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性能是许多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的热点课题。然而由于钢筋与混凝土临界面传力机理复杂、影响因素多、试验手段的不同扣量测技术的差异等导致了实验数据分散,因此至今尚未得出比较一致的通用公式。文章主要从试验方法、本构关系和有限元分析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运一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微波辅助机械拆除钢筋混凝土对于城市混凝土结构的拆除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微波辅助机械拆除钢筋混凝土的断裂过程,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拉拔试验评价了不同微波功率下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曲线。在不同功率微波辐射下,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的破坏模式,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和粘结刚度。结果表明:①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钢筋与混凝土温度应力差会导致两者之间机械咬合齿抗剪强度的降低;②对4种功率微波照射后钢筋混凝土拉拔试验粘结滑移曲线进行分析,认为整个拟合曲线均可由初始滑移段、滑移段、下降段和残余段4段组成;③随着微波功率提高,对应的粘结强度降低。5 000 W功率微波照射条件下粘结强度降低幅度相比3 000 W时并不显著,故认为采用3 000 W功率微波照射具有更好的能效比。  相似文献   

3.
钢管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性能的研究对于完善钢管混凝土设计理论和有限元分析模型具有重要意义。对钢管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特点和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推出和推离两种试验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采用两种方法对钢管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的试验研究成果,总结比较了混凝土强度、钢管截面形状、钢管内表面状况及钢管混凝土构件受力状态对粘结强度的影响。针对钢管混凝土粘结滑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分析了混凝土强度、收缩徐变、温度及构件受力状态等影响,并提出了钢管混凝土界面抗剪粘结力的组成、构件复杂受力状态下粘结性能、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等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张艳波 《江西科学》2014,(2):215-221
总结了国内外大量有关钢筋混凝土粘结应力-滑移性能率敏感性研究的文献,系统地介绍和分析了试验研究领域内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率敏感性研究的成果。在此基础上,针对钢筋混凝土粘结应力-滑移性能率敏感性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出了开展进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以求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粘结应力-滑移性能。此外,还介绍了目前用于动力试验研究的3种试验装置。  相似文献   

5.
小湾拱坝抗震钢筋粘结滑移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钢筋内贴电阻片的方法,对小湾拱坝抗震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滑移关系进行循环荷载作用下拉拔试验研究,探讨了循环作用下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性能与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抗震钢筋宜采用具有明显屈服极限的软钢;加载端设置“无粘结段”,对于防止加载端劈裂裂缝十分有效;小湾拱坝抗震钢筋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表现出良好的粘结延性。  相似文献   

6.
7.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型钢混凝土推出试件的试验数据 ,通过OriginPro7.5程序 ,从加载端开始出现滑移至荷载达到极限值这一区间的平均粘结应力与加载端滑移的本构关系 (τ -Sl 曲线 )进行了数值分析 ,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比较 ,得出了可用线性规律表达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特性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性能是许多学一直致力于研究的热点课题。然而由于钢筋与混凝土临界面传力机理复杂、影响因素多、试验手段的不同和量测技术的差异等导致了实验数据分散,因此至今尚未得出比较一致的通用公式。章主要从试验方法、本构关系和有限元分析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逐一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9.
基于已有往复荷载下未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粘结滑移模型,考虑了钢筋锈蚀的影响,从细观的角度对粘结滑移外包线、粘结强度衰减系数、摩擦粘结强度衰减系数、反向粘结强度以及残余粘结强度和其所对应的滑移值进行了理论上的推导和修正,提出了低周往复荷载下考虑循环劣化的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粘结滑移模型,将理论所得的数据和已有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果对考虑钢筋锈蚀条件下混凝土构件的抗震性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锈蚀钢筋混凝土粘结强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配筋混凝土试块的实验室快速锈蚀,研究了锈蚀钢筋混凝土粘结强度的变化规律,并采用ICT技术观测了混凝土锈蚀裂缝。研究表明,混凝土保护层锈蚀裂缝沿钢筋径向的发展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且随着锈蚀率的增大,锈蚀试块呈现显著的脆性劈裂破坏特征,粘结强度与极限滑移量的衰减受锈蚀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以及混凝土抗拉强度等影响,建立了以锈蚀产物厚度、混凝土相对保护层厚度与抗拉强度为独立参数的锈蚀钢筋混凝土粘结强度经验公式,与国内外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测试了钢纤维混凝土在低温下的力学性能,发现其抗拉和抗压强度随温度降低逐渐升高.运用RMT-150B型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对钢纤维混凝土圆柱型试样进行了单轴压缩分析,发现低温下钢纤维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可分为弹性阶段,裂缝稳态扩展阶段,裂缝失稳扩展阶段和破坏阶段.将混凝土看成是细观上的各向异性非均匀准脆性材料, 运用RFPA2D数值分析软件对钢纤维混凝土单轴压缩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得到的承载力随温度降低逐渐增大,均质度好的试件声发射较为集中,声发射能量随温度降低不断提高,体现了低温下钢纤维混凝土的脆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粘钢加固后钢筋混凝土梁的各种力学性能,采用分离式方法建立了粘钢加固后钢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模型,并用有限元方法对此模型先后进行了模态分析和简谐集中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得出了加固后钢筋混凝土梁的前5阶振动模态和简谐集中动荷载作用下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底部开裂的极限动载荷幅值-频率曲线,可为研究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各种动力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弄清近代方钢-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性能,对近代历史文献中方钢-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相关规定进行整理分析;然后,基于方钢的构造特征,提出方钢-混凝土极限粘结应力的理论模型,对比极限粘结应力的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从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对影响方钢-混凝土极限粘结应力的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模型的极限粘结应力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平均比值为1.08,积分误差绝对值为15.8%,证明理论模型的准确度较高;摩擦系数与方钢肋高对极限粘结应力的影响均呈正相关且摩擦系数影响较大,方钢肋间距与边长对极限粘结应力的影响均呈负相关且方钢边长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基本条件进行了分析,导得了粘结应力-局部滑移相互关系的二阶微分方程和六个边界条件,这些方程即为探索粘结状态内在规律的基本方程,但按目前的研究途径求解是很困难的.根据数学关系的相似性,文中提出了虚设的悬臂梁分析模型,则任一点局部滑移、裂缝宽度、钢筋与混凝土的应变差、相邻裂缝间的钢筋总伸长与混凝土总伸长、钢筋平均应变、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以及粘结状态钢筋的刚度等重要变量的表达式均可以简便地导得.建议的方法可用于裂缝、变形、粘结性能和有限元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徐变效应对钢骨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的影响.给出徐变函数数学模型,应用黏弹性理论,建立钢骨混凝土梁徐变效应分析模型,研制钢骨混凝土梁徐变效应分析计算程序,研究了钢骨混凝土简支梁在徐变效应影响下的承载能力、应变变化、变形性能及交接面滑移等性能.计算结果表明,沿梁长范围内,跨中截面处的弯矩、应变和变形最大,滑移最小;在荷载作用后的初始阶段,跨中弯矩、应变、变形和滑移均有明显变化,之后各参数值随着时间的增长趋于一定值.  相似文献   

