设计和连接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协第390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前景于2019年11月29-30日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承办,《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JME学院和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协办。本文为论坛主席及5位执行主席根据研讨情况,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趋势和方向进行的预判。  相似文献   

11.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针对电动汽车的各项技术研究也在进步。电动车,是车辆、电力拖动、功率电子、智能控制、化学电源、计算机、新能源、新材料等工程技术的集成产物。它在行驶过程中没有污染,热辐射低,噪音小,不消耗汽油,可用多种能源,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因此受到广泛的欢迎。而电动车辆的关键技术电机控制技术如何,是关系到电动车辆运行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电动车辆用Ni-MH电池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 Ni- MH电池在电动车辆中的应用为目的 ,阐述 Ni- MH电池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特性 ,给出了电动车辆用大功率 Ni- MH电池的充放电特性曲线及其充放电电压、电流、电池温度等对其容量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13.
加快我国电动车的研究与开发ToSpeedUpR&DofChina'sElectricallyOperatedVehicles¥//赖坚,孙振山,李久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动车辆研究会,北京100823)一、国内外电动车的发展概况1.国外概况汽车工业是...  相似文献   

14.
准确可靠的电动车辆续驶里程估计结果能够为驾驶员安排出行提供依据,提高驾驶员对于电动车辆的驾驶信心。目前剩余里程估计方法往往忽略了交通环境复杂多变的特性,这使得估计结果与车辆实际可达范围存在较大出入。该文提出了基于动态交通信息的电动车辆剩余里程估算方法,利用动态随机路网模型反映交通环境的动态性与随机性,以保证估计结果能够充分考虑到交通环境随时间的变化波动。通过基于随机模拟的遗传算法对电动车辆行驶过程的能量消耗进行估计,并利用随机规划模型分析电动车辆的可达范围。研究结果表明:该期望值模型的估计结果能够有效控制高估与低估比率的幅值,同时相关机会模型的估计结果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高估比例,得到保守的可达范围,因此可最终得到"内圈"与"外圈"的剩余里程估计结果。该剩余里程估计方法充分考虑了交通环境的动态性与随机性,相比于传统的里程估计方法,估计结果更为合理,且估计结果波动降低。  相似文献   

15.
郭剑峰 《科技潮》2011,(8):26-27
2011年7月23日,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工作会在京举行。曾设计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将中国设计带向世界的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创新设计中心副总裁姚映佳,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林程等27名科技工作者入选首批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相似文献   

16.
烟草企业特别是烟草工业企业因生产需要,普遍在生产现场配置了电动叉车、抱车、牵引车、洗地车、手把式搬运车等带蓄电池充电的车辆。目前各类电动车辆的蓄电池仍普遍采用铅酸蓄电池,充电时主要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气蓄积到其爆炸极限后有发生爆炸的风险。该文主要探讨烟草企业厂内电动车辆充电点的设置及其安全措施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再现轿车与电动自行车的侧面碰撞事故,利用PC-Crash进行了轿车与电动自行车的侧面碰撞模拟试验,分析了不同车辆碰撞速度下骑车人头部与车辆引擎罩及风挡玻璃撞击的位置,探讨了车辆碰撞速度与骑车人头部损伤的关系,建立了骑车人抛距模型,并与国外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碰撞车速为50 km/h可以认为是骑车人头部伤害的碰撞速度阈值;当碰撞车速低于40 km/h时,车辆撞击运动和静止的电动自行车,骑车人抛距变化的趋势基本相似;当碰撞车速高于40 km/h时,与撞击运动的电动自行车相比,车辆与静止的电动自行车碰撞的骑车人抛距略大,而电动自行车的抛距分布较为离散.利用骑车人头部与车辆的碰撞位置、骑车人头部损伤及骑车人抛距能够有效地再现轿车与电动自行车侧面碰撞事故的碰撞速度.  相似文献   

18.
纽约电力局正在完成一个广阔扩展计划,其目的是扩展电气运输的使用范围.从利用它的传统用途的地铁和城郊区间短途电车扩展到公共汽车、轿车、厢式车、卡车。轻轨系统和无轨系统。通过它的电气运输计划部署了从自行车到公共客车共70多辆各种电动车。电力局和用户们结成伙伴,一起对各种电动车的应用进行实现演示和评价。随同其他电气公用事业企业,电力局正在参与一个全国性的规划.使电动车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为其建立可持续地市场。建立在一个成功的小城市电动车部署计划的基础上.纽约电力局担任了纽约大都会区电动车辆市场开拓的领导职位。  相似文献   

19.
在电动自行车上应用定速巡航功能可以有效提高电动自行车的骑行舒适性和安全性,然而,现有电动自行车定速巡航功能应对不同路况调整能力较弱,为解决上述问题,针对电动自行车巡航工况开展研究,提出基于电动自行车巡航过程中驾驶员意图的车速控制系统,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设置变速开关及调速控制阈值,实现巡航过程中电动自行车速度的可调及调速过程的平稳;设定转速变化斜率,抑制巡航退出过程中车辆速度的波动,提高车辆的舒适性;设置转速及转矩波动阈值来判断车辆巡航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情况,避免发生二次伤害;搭建硬件实验平台,对相应控制策略进行实车测试,实验显示:巡航过程中车速从15 km/h过渡到22 km/h,整个过程车辆的动力没有切断,车速无明显冲击,符合预期目标,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操作简单,响应速度快,提高了巡航过程中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可操作性、舒适性等。  相似文献   

20.
根据高速电动车组制动的特点及动力制动和摩擦制动的复合原则,对300km/n电动车组制动系统设计方案进行探讨,提出一种先进的制动系统设计方案,充分发挥动力制动无磨损的优势,微机控制的制动控制系统操作方便、灵活、可靠。对基础制动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案符合设计要求。关键词:电动车组;制动系统;动力制动;摩擦制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