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心电高频信息检测分析仪研究了电刺激大鼠迷走神经背核 (DMV)对心电活动的影响 ,分析了刺激前、刺激即刻、刺激后 4min和刺激后 8min高频心电图 (HF -ECG)的各项时域值 .结果显示 :①刺激前心率 ( 4 2 7± 5 6)次 min(x±SD ,下同 ) ,刺激即刻 ( 191± 96)次 min ,与刺激前相比心率显著降低 (p <0 .0 1) ,刺激后心率有回升的趋势 .②刺激前QRS波宽 (Ⅱ导联 ,下同 )( 14 .5± 1.3 )ms ,刺激即刻 ( 19.0± 3 .1)ms,与刺激前相比QRS波宽显著延长 (p <0 .0 1) .③刺激前QRSVp -p( 0 .5 2± 0 .12 )mV ,刺激即刻 ( 0 .3 7± 0 .10 )mV ,与刺激前相比显著降低 (p <0 .0 5 ) .④刺激前切迹数 0 .2 0± 0 .4个 ,刺激即刻 0 .7± 0 .8个 ,与刺激前相比显著增多 .结果表明刺激大鼠的DMV对HF -ECG的时域值有明显影响 ,DMV对心脏电活动有调节作用 .  相似文献   

2.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脏神经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预先电刺激小脑顶核(FNS)对大鼠心肌梗死(MI)后心脏神经再生的干预作用。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①MI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②预先电刺激小脑顶核后再予以LAD结扎组(FNS MI组);③毁损小脑顶核后电刺激该部位,再行LAD结扎组(FNL FNS MI组)。各组又分MI后1,7,21d3个时间点。另设假手术组(Sham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心脏组织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酪氨酸羟化酶(TH)。检测各时间点梗死区与非梗死区TH、CHAT阳性神经纤维分布密度,MI组与Sham组相比显著减少(P<0.01);FNS MI组较MI组显著增多(P<0.05);FNL FNS MI组与MI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电刺激小脑顶核可增加梗死区和非梗死区心肌组织TH、CHAT染色阳性神经纤维密度,促进MI后心脏神经纤维再生。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在22只戊巴比妥钠麻醉的大鼠上,观察和描记刺激杏仁复合体对胃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强度刺激杏仁复合体后,胃电振幅增加(在对照0.17MV的基础上增加0.07MV)(P<0.05)。其中快波频率和振幅也相应增加。这种效应在切断颈部双侧迷走神经后再刺激杏仁复合体对胃电活动的影响还不如切断前明显(P>0.05)。因此可以认为杏仁复合体参与了胃电活动中枢性调节,可能经杏仁核—迷走神经背核及杏仁核—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等多神经元接替通路,由迷走传出而导致胃电活动呈正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蓝斑复合核在呼吸调节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在42只鸟拉坦麻醉、制动、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人工呼吸的家兔上进行.结果:用5V恒压电流刺激一侧蓝斑复合核(Lc—Sc),引起呼吸频率明显增加,平均增加值为17.89±4.20次/min((?)±s(?)).与刺激前及刺激Lc-Sc邻区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刺激时膈神经放电频率增加,血压稍升高,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于双侧蓝斑复合核注射胞体兴奋剂L一谷氨酸钠(100μg/0.5μ/L),使呼吸频率和膈神经放电频率明显增加(P<0.01或P<0.05).吸气时程、呼气时程均缩短.动脉血压无明显变化.结论:Lc一Sc具有呼吸兴奋作用,参与呼吸运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6.
采用电刺激的方法,对鸣禽黄喉(Emberizaelegans)的上纹状体腹侧尾核(HV_C)的发声控制及其它生理功能进行了初步地研究,结果如下:1)长串或短串电脉冲刺激HV_C的不同区域,部引起鸣叫反应.2)长串电脉冲刺激HV_C引起呼吸易化效应:表现为增频增幅的呼吸.3)短串电脉冲刺激HV_C引起呼吸位相转换效应及呼气时程延长效应,如刺激落位于吸气相时,可迅速转换到呼气相;刺激落位于呼气相时,可使呼气时程延长,以配合鸣叫.4)电刺激HV_C引起明显降心率效应.5)电刺激HV_C引起明显的竖毛、瞳孔缩小及躯体运动等反应.结果表明,HV_C除控制发声外,尚参与呼吸易化和降心率的调节.HV_C对发声及呼吸的特异性调节作用,可能在鸣叫与呼吸的协调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此外,HV_C亦参与植物性及情绪性反应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利用Wistar雄性大鼠,研究了前庭神经内侧核的兴奋对胃运动、呼吸运动及心率的影响.利用核团电刺激方法对大鼠前庭神经内侧核进行刺激,测定该刺激对大鼠胃运动、呼吸频率及心率形成的影响.刺激参数为:波宽0.3ms,强度0.2mA,频率30Hz;刺激位点为前囟后11.04mm,中线旁开1.2mm,露骨表面下7.5mm.电刺激中和刺激后的胃运动,与刺激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刺激过程中,呼吸频率和心率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率在第一次刺激和第二次刺激过程中,与刺激前相比分别增加了3.5%(P〈0.05)和2.9%(P〈0.05).呼吸频率在第一次刺激和第二次刺激过程中,刺激前相比分别增加了8.9%(P〈0.05)和8.2%(P〈0.05).大鼠前庭内侧核兴奋引起心率和呼吸运动的显著改变,但不引起胃运动的变化.原因可能与大鼠无呕吐现象有关,有待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8.
9.
研究证明了缰核(Hb)是刺激岛叶(INS)所引起的升压效应下行通路的主要中继站之一。电刺激INS引起升压反应,在刺激电极的同侧Hb内微量注射盐酸利多卡因,电刺激INS所引起的升压反应降低了36.9%。双侧Hb内微量注射盐酸利多卡因,电刺激INS所引起的升压反应降低了41.7%。单侧或双侧Hb内微量注射生理盐水或人工脑脊液均不能降低电刺激INS所引起的升压反应。在刺激INS前后用微电极记录Hb内心血管调节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变化。电刺激INS后,Hb内心血管调节相关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明显增加者占58%(21/36),频率明显减少者占14%(5/36),频率无明显变化者占28%(10/36)。结论表明:缰核是参与电刺激岛叶引起升压效应的主要下行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刺激家兔小脑顶核对动脉血压和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用家兔37只,戊巴比妥钠麻醉,自然呼吸,其中27只采用电刺激小脑项核,10只为顶核内微量注射神经元胞体兴奋剂(L-谷氨酸钠).观察到电刺激小脑顶核能引起动脉血压显著升高,但心电图记录无明显变化;呼吸运动明显加深加快,肺通气量显著增加.而项核内微量注射L-谷氨酸钠.则出现动脉血压降低,心率无明显变化,呼吸也无显著性变化.提示顶核神经元兴奋产全降压作用,而电刺激所致的升压和呼吸反应可能与顶核周围的神经纤维兴奋有关.  相似文献   