16.
顶管法作为一种非开挖技术,在城市隧道管线的建设和改造中具有广泛应用。然而,顶管施工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既有结构物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研究如何规避顶管施工的风险,基于白龙港南线输送干线的过江管工程的W2-W1标段,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顶管施工过程中机头支护压力、注浆模量、摩阻力的变异对地层、桩基变形影响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软土地区复杂条件下顶管施工各施工参数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当机头支护压力略小于顶管中心土层自重应力时能有效减小环境影响;同时也需要尽可能减小注浆与顶管之间的摩擦系数,并根据实际目标需求选择注浆模量。  相似文献   

17.
以不同温度(0℃、-5℃、-10℃、-15℃、-20℃)、不同钢纤维掺量及不同水灰比的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抗拉、抗折与抗剪强度试验结果,建立以温度、钢纤维掺量以及水灰比作为输入矢量,混凝土预测强度作为输出矢量的网络模型。用人工神经网络分别为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拉强度及抗剪强度建立了合适的网络模型,输入层和隐含层均采用双曲线正切S型传递函数,输出层采用线性传递函数。网络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进行训练,对低温钢纤维混凝土的强度进行了预测,预测的相对误差在0~0.05的范围内波动,各训练总标准差与仿真总标准差均在0.3的范围内,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这对低温条件下钢纤维混凝土强度预测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按照《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要求的可靠指标进行钢筋混凝土梁的粘钢加固设计,根据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和Chen—Teng模型建立了钢筋混凝土粘钢加固梁的极限状态方程,通过一次二阶矩法计算了由使用功能改变引起的粘钢加固混凝土梁抗弯可靠性指标.计算结果表明按此方程设计的粘钢加固混凝土梁可靠指标基本大于3.7,满足《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的要求,可以按此方法进行混凝土梁的粘钢加固.  相似文献   

19.
20.
以国内某抽水蓄能电站的钢筋混凝土岔管工程为例,从围岩开挖支护、围岩与衬砌相互作用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等方提出了围岩、混凝土等材料的数值模拟方法,通过三维有限元线性和非线性计算,分析研究了地下钢筋混凝土岔管在施工、运行等工况下,围岩、衬砌结构的应力与变形,以及混凝土岔管结构配筋和配筋后应力、裂缝开展等问题.结果表明:在开挖阶段由于地应力释放在主、岔洞交叉处会产生拉应力,塑性区开展较深;正常运行工况在内水压力作用下岔管结构大部分区域存在拉应力,裂缝较大;检修工况在外水压力作用下仅在主、岔管交叉处存在拉应力区,裂缝较小;结构配筋时,轴向配筋应该由外水作用的工况来控制,环向配筋由内水作用为主的工况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