11.
作者利用刺激、切断与药物阻断蟾蜍迷走神经的方法,探讨迷走神经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刺激迷走神经和注射Ach均使血液凝固加速,切断迷走神经与阿托品阻断时血液凝固延缓,交感神经对血液凝固无影响。提示蟾蜍的迷走神经对血液凝固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获得的地震波数据大都是以加速度时程形式给出的,直接积分获得的速度时程和位移时程往往存在着明显的基线漂移现象.简便的时域优化校正算法是一种较好的选择.提出了一种分步时域校正法.首先基于最小二乘法以三阶多项式形式来拟合加速度的非零曲线,对原始加速度时程做基线预校正处理;其次对于校正后的积分速度和位移曲线仍存在的长周期基线波动问题,将校正后的加速度曲线代入单自由度系统地震反应递归公式,从而生成地震波的速度时程和位移时程.该方法原理简单,实施方便,而且能够很好地消除速度波和位移波的漂移现象.  相似文献   

13.
电学环境是生物体所处的重要微环境之一,外加电刺激对内皮细胞和血管有重要作用.电刺激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重视,同时在生物科学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中就电刺激对内皮细胞粘附、增殖、迁移和分泌物产生的影响以及对血管收缩和舒张的影响及其机理作些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研究预先电刺激小脑顶核(Fastigial Nucleus Stimulation,FNS)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心肌细胞钙超载的干预作用。将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MI组,仅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FNS组,预先FNS 1h再予以LAD结扎;小脑顶核毁损组,毁损小脑顶核5d后FNS 1h,再行LAD结扎;各组又分MI后1,7,21d 3个亚组。另取8只设为假手术组。LAD结扎1,7,21d后,摘取心脏,分离大鼠左室心肌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内钙含量变化。结果显示,LAD结扎1,7d后,与假手术组比较,MI组或小脑顶核毁损组大鼠心肌细胞内钙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与MI组比较,FNS组大鼠心肌细胞内钙含量显著减少(P<0.05);小脑顶核毁损组与MI组心肌细胞钙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D结扎21d后,各实验组大鼠心肌细胞内钙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因此认为,FNS可减少心肌梗死大鼠早期心肌细胞内钙含量,并可能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的钙超载减少MI后大鼠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脑卒中的高发国,很多病人都留有后遗症,其中偏瘫步态最为典型。在文献中对偏瘫步态的康复方法很多,其中功能性电刺激由于其技术不断进步,功能不断完善,尤其是在康复治疗中效果良好,越来越受到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的重视,同时对其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通过对近几年电刺激在偏瘫步态康复中的应用的总结和分析,力求展现它的发展思路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开发和使用它的从业人员提供理论依据和运用功能电刺激最有效的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索低频电刺激对中国树鼩死亡后脏器中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给予中国树鼩低频电刺激,分别于死亡后0 h、3 h、6 h、12 h、18 h、24 h、36 h 和72 h 取甲状腺、肝脏、脾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内皮素( endothelin,ET) 、心钠素( 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ANF) 、血栓素( thromboxane,TX) 水平; 剥取死后0 h 中国树鼩中脑腹侧背盖区( 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 检测c-fos 表达。结果电刺激后,中国树鼩尸体脏器中内皮素、心钠素、血栓素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其含量随死亡后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呈现一定的趋势; VTA c-fos 表达明显增强。结论低频电刺激能引起中国树鼩脏器中激素的合成、释放和脑组织c-fos 表达。  相似文献   

17.
旨在对偏瘫患者康复中,功能性电刺激对下肢功能恢复的原理、作用及研究方向进行讨论,发现其在偏瘫康复中对下肢肢体功能尤其是步行功能改善,起到重要作用,并根据研究现状,提出动态功能性电刺激概念.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一种对具有重复频率的超快电信号的测量技术。利用Pock-els效应,可对二维平面的高速器件的超快电信号进行无损无扰取样测量,其时间分辩率远超过目前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取样示波器。本文阐述了此系统的原理及应用,并着重对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指出它的实现可望成为测量快速电信号的一种新型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观察了刺激中缝大核对大鼠胃酸排出量及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影响。实验表明:刺激中缝大核可增加胃酸排出量和血清胃泌素水平.切断双侧膈下迷走神经干可以消除这种作用。去除腹腔交感神经节及肠系膜上交感神经节后,刺激中缝大核胃酸排出量不再增加,而血清胃泌素水平仍然增加.因此,中缝大核参与胃酸排出量及胃泌素释放的调节,并有可能主要是通过迷走神经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